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敏度和動態檢測范圍
使用GST進行靈敏度和動態檢測范圍測試,使用1X上樣液三倍梯度稀釋GST,然后加到4-20%梯度膠中跑膠30min,然后轉印到Immobilon FL膜上,使用生物素標記的兔抗-GST標記2小時,之后與Eu-標記的鏈霉素孵育1小時,然后洗膜,晾干使用SpectraMax Paradigm多功能酶標儀進行掃描。系統表現出亞-皮克級的檢測靈敏度和>4logs的動態檢測范圍。
Figure 2. 上圖: SpectraMax Paradigm掃描的GST梯度稀釋標品圖像(注:偽彩標尺用來顯示大的動態檢測范圍);下圖:為每個條帶的總體熒光強度,統計顯示整個動態檢測范圍為4logs,線性檢測范圍為3logs,圖像分析使用Image J。
信號穩定性
銪元素-標記的一個最突出的優點之一是信號的穩定性以及對光漂白的抗性,以致western膜印記條帶的穩定性可達數月之久。為了顯示這一點,我們將三倍梯度稀釋的轉鐵蛋白進行跑膠(4-20%梯度膠)30min,然后轉印Immobilon FL膜上,4℃與兔抗-轉鐵蛋白過夜孵育,然后與銪元素-標記的抗兔IgG 4℃孵育1小時,然后洗膜,晾干,使用SpectraMax Paradigm分別于當天和一個月之后進行掃描。
? 信號經過30天也幾乎沒有損失
? 高度可定量結果
此外,條帶可以進行多次重復掃描,信號也不會降低,將2倍梯度稀釋的轉鐵蛋白跑膠(4-20%梯度膠)30min,然后轉印Immobilon FL膜上,與兔抗-轉鐵蛋白孵育2小時,然后與銪元素-標記的抗兔IgG 4℃孵育1小時,然后洗膜,晾干,使用SpectraMax Paradigm進行多次掃描。
應用
? 使用Scanlater Western Blot技術檢測痕量表達的內源性泛素化Rad-18蛋白(參與UV-損傷DNA修復過程)。
Figure 5. 使用不同濃度(0, 50, 100 ppm)的致癌物MMS(一種烷化劑)處理HEK293細胞,然后分別使用Scanlater TRF法和化學發光法進行檢測和結果對比(Stanford University)。
? 使用ScanLater Western Blot技術檢測痕量內源性的磷酸化的pChk1(參與UV & MMS-損傷DNA修復過程)。
Figure 6. 檢測分別使用致癌物MMS和UV輻射處理的HEK-293細胞中磷酸化的pChk1(Stanford University)。
? 使用ScanLater Western Blot技術檢測信號轉導過程細胞刺激和抑制過程中產生的痕量內源性的磷酸化的JNK1蛋白;
Figure 7. 檢測刺激和抑制后的自然人類肺成纖維細胞(NHFL)中的磷酸化的JNK1蛋白 (結果來自試用客戶)。
總結
? 靈敏度:能夠檢測超低含量的人類細胞當中的內源性的磷酸化和泛素化的蛋白;
? 背景消除:銪元素時間分辨熒光標記,具有超長熒光壽命,至1ms級,使用TRF檢測模式能夠極大地降低自發熒光和其他來源的背景噪聲;
? 節省時間:無需進行ECL般的耗時優化過程;
? 降低成本:不再需要成本高昂的X-射線膠片和顯影劑;
? 即插即用:可隨時在SpectraMax i3或SpectraMax Paradigm多功能酶標儀上進行高性能WB檢測,極大地擴展了其在實驗室研究方面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