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上海市環保局、12345市民服務熱線共同發起的“環保局長接熱線”行動圓滿結束。12345共接市民關于環境保護類訴求2662件,噪聲、廢氣、油煙成為市民投訴的三大熱點。其中,噪聲污染 1262件,占比47.4%;空氣、廢氣污染 504件,占比18.9%;油煙擾民 411件,占比15.4%。
據了解,從6月5日~6月16日的9個工作日里,上海市環保局及全市16個區縣的環保局長們在每天上午9∶30分~11∶30分,下午1∶30分~3∶30分輪番值守熱線。同時,上海市環保局推出“新規”:對舉報人予以1000元~10000元獎勵,對于發現涉及重大危害環境行為并提供重要線索和信息的公民,獎勵金額視情提高。
華偉公司多年違法生產污染環境
“環保局長接熱線”行動首日,在上海市環保局副局長吳啟洲接通的11個市民來電中,有3件投訴直指同一家企業:華偉表面處理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記者查詢發現,僅今年12345市民熱線來電記錄中關于這家問題企業的舉報就多達61條。
被勒令整改3次,被罰款兩次……面對環保部門的一再懲處,華偉公司為何敢如此“膽大妄為”?記者日前跟隨上海市環境監察執法總隊實地探訪。
這家公司位于浦東新區航都路大麥灣工業園區內。記者在廠房二樓的管道間看到,水噴淋裝置觸手冰涼,循環泵并未開啟。“這等于放棄了廢氣處理的最后一道坎,涉嫌廢氣直排。”執法人員說。
登上房頂,一處排風扇正“敞開式”地排放廢氣,周圍區域都被蓋上一片黑色的粉塵。“原本應廢棄的設備不僅未封堵反而在使用,屬于無組織排放”。執法人員發現更令人咋舌的是,廠區內活性炭脫附設備自2014年起只有一次脫附記錄。
新《大氣污染防治法》對工業涂裝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有特殊規定,對涂料和原材料從采購到使用、廢棄處理,都必須有詳細記錄。但在現場,這家企業無法提供相關臺賬。
華偉公司2011年投入生產,同年申報環評,但因為周邊居民屢次投訴,直至2015年5月才通過驗收。浦東新區環境監察支隊曾分別在2012年和2015年8月兩次查處其排放污染物超標,并對其處以罰款、勒令整頓。“按照規定,這家企業只有在整頓達標后,才能繼續從事生產。”也就是說,3年多來,華偉公司一直在違法生產。
航頭鎮經發辦負責人表示,鎮政府正考慮從產業結構調整的角度對華偉公司實施清退,目前已提上議事日程,爭取2017年完成,并加強對轄區內企業環保工作的監察力度。
12345市民服務熱線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啟動相關督辦程序,敦促、監督相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根治華偉公司排污擾民的頑癥痼疾。
集卡4S店違法改造黃標車
日前,環保局長熱線接到市民投訴,在嘉定工業區內原先一片閑置的空地上,集卡轟鳴聲、電焊作業聲、工具敲打聲,幾股噪聲交織在一起,從早到晚響個不停,攪得周邊企業員工和附近居民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記者和執法人員前往調查,原以為是噪聲和氣味擾民問題,沒想到這塊空地竟然被非法經營成集卡4S店,背后還牽出了違法改造黃標車的問題。
一位司機說,自己是來修補車尾部的碰擦的。他是這里的“老主顧”。“像補個輪胎這種‘小修小補’,老板不賺什么錢。更大的生意是改裝黃標車,給車子換上凈化裝置,又能‘上路’了。”
一名焊工承認,一般他們利用車主“急于上路”的心理,告訴他們經過簡單更換尾氣處理裝置等設備就能“萬事大吉”。但上海市環保局工作人員表示,上海市對黃標車一律采取報廢措施,不存在所謂“改造達標”的說法。一旦發現黃標車上路,將立即查扣、處罰。
經查,這家企業未做任何環評,其噴漆工藝存在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無組織排放問題。這家企業負責人承認,他們曾在外岡鎮被查處過,本想在這里“東山再起”,沒想到剛來3個月,又被捉了個著。
街邊飯館油煙彌漫整條馬路
臨近夏日,上海氣溫節節攀升,有關飯店、餐館油煙擾民的投訴再度井噴。日前,不少市民致電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在棲霞路、定西路、鎮寧路等地,一些飯店沒有安裝油煙凈化設施,每晚將刺鼻的油煙直排戶外。
記者調查發現,“油煙擾民”確已成為城市環保的最痛點之一,今年1月至今,12345已接相關投訴近2200條,其中自“環保局長接熱線”啟動以來,就接到250多條相關投訴。
晚上7時許,記者來到浦東區嶗山三四村小區,緊鄰棲霞路的居民樓底樓開著一排小餐館。一靠近飯館大門,一股嗆人的油煙味便撲面而來,其中一家店還擅自圈地,在門外擺出燒烤攤,油煙更是四處飄散。記者沿路觀察,除一家餐館在廚房外安裝排煙管外,其余幾家均無任何排煙設備。
定西路是附近有名的“美食一條街”,飯館林立,每晚6時過后,這些小店就開始炒菜、燒烤,濃烈的油煙味彌漫整條馬路,人行道上污水橫流。
此外,記者還走訪了市民投訴集中的鎮寧路近萬航渡路、大沽路酒吧一條街等地,發現類似的油煙擾民問題普遍存在。
上海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坦言,長期以來,油煙污染問題幾乎占到所有環保類投訴的20%。雖然有法可依,但在執法過程中卻面臨重重阻礙:首先是處罰門檻低,罰款多在幾千元上下,無法有效震懾;其次是處置周期長,從取證、定性到最終處罰,長達7個月,有些店主已將店轉手;最后是辦照打擦邊球,一些餐飲店為繞開環評,在申領執照時,承諾的經營范圍是無油煙的“飲品、熟食”,可實際上煎炒烹炸樣樣來,對于這樣超范圍經營甚至無證經營的餐飲店,到底由誰來關停。
小電鍍廠偷排廢水危害環境
近日,奉賢區環保局接到群眾舉報,奉城鎮上的一家明明已經停產關閉的小電鍍企業竟“死灰復燃”,在夜間偷偷生產。
接到舉報后,奉賢區環境監察支隊火速行動起來,前往現場蹲守。連續幾天的夜間蹲點后,執法隊員們終于抓住了這家企業的違法現行。
“晚上8時,我們的隊員見這家企業大門緊閉,多次敲門也無人應答,于是果斷選擇翻墻進入,果然看到有一個車間正在生產,電鍍液還處在加熱狀態。”奉賢區環境監察支隊副支隊長資勇告訴記者。記者在現場看到,該企業在廢棄的車間內私挖了一條數米長的排污溝,把廢水排入下水道。
這家企業負責人向奉賢區環境監察支隊交代,接到一個新訂單,生產量不大,以為夜間操作不會有人注意。隨后,這家負責人被移送至公安立案處理。
金匯鎮上有一家小電鍍企業在其停產關閉前,由于基礎設施差,難以達到穩定排放標準。監測數據顯示,這家企業重金屬超標3倍排放。在現場,奉賢區環境監察支隊發現這家企業的污水處理設備銹跡斑斑,電源也沒有接上。環境監察支隊立馬對這家企業實施查封、停產關閉,并約談企業負責人。
今年奉賢區對偷排廢水的6家不規范小電鍍企業進行了集中約談,企業法人也簽訂了書面承諾書,預計在今年9月底前完成停產關閉。
養豬場黑臭廢水污染河道
日前,市民沈先生致電環保局長熱線,稱寶山區廟行鎮新一養殖場從事肉豬養殖和苗豬繁殖多年,牲畜糞便露天堆放,雨水管道嚴重老化破損,廢水徑直流入河道,嚴重污染環境。
記者日前同寶山區環境監察支隊隊員前往現場查勘。養豬場兩側并排建造了多間豬舍,豬舍外用水泥砌成的豬槽,無任何防護和回收廢物的設施。在另一側,回收的豬糞便露天堆放,黑壓壓的蚊蠅圍繞飛舞。據了解,這里曾最多養殖了5000多頭豬。
比起彌漫的惡臭,更嚴重的是養豬場的廢水排放。北新涇河的河水已被染成墨色,水草、垃圾遍布水面,濃稠不堪的河水散發著惡臭。一名寶山區環境監察支隊隊員透露,先前執法時,排水口“深埋”在河堤旁的泥土中,無法辨別。為了讓“狐貍尾巴”露出來,他們曾動用設備抽干河水,兩個排水口才暴露出來。
寶山區環境監察支隊執法人員告訴記者,前期曾多次收到居民舉報,并于4月底多次查看現場,責令其停業整改,并處罰款。
今年4月底,寶山區環境監測站對這家單位兩個雨水排口廢水取樣送檢,北新涇東側排口和PVC管排口的懸浮物濃度、化學需氧量濃度、氨氮濃度均超過《畜禽養殖業污染排放標準》(GB18596-2001)規定的排放限值。
“其行為違反了《上海市環保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直接向環境排放水污染物或者向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放一類水污染物的排污單位,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或者上海市規定的排放標準。”寶山區環保局擬責令養豬場立即改正,并處罰款6.5萬元。若拒不改正,將實施按日計罰。目前,這家企業正在逐步退養,預計于2016年8月31日關閉。
噪聲異味粉塵擾民數年
日前,市民李先生致電環保局長熱線,稱浦東新區鹿順路一工業園區內有一制造各類燒烤設備的企業,近五六年以來,噪聲、異味、粉塵天天擾民,嚴重破壞周邊環境。
記者隨即跟隨上海市環境監察總隊來到現場。未進廠區,一股嗆人的油漆味襲來。“噴漆車間在哪里?”面對執法人員的提問,工人們面面相覷:“我們就在這里噴漆的。”
記者看到,不到十平方米的空間內,擺放著兩只長近2米、寬約30厘米的鐵質燒烤架。其中一只剛上完黑色油漆正散發著濃烈的氣味,旁邊一只電扇正全負荷運作,試圖將味道吹至室外。一只簡陋的4層“油漆架”倚靠著另一側墻上,上面放滿了50余只油漆桶。油漆桶散發出強烈的刺激性氣味。
檢查中,執法人員未發現回收廢棄物的危廢桶。在執法人員的再三追問下,這家企業負責人承認,6000多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內,并無任何廢棄物回收設備,涉及危廢處理的臺賬、五聯單和相關生產記錄等憑證,也均無法出具。據執法人員查實,這家企業自2010年入駐園區以來,違法生產已近6年。
在做了現場筆錄后,執法人員告知企業負責人需于近日前往區環保部門接受進一步調查。
注塑廢氣鉆進學校宿舍樓
日前,市民施先生致電環保局長熱線,一年來,孩子幾乎每周回家都抱怨在學校時經常能聞到一股刺鼻的廢氣。經了解后發現,孩子所在七寶德懷特高級中學旁有一家注塑廠,排出的廢氣直沖教學樓和學生宿舍,刺鼻難聞。
記者跟隨閔行區環境監察支隊來到上海紫燕注塑成型公司一探究竟。步入這家企業的注塑車間,一股濃烈的塑料味迎面撲來,幾臺注塑機正開足馬力生產。整個生產車間內沒有廢氣回收設備,墻上的排風扇將廢氣直接排到室外。
閔行區環境監察支隊負責人告訴記者,上海紫燕注塑成型有限公司于1993年12月開始租賃紅明村土地,自建廠房,投入塑料模具、模架、模塊及模具標準件的加工生產,24小時連續生產。
自今年4月中旬以來,針對這家企業廢氣擾民的投訴已超過10起。去年,這家企業曾因“未采取相應防范措施造成危險廢物流失”,被區環保局行政處罰。為何屢教不改?這家企業負責人辯解稱,設備更新需要資金支持。
“再多的困難都不是借口,直排廢氣是事實,必須整改。”執法人員說。閔行區環境監察支隊負責人告訴記者,支隊將加強執法力度,再次督促企業整改。考慮到這家企業離學校過近,已勒令這家企業負責人將廠區整體搬遷,從根本上解決矛盾,消除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聯合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等共24部門聯合印發《上海市噪聲污染防治行動方案(2024-2026年)》,通過實施噪聲污染防治行動,動態掌握重點噪聲源污染狀況,不斷完善噪聲污染防治管理體系,有效......
《上饒市噪聲污染防治條例》經2023年12月28日上饒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2024年3月26日江西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批準,現予以發布,將于2024......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本市關于減稅降費的部署要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減輕企業負擔,降低中小企業成本,上海市人民政府于近日印發《上海市減輕企業負擔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措施》)。上海市......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關于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擬提名項目的公示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于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國科獎字〔2023〕21號)的要求,現將2023年度國......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關于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擬提名項目的公示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于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國科獎字〔2023〕21號)的要求,現將2023年度國......
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國內科技合作項目通訊評審已結束,現公布參加通訊評審的專家名單(按姓氏拼音排序)。曹錦軒、陳杭君、陳金林、崔海明、鄧廉夫、丁艷鋒、董明輝、董宇、范紅偉、方海蘭、方升......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介紹,根據近日上海市政府印發的《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要求,為持續增強社會資本投資意愿,推動社會資本參與本市新基建重大項目建設,特發布......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擴大有效投資、搶占數字經濟新賽道的重要手段,是推進數字化轉型、塑造未來發展新優勢的關鍵抓手。目前,上海全市累計建成并開通5G基站總數達到8.8萬個,5G基站占移動電話基站比重(......
7月26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技術指南整治總則》《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技術指南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以下簡稱《兩項指南》)、《中國噪聲污......
關于制定《上海市科研失信行為調查處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廳字〔2018〕23號)精神,規范本市科研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