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仿生合成的24聚體鐵蛋白納米粒子像是一朵精致的小花兒。你很難想象,它的直徑只有12納米。
“這是個魔幻般的小分子。”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閻錫蘊談起它時,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與喜悅。
2012年、2014年、2016年,閻錫蘊帶領的課題組連續發表研究成果,證明這個花朵一樣的鐵蛋白不僅能夠診斷腫瘤,還可以有效裝載化療藥物并將其精準輸送到腫瘤部位,實現腫瘤診療一體化。
一個新藥:鐵蛋白納米載體
2013年,閻錫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將自己的夢想概括為“One Kit, One Drug”(一種試劑,一個新藥)。其中的新藥,指的就是鐵蛋白藥物納米載體。如今,鐵蛋白納米探針及藥物載體都已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
所謂鐵蛋白,是一種早已被人們熟知的蛋白質。此前,很少有人想到,它還有儲鐵功能之外的其他奧秘。而閻錫蘊團隊的新發現及仿生改造,讓這個不起眼的蛋白質“脫胎換骨”。
“經過改造的鐵蛋白納米粒子,與天然蛋白可謂‘形似神不似’。閻錫蘊介紹,天然鐵蛋白的外殼是輕重鏈混合的,然而她們發現只有重鏈能識別腫瘤,于是創造出了重鏈鐵蛋白納米粒子,使其具備區別正常細胞與腫瘤細胞的能力。再將鐵蛋白的內核分別置換為磁鐵礦和化療藥物,前者可催化酶底物使腫瘤細胞可視化,后者則將藥物精準投放到腫瘤部位,殺傷腫瘤細胞。
“正因為我們有前期知識的積累,才能將鐵蛋白的各種理化特性巧妙地組合起來,得到這個神奇的‘魔法粒子’。”閻錫蘊說。
鐵蛋白藥物載體的最大魔力就是直接靶向腫瘤,無需標記任何靶向分子。這是因為鐵蛋白納米粒子能與腫瘤細胞膜上的轉鐵蛋白受體結合,從而精確地富集在腫瘤組織周圍。只有在腫瘤的酸性微環境中,載體才能釋放所攜帶的藥物。這種對腫瘤細胞的高度選擇性是其他載體所缺乏的,也是其最大效率殺死腫瘤而免于誤傷正常細胞的原因所在。
不僅如此,鐵蛋白藥物載體作為一種天然蛋白質,還具有很多無機納米物質無法比擬的優勢。一方面,它體內生物相容性好,不易引起機體的免疫排斥反應;另一方面,它通過自組裝自動形成,顆粒均一,批次間重復性好,易于臨床轉化;另外,鐵蛋白超常的穩定性,大幅降低生產難度和成本。
種種精巧之至而又恰到好處的特性,讓鐵蛋白納米載體像是一份天賜的禮物。但是閻錫蘊強調,她的發現和再創造,離不開課題組多年的研究積淀。
一種試劑:納米酶試紙條
《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到閻錫蘊時,她剛從發展中國家婦女科學組織(OWSD)女科學家大會歸來。會上,她作了一場大會報告,介紹了一項剛剛實現轉化的新成果:“納米酶試紙條”。
2014年,西非暴發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埃博拉疫情。受當地條件限制,那些需要特殊儀器、實驗場所和專業人員的檢測技術很難普及。而經濟、方便的傳統試紙條,卻又往往靈敏度不夠。
于是,閻錫蘊課題組同中國疾控中心高福院士等合作,將傳統試紙條中的膠體金替換為磁納米酶,將靈敏度提高了100倍。
磁納米酶同時具備分離富集樣品的磁性和使底物顯色的催化活性。雙重特性讓納米酶試紙條成了一種非常理想的“平臺技術”。只要加上不同的探針,就能實現各種功能,應用于醫療、法醫、海關、畜牧業等領域。
“我一從講臺上下來,就被一群女科學家們圍住了。”閻錫蘊笑著說。這些學者大多來自科威特、尼日利亞等發展中國家,她們關注這項技術,是因為在缺乏儀器、設備的國家和地區,小小的試紙條有望成為快速檢測埃博拉等瘟疫病毒的利器。
2015年底,閻錫蘊團隊憑借這一技術獲得Atlas國際獎,這也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獲得該獎。當時的頒獎詞是:“讓科研把世界變得更美好”。
“我們不能辜負Atlas的頒獎詞,要讓這項科研成果為民服務,為世界作點貢獻。”閻錫蘊說。
當初作為夢想的“one kit”,如今正在變成現實。很多人讀過這篇論文后,從世界各地來找閻錫蘊商談合作。預計明年,納米酶試紙盒就會進入臨床應用。
兩大法寶:交叉與轉化
從“one drug”到“one kit”,都延伸自一曲前奏:2007年閻錫蘊課題組發現的氧化鐵納米酶。這一成果模糊了無機材料與有機生物的界限,促進了納米科學與醫學的交融。
在此之后,閻錫蘊團隊繼續研究納米酶的催化機制并拓展其應用,取得了許多重要科技進展,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最近,Springer出版社邀請她編寫《納米酶》英文著作,美國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s邀請她組織納米酶專題。“我們能走上交叉學科這條道路,離不開生物物理所給予的‘非常土壤’。”她說。
2003年,生物物理所交叉科學研究中心成立,引入一批物理、化學、材料學等不同學科背景的人才。每到周五,中心就提供茶水、咖啡,讓這些學者們坐在一起閑聊。
起初,大家沒什么共同語言。但耳濡目染下,閻錫蘊漸漸了解了不同學科的需求和關注熱點,并且嘗試從生物學的視角出發,兼容并蓄。正是這種思想的碰撞,讓她有機會思考如何從納米科學的角度解決生物學的問題。
從與其他學科合作開始,閻錫蘊團隊的合作之路越走越寬,目前已經在與臨床醫生和企業合作。她說,她愿意把最大化的利益讓渡給合作者。這樣,她的科研成果才能走出實驗室,實現最大化的價值。
“我們做這些事的意義,就是想填平研究機構和企業之間的交流鴻溝,幫助中國人自己的原創思想落地生根,使這些科研成果成為造福社會的濟世之花,讓我們自主研發的納米之花結出豐碩之果。”閻錫蘊說。
從單分子蛋白質測序到體電子顯微鏡,英國《自然》雜志網站在近日的報道中,列出了有可能在2023年改進科學研究方式的七大技術。單分子測序曙光初現可對樣本中的許多蛋白質進行測序的單分子技術可能即將問世。美國......
波蘭弗羅茨瓦夫科技大學正在建造擁有光透射電子顯微鏡的實驗室。光透射電子顯微鏡(LightTEM)將使光動力療法或光催化發展相關研究成為可能。該設備將配備控制電子束的精確系統和更敏感的探測系統,使科學家......
時間分辨掃描電子顯微鏡是觀察功能材料和生命體系表面結構動力學演變的重要設備,可以揭示材料、器件和生命體中電荷的超快轉變規律,實現高時空分辨成像及原位測量,研究材料體系的瞬態演變,發現新現象。近期,中國......
11月25日,由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主辦、南方科技大學承辦的“2022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在東莞舉行,大會以“‘動’析顯微新世界”為主題,現場展示了顯微學相關儀器理論、技術和實驗方法的最新進展,以......
和以往的納米載體比起來,新型鐵蛋白載體顯然獨具特色,具備當好核酸藥物“快遞員”的潛質——包括具有獨特的籠狀空間結構,能夠簡單高效地實現藥物裝載,具有天然的腫瘤靶向性、可功能修飾性和優異的體內安全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623.shtm來自德國和瑞士的一個研究團隊首次在電子顯微鏡中以可控方式成功創建了電子—......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招標采購高分辨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系統,預算金額558萬元。1.招標條件項目概況:高分辨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系統資金到位或資金來源落實情況:國撥資金558萬元人民幣,資金已落實項目......
近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科教融合科創中心二期建設球差校正透射電子顯微鏡購置公開招標,預算金額2400萬。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編號:SDGP370000000202202006846......
近日,深圳技術大學公布了《生物透射電子顯微鏡項目》中標公告,從廣州灝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約350萬的價格購入生物透射電子顯微鏡。詳細信息如下:一、招標編號:SZTUEQ2022066二、項目名稱:生物......
鐵蛋白(Fn)是一種具有獨特空腔和孔道結構的內源性蛋白,可以作為天然的藥物載體。腫瘤細胞表面通常高表達鐵蛋白受體,借助該識別途徑可實現藥物向腫瘤細胞的靶向遞送。然而,鐵蛋白受體在肝臟等正常組織也會非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