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由中科院計劃財務局和基礎科學局組織的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重離子治癌關鍵科學技術問題研究”監理活動在近代物理研究所舉行。該項目負責人、所長肖國青,課題負責人及部分項目組骨干人員參加了監理活動。
基礎局金鐸研究員首先就監理活動的目的和重點關心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說明。肖國青對監理活動表示歡迎,并簡單闡述了該項目最新的進展情況,以及項目指標的完成情況。隨后,項目組成員張紅、李強和胡正國分別從“重離子治癌的機理研究及臨床表現”、“重離子治療關鍵技術研究”、“重離子治癌在線監測系統研究”等三個方面作了匯報。匯報內容對照任務書的指標逐項分析完成情況,尤其是對監理關心的重離子深層終端點掃描技術的進展、照射野的最大范圍、ToF-PET研究的最新進展、深層腫瘤的治療病例數等重點和難點方面的進展進行了著重闡述。金鐸就重點的幾個指標完成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質詢。他表示,該項目實施周期為2007年11月至2010年10月,經過項目組的共同努力,在項目實施周期內完成了項目任務書的指標,已經可以提請驗收。會后,金鐸還去有關實驗室進行現場考察。
會上還討論了重離子治療標準的制定和申請以及重離子治療專用示范裝置的進展等事宜。
日本早稻田大學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合作,開發出一種用于細胞內遞送蛋白質的混合納米管(HyNT)印記系統。這種創新技術能同時將多種負載直接輸送到黏附細胞中進行癌癥治療。研究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分析化學》上......
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科研人員利用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RHIC),對超核定向流進行了首次測量。超核是短命的稀有原子核,除了普通的質子和中子外,還包含至少一個奇異夸克,代替構成普通核子的上夸克或下夸克......
近期,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機構的科研人員參與RHIC-STAR國際合作實驗研究,首次在重離子碰撞實驗中觀測到超核的集體運動。該成果為研究致密核物質環境中的超核-核子相互作用開啟了一個新的方向,相......
4月25日,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BRing磁合金高頻系統首臺套調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實現了3Hz重復頻率、大于67%高占空比、超過50kV高電壓梯度的寬帶掃頻變諧波工作模式,優于設計指標。......
日前,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馬余剛教授團隊及其合作者,首次在RHIC-STAR國際合作的重離子碰撞實驗中觀測到了反應末態粒子的整體自旋排列現象。該成果為研究夸克膠子等離子體QGP中的強相互作用提供了一個......
非病毒工程改造的免疫細胞可用于個性化治療癌癥,英國《自然》雜志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報道了這一改造細胞的重大進展及其人體臨床試驗。該方法使用CRISPR基因組編輯(一個源于細菌的系統),生成了患者特異......
甘肅武威碳離子治療裝置甘肅武威重離子中心治療室,醫生正用儀器給一名腫瘤患者進行碳離子放療……這套治療系統就是我國首臺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重離子治療腫瘤專用裝置(即醫用重離子加速器/碳離子治療系統)。它由......
近日,由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現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馬余剛和中科院院士、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趙紅衛組織的“強流重離子加速器及其科學研究專題”在《中國科學:物理學力學天文學》中文版2020年第11期出......
看不見摸不著的重離子能治癌、長期從事重離子加速器研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夏佳文說:“能!只要速度夠快!將1億個肉眼無法看見的重離子,加速到光速的70%,打入病人體內,在到達病灶后,射線會瞬間釋放大量能量,......
號稱能治愈癌癥的方法并不少見,比如近日刷屏的瘧原蟲治癌法。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教授陳小平在一次演講中公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瘧原蟲可成為抗癌生力軍,通過讓人感染瘧原蟲來治愈晚期癌癥。然而這卻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