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2-08 15:45 原文鏈接: 專家稱南水北調水質污染問題正在治理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2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草案)》。草案重點明確了南水北調工程水量調度、水質保障、用水管理和工程保護的要求,用法律手段保障調度合理、水質合格、用水節約、設施安全,確保清水北上、造福沿線億萬群眾。

      南水北調工程是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惡化狀況,促進水資源整體優化配置的重大國家戰略,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距離最長、受益人口最多、受益范圍最廣的調水工程。工程規劃最終規模為每年調水量448億立方米,目前,東線、中線一期工程可使1.1億人直接受益,每年增加經濟效益560億元。同時,水資源的補充可以使北方地區水生態惡化的趨勢初步得到遏制,并逐步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并將為這些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包括產業結構、地區結構調整創造機會和空間。

      據悉,2014年1月15日,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工作會議明確2014年建設目標:中線如期通水、東線運行平穩。東線工程于2013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累計向山東供水3400萬立方米,36個考核斷面水質持續達標。2014年10月,北京人將喝上漢江水。

      2013年以來,關于南水北調工程,社會存在一些疑問,有關方面做了解釋。

      疑問一:在“南旱北澇”的環境背景下,南水北調工程是否還有必要?

      據新華網報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把南方漢江的清水北調,以緩解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天津等19個大中城市及100多個縣的用水緊張局面,促進那里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但近年水源區屢發旱情以及今秋丹江口水庫蓄水不足,引發了不少人對將來南水北調工程持續大規模調水能力的擔憂。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鄭守仁說,目前的狀況并不會對工程明年汛后按時向北方調水產生影響,因為漢江在夏汛期間通常都會有較大來水填充庫容。此外,丹江口大壩加高后,水庫已由不完全年調節型變為多年調節型,未來可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留住豐水年的一部分洪水,以彌補枯水年,從而最大化地實現洪水資源化利用,既減輕汛期漢江下游的防洪壓力,又保證向北方供水,還能在冬季枯水期對漢江下游加大補水。

      但他坦言,過去10多年來,中國南方已進入“水少周期”,漢江等流域近年雖發生過較大洪水,但總體上水量有所減少。再考慮到漢江上游一系列已有、在建和規劃中的調水工程以及中下游用水需要,將來國家應該對漢江全流域進行統一調度,統籌考慮各方用水利益,才能提高南水北調供水保證率。

      疑問二: “先節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用水”是南水北調的基本原則。2013年,丹江口庫區的污染現象曝光后,社會不禁擔心:南水北調會不會變成污水北調?

      據北京晨報報道,2013年12月,環保部給出了針對南水北調工程的專項檢查結果:中線工程周邊查出了70家違法排污的企業,56個檢測斷面中46個水質不合格。南水水質是否有保障?對此,孫國升介紹稱,首先,國家已經制定了《丹江口水土保持和水污染防治規劃》,現在正在開展實施。此外,國務院相關部門已經建立了部級聯席會議制度,明確了水源區所在政府的治理水質的責任,有監督有檢查。第三,丹江口水質沒有大的變化,一直保持地表水二類標準。

      對此,市政協委員、北京市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黨組書記聶玉藻解釋說,中線工程水質污染并非全面污染,而是在可容量、可接受條件下受到的一些污染,“舉例來說,比如一盆水,你倒一碗受污染的水進入,這盆水肯定被污染了;但是如果只滴了一滴污染水進去,那么情況就不那么嚴重了。”

      聶玉藻進一步表示,最近,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正在督辦污染問題,環保部公布的這些污染正在一一得到整治,“隨著工程的完成,進京水質是合格的。”另外,從水源進京過程來看,從丹江口引明渠進京,進入北京后水源進入暗涵,“沿線各省市都在密切重視生態建設,比如綠化、種樹、建設濕地等,使這盆水不會受到污染,請市民放心。”

      疑問三: 2013年12月16日,地處三峽庫區腹地的湖北巴東縣發生5.1級地震。水庫誘發地震的話題再次引起社會關注。

      據新華網報道,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完成后,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將抬高蓄水水位13米,這是否會誘發破壞性地震?8日,湖北省地震局副研究員王秋良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蓄水水位抬升有可能誘發一些新的地震,但震級一般不會太高,對此不必擔心。

      王秋良說,水的滲透區域和影響深度加大,會誘發一些小的地震,但出現4.7級以上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小。據他分析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丹江口庫區的地質條件較好,沒有活動斷裂通過,丹江口大壩壩址及周邊50公里范圍內,近兩千年來沒有破壞性地震的記載;在距壩址170公里的周邊,歷史上最大的兩次地震均為6級左右,分別發生在公元46年和788年;二是1967年丹江口水庫蓄水后,雖然在庫區誘發過一系列地震,但最大水庫誘發地震發生在1973年,震級為4.7級。

      為了監測和分析水庫地震活動變化,湖北省已于2012年底建成丹江口水庫誘發地震監測系統,預計今年7月將正式投入運行。王秋良說,目前這套系統試運行情況良好,它將為丹江口大壩的安全運行及庫區的抗震救災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疑問四:水價問題是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亟待解決的難題。盡管水價并未最后敲定,但初步測算出來的高水價已經在江蘇、山東引起了很大反響,讓地方政府感到頭疼,將如何解決?

      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南水北調的高水價已讓地方政府為難。而不同城市的難處又不一樣。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像濟寧這樣的水資源相對較好的城市,難題是如何消化新增供水;另一類是像濟南這樣的典型缺水城市,難題是如何降低水價。

      山東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副局長羅輝表示,地方政府面臨的難題還不僅限于此。他認為,山東幾乎所有的調水城市至少面臨五大難題:一是本地水、黃河水、長江水等不同來源水價格不一樣的難題,沒有誰愿意用高價水;二是建設系統以及水利部門“多龍管水”的難題,管理體制不暢通,就無法達到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三是不同區域用水結構不同而導致的水價不統一的難題;四是城市與農村鄉鎮、發達與不發達地區承受水價能力不一樣的難題;五是國家相關政策不明朗地方政府難以執行的難題。

      羅輝強調,上述問題不解決,必定會影響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調水量,并進而影響整個工程是否能夠發揮預期的作用。

    相關文章

    生態環境部公開征求2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意見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范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我部組織編制了《水質鍶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兩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標準征求意見稿及其編制說明,可登錄我部網......

    青海茫崖市發生5.5級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19日12時35分在青海海西州茫崖市(北緯37.69度,東經92.30度)發生5.5級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

    云南龍陵發生4.5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9月23日10時47分在云南保山市龍陵縣(北緯24.78度,東經98.77度)發生4.5級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龍陵縣位于云南省西部,處怒江大斷裂帶,多地震地熱。1976年5月......

    河南“科普輕騎兵”在南水北調中線點亮科學夢

    9月19日,在河南省科普大篷車“喜迎二十大 科普渠首行”暨2022年南陽市全國科普日活動現場,22輛科普大篷車整齊地停放在淅川縣湯山濕地公園廣場。輕輕轉動手輪,小小的鐵錘就會敲擊兩側的鑼和鼓......

    五問花蓮地震緣何如此頻發?

    9月17日21時,我國臺灣臺東縣發生6.5級地震。隨后,9月18日14時44分,花蓮縣又發生6.9級地震。兩次地震震源深度較淺,僅約7公里,其間發生多次震級較低的余震。截至19日晚,地震已造成1人死亡......

    臺灣東部6.9級地震已有災情最新動態!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9月18日14時44分在臺灣花蓮縣(北緯23.15度,東經121.30度)發生6.9級地震。臺灣氣象部門證實,本起地震是新的主震。此次地震全臺有感,記者在臺北駐地感受到強烈晃動。......

    國臺辦:大陸有關方面高度關切臺灣臺東和花蓮地震災情

     9月17日夜間以來,臺灣臺東縣、花蓮縣相繼發生6.5級、6.9級地震和多次余震,造成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8日表示,大陸有關方面對此高度關切,向遇難人員家屬表示哀悼,向受......

    研究揭示冰島法格拉達爾火山噴發地震和巖漿運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259.shtm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的兩篇地球科學論......

    應急管理部發布四川瀘定6.8級地震烈度圖

    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地震發生后,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地震現場工作隊依照《地震現場工作:調查規范》(GB/T18208.3-2011)、《中國地震烈度表》(GB/T1......

    瀘定地震致貢嘎山主峰東側冰川形變顯著

    記者13日從成都理工大學地災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雷達衛星遙感監測結果顯示,此次地震導致貢嘎山主峰東側海螺溝、磨子溝、燕子溝、南門關溝等冰川及其后緣山體均監測到較顯著形變信號,主峰西側......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