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預計2023年華南南部地區早稻播種期氣候條件較好,2月中下旬氣溫偏高、降水偏少的概率較高,整體利于早稻播種。
北方冬麥區大部氣溫偏高;西北地區東部、華北西部降水偏多,大部墑情適宜,利于小麥安全越冬和正常返青;黃淮中東部及河北東部降水偏少,部分麥田可能出現缺墑。新疆西南部、西藏西北部降水偏多,需防范牧區白災。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小麥基因挖掘與利用創新團隊聯合國內外科研院校,在基因組水平全面展示了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小麥育種歷史,揭示了不同層次的結構變異對小麥適應性和育種的影響,為全球種質資源的......
12月30日,“天目一號”星座23顆衛星、“云遙一號”系列12顆衛星進入中國氣象局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并實現業務運行。這是商業小衛星數據首次獲準進入中國氣象局業務系統,為我國氣象預報預測提供有力支持。目前......
12月6日,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氣象文化創意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成立大會在京召開。中國氣象局相關職能司領導到會指導,中央民族大學原校長郭廣生、中國氣象服務協會常務副會長孫健、中國氣象出版社社長......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農業清潔流域團隊揭示了二氧化碳濃度長期升高的條件下作物調節根系形態和生理性狀及根際微食物網以獲取磷的生物學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宏(imeta)》上。......
11月23日,在山東青島舉辦的紀念中國氣象學會成立100周年暨氣象科技現代化研討會上,中國氣象學會正式公布了首批會士名單,曾慶存等30位氣象領域兩院院士當選。中國氣象學會會士是該學會會員的最高等級,授......
“大夫,我最近動不動就頭暈眼花,你幫我量個血壓,看看是不是血壓又高了”,“我這兩天老睡不好,是啥原因啊”……秋末冬初,天津市西青區中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里,十幾個中老年人圍在一起,爭前恐后地講述最近的......
“提前超額完成了‘七五’攻關任務,育成了大粒型、多抗、高產新品種……”1990年,全國小麥育種科技攻關“七五”總結交流會前夕,李晴祺伏案疾書,寫下這份手稿。字字句句,皆深思熟慮、反復斟酌。這一刻,他的......
進入夏季,我國經常出現強降雨天氣,尤其進入“七下八上”主汛期后。華北、東北、華東等多個地區出現較強降雨過程,對生產生活帶來極大影響。那么,氣象部門都是通過什么手段監測暴雨呢?我們一探究竟!首先小伙伴們......
6月17日,《自然》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領銜的一項國際合作研究成果。科研人員引進和利用20世紀初收集的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的小麥種質資源,綜合運用基因組學、遺傳學、生物信息學和......
記者18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獲悉,6月17日23時,《自然》刊登了該所(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深圳分中心)研究員程時鋒團隊聯合英國約翰·英納斯中心等國內外多家優勢單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