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用的剪刀是費力杠桿還是省力杠桿呢?草編用的植物為什么柔韌不易折斷?古老的桑蠶絲織技術和現代高科技有什么關系?植物染傳承人所說的“起缸”過程究竟發生了什么樣的生化反應?近日,在我國迎來第17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際,中國科技館推出“非遺+科技”系列教育活動。
據介紹,“非遺+科技”系列教育活動是中國科技館緊密結合“華夏之光”古代科技展廳的展教資源,從“非遺”與“科技”相結合的視角精心研發的全新思維課程,十六個非遺主題科普活動受到了科技館小粉絲們的歡迎和追捧。
目前,“非遺+科技”系列活動大部分以空中課堂直播的形式進行,孩子們在家里就可以輕松通過網絡參與直播互動。學非遺、做實驗、玩游戲、制作非遺手工小作品……豐富多彩的線上活動廣受小朋友認可。調查統計顯示,這種寓教于樂,探究非遺背后科學真相的科普活動廣受好評,在已參加過活動的學生家長中滿意度高達98%以上。
據華夏之光展廳輔導員李廣進介紹:“華夏之光展廳的展品所展示的古代科技中,幾乎每一項都與非遺文化密切相關。我們希望孩子們在科技館不僅能夠學習到科學知識,還能產生對綜合科學的興趣。我們特別邀請了很多非遺專家和教育專家針對青少年的學習特點開發課程,包括知識點、問題引導、實驗探究、手工體驗、交流討論等很多環節,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實現多學科融合學習的效果,極大滿足了孩子們樂于探究科學奧秘的天性,所以孩子們的積極性特別高。”
“非物質文化遺產背后承載的是中華民族文化,我們的孩子不僅要面向未來,更要從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汲取能量,樹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我們課程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們了解我國傳統非遺文化,探究非遺人文活動背后的傳統科技智慧,充分認識科學與文化融合在推動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華夏之光展廳負責人王紫色表示。
據了解,中國科技館后續還將陸續推出其他主題“非遺+科技”系列活動,引導公眾從科技的視角學習和傳承非遺文化,更好地服務廣大公眾的科普需求,積極推動非遺傳承教育活動的普及。
“非遺+科技”系列教育活動現場(中國科技館供圖)
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17日,文化和旅游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以下簡稱非遺博覽會)相關情況。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王晨陽在會上透露,我國已有42項非遺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
8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召開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以下簡稱博覽會)新聞發布會。會上宣布,博覽會將于8月25日至29日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本屆博覽會由文化和旅游部、山東省政府共同主辦,山東省文......
剪紙用的剪刀是費力杠桿還是省力杠桿呢?草編用的植物為什么柔韌不易折斷?古老的桑蠶絲織技術和現代高科技有什么關系?植物染傳承人所說的“起缸”過程究竟發生了什么樣的生化反應?近日,在我國迎來第17個“文化......
日前,天津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已通過中國郵政特快專遞(EMS)寄出,將陸續送達2022級研究生新生手中。天津大學本年度共錄取7500余名研究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7名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學交叉學科碩......
新華社塔那那利佛11月28日電(記者文浩)路易港消息:正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3屆常會28日通過審議,批準中國申報的“藏醫藥浴法”列入聯合國教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