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7日,美國北卡大學Jeff Dangl實驗室、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萬里研究組和美國杜克大學裴真明實驗室合作在Science發表了題為 Plant “helper” immune receptors are Ca2+-permeable non-selective cation channels 的研究長文,揭示了植物細胞內一類免疫受體作為鈣離子通道調控免疫的分子機理。
植物免疫系統識別病原微生物并激活免疫反應,限制病原菌侵染。NB-LRR(NLR)蛋白是植物細胞內主要的免疫受體,通過識別病原微生物效應蛋白引發免疫反應和細胞程序性死亡。植物的 NLR 根據其 N 端的信號轉導結構域可以分為三類: TIR-NB-LRR (TNL)、 CC-NB-LRR (CNL)和CCR-NB-LRR (RNL)。TNL和CNL識別病原菌效應蛋白,RNL不直接識別病原菌效應蛋白,而是作用于 TNL 和 CNL下游,因此稱為helper NLR。RNL包含兩類: NRG1和ADR1。在擬南芥中,NRG1作用于TNL下游介導細胞死亡的發生,而ADR1則作用于TNL下游介導抗性。2019年,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萬里研究員在博士后期間(Jeff Dangl lab)的研究表明,植物TNL識別病原菌被激活后作為NAD+降解酶并產生小的信號分子而引起細胞死亡。而NRG1/ADR1在TNL下游調控調控細胞死亡和抗性的分子機理未知。
該研究首先解析了擬南芥NRG1 CCR結構域的晶體結構,并發現CCR與動物中作為陽離子通道引發細胞壞死的MLKL在結構上有很大的相似性。進一步研究發現,在煙草和人癌細胞中表達NRG1的自激活突變體和野生型ADR1都能引起細胞死亡,且死亡表型依賴于質膜定位以及其介導的鈣離子內流。電生理實驗也證實了NRG1的自激活突變體是一個鈣離子通透性但非選擇性的陽離子通道。所有擬南芥的TNL依賴下游的ADR1/NRG1介導免疫,因此該研究揭示了廣泛TNL下游抗性和細胞死亡產生的分子機理。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5月12日,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周儉民、陳宇航、何康敏和清華大學柴繼杰合作在Cell發表論文證實了ZAR1 (CNL) 抗病小體作為Ca2+通道引發細胞死亡和免疫的分子機理(點擊查看:Cell突破!周儉民/陳宇航/何康敏/柴繼杰合作揭示ZAR1抗病小體激活免疫反應的分子機制)。這兩項研究成果綜合闡明了CNL和TNL信號通路中相關NLR被激活作為鈣離子通道引起抗性和細胞死亡的保守機制。
美國北卡大學Jeff Dangl實驗室的博士后Pierre Jacob和Nak Hyun Kim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美國北卡大學Jeff Dangl教授、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萬里研究員和美國杜克大學裴真明教授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高層次人才啟動經費,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經費以及中科院先導專項經費的支持。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周國輝教授/楊新副研究員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首次發現植物環狀RNA編碼多肽的功能,并揭示該多肽賦予水稻對多種病原物的廣譜抗性。2月25日,相關成果發表于《新植......
基因組編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推動了作物改良,但以DNA形式遞送基因編輯工具的方式存在外源DNA整合風險和脫靶效應。近年來,無外源DNA殘留的基因組編輯遞送技術備受關注。盡管基于核糖核蛋白的遞送策略在......
為什么被蚊子叮咬后,撓癢癢能帶來片刻的愉悅?通過小鼠實驗,科學家們發現:撓癢癢能激活一種免疫反應,有助于保護皮膚免受有害感染。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人們會覺得撓癢癢很滿足。近日,相關研究發表于《科學》。“......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王二濤團隊在植物區分共生與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建立了植物特異識別共生與病原微生物的分子信號框架。1月24日,相關研究發表于《細胞》。植物的根系......
2024年12月29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慢阻肺早期疾病演進相關機制和靶標發現”2024年度進展交流會在杭州召開。會議由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浙江大學醫學......
12月24日,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標準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會議由中國綠色食品協會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所與綠色農業與食物營養專業委員會承辦,旨在研討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方法標準,推動植物奶產業......
一、出臺背景近年來,全球和我國百日咳疫情回升,我國小月齡嬰兒和學齡兒童發病風險有所升高。根據我國百日咳等傳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進一步加強對小月齡嬰兒和學齡兒童的免疫保護,國家疾控局、教育部、工業和......
水稻是重要的主食來源。真菌Magnaporthe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的嚴重病害。有研究發現,抗病受體NLR類蛋白在植物免疫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并在分子抗病育種中得到廣泛使用。而NLRs介導的......
無論是人類還是細菌,生命過程中都會面臨病毒的威脅。你知道嗎?細菌雖然比人類簡單,卻也有自己的“免疫系統”用來保護自己免受感染。北京時間12月13日,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藥理系、重慶中國藥科大學創新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侯興亮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繆巖松合作,在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等項目的資助下,通過合作研究揭示了相分離在植物開花過程中的具體調控機制。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歐洲分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