《云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近日正式發布,提出了12項大氣污染防治任務。
這12項任務中,既有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快清潔能源替代利用、推進煤炭清潔利用等源頭防治措施,也有全面整治燃煤小鍋爐、加強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治理、強化機動車污染防治、深化城市揚塵污染治理等末端治理要求。
《方案》明確,到2017年底,云南省環境空氣質量總體繼續保持優良,部分地區持續改善。其中,昆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要比2012年下降10%以上,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逐年增加;其他州、市政府所在地PM10年均濃度比2010年有所下降,環境空氣質量保持優良。
霧霾等重污染天雖少,卻不忘強化預警
近兩年來,全國大部分城市出現重污染天,云南的情況相對較好,但《方案》還是對此提出了預警。
《方案》要求,環保部門要加強與氣象部門合作,建立重污染天監測預警體系。2015年底前,完成省級、昆明市重污染天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并依據重污染天預警等級,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引導公眾做好衛生防護。重污染天應急響應實行政府主要領導負責制。
根據《方案》,曲靖、玉溪及其他環境空氣質量不能穩定達到二級標準的城市,要組織編制重污染天應急預案,并納入當地政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
淘汰黃標車任務雖重,卻不降低標準
《方案》指出,要嚴格執行機動車強制報廢制度,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在加強機動車環境保護管理中,不符合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車輛,各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得辦理注冊登記和轉入登記。并加強在用機動車環境保護定期檢驗,不達標車輛不得發放機動車環境保護檢驗合格標志,不得上路行駛。
針對尾氣污染較為嚴重的黃標車,《方案》提出了明確的淘汰目標:2015年底前,基本淘汰2005年底前注冊營運的黃標車;2017年底前,基本淘汰昆明、昭通、曲靖、玉溪、保山、普洱、麗江、臨滄等市行政區域內的黃標車。
同時,在推廣新能源汽車和天然氣汽車中,各地新增和報廢更新出租車、城鄉公交車、城建公共服務車、城市物流配送車,要逐步采購天然氣、雙燃料等新能源汽車。
在全面供應符合國家第四階段標準車用汽油基礎上,力爭2014年底前全面供應符合國家第四階段標準車用柴油;2015年底前全面供應符合國家第五階段標準車用汽、柴油。
發展要求雖迫切,依舊提高環境準入門檻
《方案》提出,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推進16個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建成區及周邊嚴重影響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的火電、建材、鋼鐵、化工、有色金屬冶煉等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
根據計劃,2014年底前,要制定搬遷改造方案;2017年底前要完成搬遷改造工作,特別是昆明市主城區的云銅股份冶煉加工總廠、昆明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要按期完成搬遷。
根據規劃,云南省將提高高污染、高耗能行業準入門檻。對新增用能項目,要實施嚴格的節能評估審查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新建建筑嚴格執行強制性節能標準等。
《方案》提出,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提前一年完成全省 “十二五”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結合各地產業發展實際和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爭取在2015年底前再淘汰一批落后產能。
清潔能源推廣難度雖大,依舊設置明確目標
《方案》明確,云南省將加快建設和完善天然氣管網及配套設施,不斷擴大天然氣利用規模。
云南省提出,到2015年,基本形成中緬天然氣管道省內主干支線、沿主干分布的支線網架,配套分輸配氣設施等工程投入使用;實現縣級以上行政中心城市燃氣設施全覆蓋,城市天然氣使用量超過15億立方米,工業用氣量超過20億立方米。全省天然氣消費達到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3.5%左右,可再生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0%。
推進煤炭清潔利用。2014年底前,昆明、曲靖、玉溪3市中心城區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要逐步由城市建成區擴展到近郊;其他州、市要完成中心城區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劃定工作。
在優化調整能源結構、加大清潔能源推廣使用力度方面,云南省還將在做好生態保護和移民安置的基礎上,推進“三江”干流水電開發,規范有序發展風電。開發以生物柴油、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為主的生物質能,推進太陽能發電,加快推進太陽能多元化利用。
除了企業排污、汽車尾氣等因素之外,還會有哪些行為影響到大氣環境質量?在大多數人看來,秸稈焚燒可以算一個,或者南方一些地區的熏制臘肉或臘腸也可能會產生影響。但是要把“面條加工”和大氣污染掛起鉤來,并因此......
不久前,安徽省黃山市、歙縣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七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獲省政府辦公廳通報表揚,并給予資金獎勵。截至目前,市本級、黟縣、歙縣創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歙縣創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擬開展國家水質自動綜合監管平臺運維服務項目公開征集工作。現向社會誠邀業界口碑良好并具有相關資質的承接單位參加評選。一、項目名稱國家水質自動綜合監管平臺運維服務二、公開征集項目內容詳見附......
生態環境部今天(29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22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22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保持改善態勢。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一年,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各地區......
生態環境部今天(17日)上午舉行例行發布會,有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監測數據表明,全國環境質量狀況呈現“三個向好”的特點。“三個向好”首先是空氣質量穩中向好。2022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
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十四五”國家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設置方案》。全文如下:......
日前從云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自2016年“土十條”頒布以來,云南省采取多種有效措施,著力“摸底數、強監管、推試點”,有力推動土壤污染防治各項措施落地生效,有效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居環境安全,實現全省......
《2018上海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是上海市機構改革后新組建的上海市生態環境局首次發布的環境狀況公報,不僅在公報名稱上增加了“生態”二字,在環境質量狀況方面也增加了生態要素,即在原有環境空氣質量、地表水......
通報指出,2019年1-3月,1940個國家考核斷面全部采用采測分離模式開展監測。實際開展監測的斷面共1861個,其余79個斷面因斷流、交通阻斷、化冰期無法采樣等原因未開展監測。一、總體水質狀況201......
江蘇省政府日前印發《關于調整與污染物排放總量掛鉤財政政策的通知》,提高污染物排放統籌標準,實施生態環境高質量指標考核獎勵。據了解,江蘇曾于2016年印發《關于實施與污染物排放總量掛鉤財政政策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