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舉辦,中國科學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攜最新科研成果,并聯合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國際數字地球學會及國際數字地球學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亮相同期舉辦的首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
本次展覽中,專項圍繞“地球大數據服務‘數字中國’”主題,中科院集中展示了地球大數據源、地球大數據系統平臺、“數字中國”應用、地球大數據研究學術平臺、高精度特色遙感影像產品成果,通過實物模型、展板、視頻、交互體驗等多種方式,展覽展示了近20個子單元內容,全面展示數字中國建設中的科技元素,特別是以數字地球和地球大數據為手段的科學研究、應用和實踐。
專項負責人、中科院院士郭華東表示,此次峰會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建立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舉措,不僅是科學大數據造福人類的一個重要平臺,更推進了世界各國數字領域的交流合作與發展。地球大數據專項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將著力在突破一系列數據共享技術瓶頸問題上下功夫,保障科學大數據的規范性和科學性,推動數字中國的發展。
另外,專項還專門為峰會制作了高精度遙感影像產品,包括絲綢之路、中國全境、福建省、福州市、廈門市、寧德市以及福建土樓等,通過衛星對地觀測角度,直觀呈現了美麗河山的宏大場景。
展覽取得了良好效果,展位前人頭攢動,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觀看和體驗,甚至在一些展覽單元前排起了數十米長隊。
據了解,中科院地球大數據專項于2018年1月正式立項,匯集了中科院及國內外129家單位的優勢資源,以大數據技術為支撐和紐帶,為“一帶一路”、“美麗中國”和“數字中國”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和決策支持服務。
地球的表層由眾多馬賽克狀、沿著匯聚、離散或轉換邊界相互運動的板塊組成,該動力學過程即為板塊構造。板塊構造驅動了地球表層的基本地質過程,如大陸地殼的生長、地貌單元的形成、殼幔物質的循環。因此,地球科學研......
今年年初,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時間頻率組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表示,從2020年的年中以來,地球的自轉速率呈加快的趨勢。我們知道,地球自轉會逐漸變慢,怎么突然變快了呢?難道說地球也......
大西洋徑向翻轉環流(Atlanticmeridionaloverturningcirculation,AMOC)是南北半球物質與能量的主要傳送帶,但南半球的過程如何影響AMOC冰期間冰期的形態變化尚不......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保護生態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是各國共同責任。構建并執行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機制,才能全面、完整、高效、經濟地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我們想要的未來。為此......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極大提高了我們對新冠肺炎的診斷、預測和治療水平。”于12日上午在福州舉辦的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上,“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視頻致辭中向在抗疫斗爭中作出貢獻......
“提升數字化治理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加大數字化或者智能化運用的力度和深度。”9月28日,由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組委會主辦的“永不落幕的數博會”2020系列活動——“大數據助力社會治理創新論壇”在北京......
在地球上,磷化氫氣體可由某些微生物產生,而最近,天文學家在金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同樣的氣體。這意味著,銀河系中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或許出現過生命跡象,但也有可能只是這顆星球上發生了一系列不為人所知的化學過程......
每洗一條牛仔褲,就會脫落成千上萬的細小纖維,最后流入水道。圖片來源:ErikVonWeber對于那些居家辦公的人來說,穿牛仔褲可能是一個舒適、方便的選擇,但不要小瞧一條小小的牛仔褲,它可能會危害地球。......
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近日宣布,將以第三方機構身份啟動“城市健康指數”評估工作,依托“大數據+大健康”為健康城市建設精準畫像。《“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把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建設作......
盡管國內外學者在中亞黃土的年代學與古氣候重建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但該區黃土的來源仍存在較大爭議,有待進一步探索。近日,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中亞黃土研究組聯合福建師范大學、伊朗霍爾木茲甘大學、德國馬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