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月1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浙江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編制結合浙江省實際,著重在試點示范、數字化改革和能力建設上謀劃創新、體現浙江特色,方案自2月13日起施行。

      針對浙江省新污染物重點行業和重點地區,在杭州市、寧波市、紹興市、衢州市、臺州市各確定至少1個重點工業園區(企業)推進新污染物治理試點工程建設,以探索成熟適用的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綠色替代、新污染物減排及治理技術模式和監管模式。

      堅持數字化改革為牽引,建設多跨協同、整體智治的新污染物治理數字化應用場景。以省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和省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排放源清單為核心,協同化學物質生產、銷售、使用、進出口、環境監測和監管執法等環節的數據資源,貫通新污染物產生、廢棄、排放全過程,將監管職責和治理責任有效傳導至各有關部門和重點企業,加快形成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針對監測能力“弱”,在重點地區開展新污染物環境質量監測試點,并逐步向土壤、地下水和排放源拓展,推進新污染物環境監測網絡和精準溯源體系建設;針對標準規范“缺”,以全氟化合物為突破口,研究制定水環境質量地方標準、重點行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針對替代治理技術“少”,成立浙江省新污染物治理專家委員會,整合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科創力量,重點在源頭綠色替代、生態環境危害機理、環境健康風險評估等方面取得突破。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浙江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浙江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12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

      浙江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

      為加強新污染物治理,保障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22〕15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生產、使用和排放全生命周期風險管控為核心,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協同推進新污染物調查監測、篩查評估和管控治理,有效防范新污染物環境與健康風險,到2025年,基本掌握全省重點地區、重點行業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生產使用狀況、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排放狀況、環境與健康風險狀況,落實重點管控新污染物禁止、限制、限排措施,新污染物環境與健康風險得到有效管控,新污染物治理政策、標準、技術和監管體系基本健全,為實現“兩個先行”奮斗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二、主要任務

      (一)開展調查評估,掌握新污染物底數和風險。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醫藥制造、橡膠和塑料制造等行業為重點,開展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生產使用基本信息調查;在此基礎上,以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全氟化合物為重點,開展環境排放和風險狀況詳細調查,2023年底前,完成首輪基本信息調查和詳細調查,建立全省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基本信息數據庫。根據國家化學物質環境風險優先評估計劃,開展重點管控新污染物風險篩查和評估,2024年底前,制定省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以下簡稱重點污染物清單)及相應管控措施,建立省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排放源清單(以下簡稱重點源清單)并按年度動態更新。(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經信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杭州海關、寧波海關,各市、縣〔市、區〕政府。列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以下均需各市、縣〔市、區〕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二)嚴格源頭管控,防范新污染物產生。

      1.全面落實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制度。嚴格執行《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辦法》,督促新化學物質研究、生產、進口和加工使用單位依法履行申請登記義務,各設區市生態環境部門須向有關主管部門及時共享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信息。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醫藥制造、橡膠和塑料制造等行業為重點,落實企業(機構)新化學物質環境風險防控主體責任。(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杭州海關、寧波海關)

      2.嚴格落實淘汰限用和含量控制措施。嚴格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準入。(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對納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淘汰類的工業化學品、農藥、獸藥、藥品、化妝品等,未按期淘汰的,依法停止其產品登記或生產許可證核發。(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等省級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落實禁止進(出)口貨物目錄管理要求。(責任單位:杭州海關、寧波海關)依法嚴厲打擊六溴環十二烷、氯丹等已淘汰化學物質的非法生產和加工使用。(省經信廳、省公安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等省級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嚴格落實國家相關產品質量標準,加強玩具、學生用品等產品中新污染物含量的控制和檢測,減少產品消費過程中新污染物環境排放。(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鼓勵在重要消費品環境標志認證中,對重點污染物清單物質進行標識或提示。(責任單位:省經信廳、省市場監管局)

      (三)強化過程控制,減少新污染物排放。

      1.加強清潔生產和綠色制造。列入重點源清單的企業(機構),“十四五”期間,須以所涉新污染物為重點,開展至少1輪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并根據審核結果,實施清潔生產改造。上述企業(機構)須采取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公布使用、進口、排放重點污染物清單物質的名稱、濃度和數量等相關信息。(省經信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等省級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醫藥制造、橡膠和塑料制造、建筑材料制造等行業為重點,推進重點行業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綠色產品替代。推動將重點污染物清單物質的替代和排放控制要求納入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等綠色制造標準體系。(責任單位:省經信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建設廳、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

      2.規范抗生素類藥品和農藥使用管理。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零售藥店須嚴格憑處方銷售處方藥類抗菌藥物。加強獸用抗菌藥監督管理,深化實施獸用抗菌藥減量化和飼料環保化行動(以下簡稱“兩化”行動),到2025年,50%的規模化養殖場開展“兩化”行動。嚴格落實農藥登記管理。嚴格管控具有環境持久性、生物累積性等特性的高毒高風險農藥及助劑。深化“肥藥兩制”改革,鼓勵發展高效低風險農藥,穩步推進高毒高風險農藥淘汰和替代。建立健全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體系,鼓勵使用便于回收的大容量包裝物,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到2025年,全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達到90%。(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藥監局等省級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深化末端治理,降低新污染物環境風險。

      1.加強多領域協同治理。加強新污染物治理與排污許可等環境管理制度銜接,根據國家要求,逐步將列入重點源清單的企業(機構)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在排污許可證中應載明相關污染控制標準和控制措施。逐步將新污染物納入污染源監督性監測,2024年底前,列入重點源清單的企業(機構)須完成至少1輪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監督性監測。列入重點源清單的企業(機構)應依法依規對排放(污)口及其周邊環境定期開展環境監測,評估風險、排查隱患,采取措施防范環境風險。土壤污染重點監管企業(機構)須嚴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質排放,建立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制度,防止有毒有害物質滲漏、流失、揚散。到2025年,完成土壤污染重點監管企業(機構)隱患排查“回頭看”。(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醫藥制造、農藥制造等企業(機構)應嚴格落實廢母液、廢反應基和廢培養基等廢物的收集、貯存和處置要求,確保無害化處置。(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等省級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進新污染物治理試點工程建設。根據國家要求,杭州市(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寧波市(石油化工業)、紹興市(紡織印染業)、衢州市(氟化工業)、臺州市(醫藥制造業),確定至少1個重點工業園區(企業)推進新污染物治理試點工程建設,探索成熟適用的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綠色替代、新污染物減排及治理技術模式和監管模式。2023年9月底前,上述設區市須編制完整方案,明確重點污染物清單、重點源清單和重點治理措施清單,報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備案。扎實推進廢棄含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泡沫滅火劑無害化處置試點建設。鼓勵其他設區市結合本地產業特點,推進相關試點工作。(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經信廳)

      (五)加強能力建設,夯實新污染物智治基礎。

      1.推動新污染物治理數字化。探索構建新污染物治理數字化應用,聚焦重點污染物清單和重點源清單,協同化學物質生產、銷售、使用、進出口等主管部門數據資源,貫通新污染物產生、廢棄、排放全過程,逐步實現監管、預警、決策全程閉環。(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杭州海關、寧波海關)

      2.開展新污染物環境調查監測。制定新污染物專項環境調查監測工作方案。在重點地區開展新污染物環境質量監測試點。依托有關設區市新污染物治理試點工程建設,在重點行業、典型工業園區開展新污染物排放調查監測試點;在此基礎上,逐步向土壤、地下水、排放源等領域延伸,推進新污染物環境監測網絡建設。2023年底前,完成新污染物環境調查監測試點建設;2025年底前,初步建立全省新污染物環境調查監測和精準溯源體系。(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

      3.建立新污染物環境監測技術和標準體系。研究制定重點污染物清單物質的檢測方法標準、重點行業新污染物指紋圖譜、重點行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敏感區域水環境質量標準。加強新污染物環境監測能力建設,2023年底前,省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應基本具備重點污染物清單物質監測分析能力。(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市場監管局)

      4.加大科技支撐力度。成立省新污染物治理專家委員會。鼓勵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建立創新聯合體,聯合開展新污染物治理技術研究。研究新污染物環境信息調查、環境監測、環境風險評估技術方法,編制新污染物治理可行性技術指南。(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科技廳)圍繞抗生素、微塑料等重點污染物清單物質分析檢驗、源頭綠色替代、生產使用標準、生態環境危害機理、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與管控等重點領域,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與推廣。省重點研發計劃要加大對新污染物治理技術攻關的支持。(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經信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將新污染物治理納入美麗浙江建設和污染防治攻堅戰體系。各地政府要加強對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按照省負總責、市縣落實的原則,制定任務清單,加強信息共享、監管協同,統籌推進新污染物治理工作。2025年,省級生態環境部門牽頭對本工作方案實施情況進行評估。推動將新污染物治理中存在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納入省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

      (二)強化監管執法。鼓勵有條件的設區市,率先開展新污染物治理地方立法。督促企業(機構)落實主體責任,嚴格落實新污染物治理相關要求。加強涉化學品進口、生產、銷售、使用、排污治理等全生命周期監管執法,加強聯動執法,依法查處生產和加工使用淘汰類化學物質、未按規定登記新化學物質和超標排放新污染物等違法行為。(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杭州海關、寧波海關等省級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加強新污染物治理各項工作資金保障,多渠道籌措資金,支持新污染物治理試點工程建設、科技研究和重點項目。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新污染物治理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新污染物治理領域。新污染物治理按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省稅務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銀保監局等省級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宣傳引導。廣泛開展新污染物科普宣傳,將新污染物治理納入“世界環境日”“浙江生態日”主題宣傳活動。以各類新媒體平臺為載體,加強新污染物治理法律法規、政策宣傳解讀,強化新污染物治理主體意識,引導公眾科學認識新污染物環境風險,樹立綠色、健康消費理念。(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

      本工作方案自2023年2月13日起施行。

    相關文章

    島津出席第二屆新污染物治理研討會

    2024年12月8-9日,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共同主辦的第二屆新污染物治理研討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順利召開,旨在推動新污染物治理與環境風險防范,促進新污染物治理......

    香山科學會議聚焦新污染物治理:健康危害亟待關注

    11月19日至20日,香山科學會議“新污染物治理的基礎研究與國家需求”學術討論會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江桂斌指出,新污染物數量龐大,其健康危害目前難以準確監測和評估。江......

    135項液/氣相色譜質譜分析方法標準,納入2024年新污染物監測體系

    9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印發了《新污染物生態環境監測標準體系表(2024年版)》(完整版見附件),以供開展新污染物調查監測、監督管理等工作參考。《體系表》中主要新污染物指標對標《新污染物治理......

    第九期阿爾塔有約|環境專題【新污染物:PFAS】技術研討會精彩回顧及提問解答

    由天津市分析測試協會標準物質與檢測技術分會、天津市標準物質與穩定同位素標記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阿爾塔)、北京國實檢測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阿爾塔有約—環境專題【新污染物:PFAS】技術研討會”已于6月......

    中國科協發布十大前沿科學問題,新污染物問題再度入選

    7月2日,在第二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主論壇上,中國科協發布2024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其中,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推薦的“對多介質環境中新污染物進行識別、溯源和健康風險管控”問題入選為......

    亞熱帶生態所牽頭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為第一完成單位的“西南喀斯特區石漠化治理與生態服務功能提升關鍵技術及應用”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

    安捷倫與香港浸會大學合作成立聯合實驗室

    聚焦新污染物與人類健康相關生物有害物質研究2024年5月27日,中國香港——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與香港浸會大學(簡稱“浸大”)合作成立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基于浸大環境與生物分析國家重點......

    探明微塑料與液晶單體等新污染物微生物毒性效應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測試分析研究所(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探明了微塑料與液晶單體等新污染物的微生物毒性效應。相關成果分別發表于《環境科學-納米》(Env......

    新污染物的免疫分析方法

    作者:李劍超陜西師范大學,教授一、引言新污染物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積性和毒性等特點,難以用傳統的分析方法進行有效的檢測和分析。因此,需要開發一種高效、靈敏和特異的技術,能夠快速檢測和定量分析新污染物,為......

    新污染物生態環境監測標準體系表(征求意見稿)發布,引領監測標準新篇章

    為加強新污染物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優化完善生態環境監測標準體系,生態環境部辦公廳3月13日發布關于公開征求《新污染物生態環境監測標準體系表(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用于規范和指導新污染物生態環境監測標......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