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志剛(右二)在鄱陽湖開展擱淺江豚救護。受訪者供圖
長江是全球七大生物多樣性豐富河流之一。2021年開始實施的長江“十年禁漁”旨在讓長江休養生息,恢復生物多樣性。然而,與長江密切相連的眾多湖泊該如何保護和修復,一直缺乏定量研究。日前,中科院水生所研究人員研究提出“加強秋冬季與長江干流的連通以提升閘控湖泊禁漁成效”,相關成果刊發于《生態指標》雜志,引發關注。
12月1日,該研究團隊成員、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員梅志剛就相關問題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研究發現,通過恢復魚類的江湖洄游,不僅能緩解閘控湖泊中食物網簡化風險,而且有助于應對長江中下游地區江湖洄游性魚類資源整體衰退的現狀,恢復其生物學上的完整生活史過程,提升“十年禁漁”成效。
恢復魚類江湖洄游江豚才有充足食物
2021年起長江流域實施為期十年的禁漁,但實際上,在長江流域的水生生物保護區里,自2018年起就實施了全面禁漁。梅志剛所在研究團隊長期開展豚類保護區的監測,在近些年的監測中,研究人員發現在遷地保護區里的大型魚類越來越多,而供給江豚食用的小型魚類資源逐漸減少,這引起大家的擔憂。
“保護區也很著急,管理一直在加強,怎么會在禁漁后發生這個現象?會不會是禁漁和目前的管理措施之間的疊加效應?”研究人員一度非常不解。因此他們選取距離較近的兩個遷地保護區——天鵝洲和何王廟故道,開展比較研究。科研人員在較早實行禁漁的江豚保護區中發現了可能由閘控調節導致的生物量結構單一化,食物網結構簡化現象。
“這項研究結果不僅對本研究關注的兩個故道有意義,在長江流域湖泊的管理中同樣具有廣泛的適應性。”梅志剛表示,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大型湖泊中僅鄱陽湖、洞庭湖、石臼湖等湖泊仍保持與長江自然連通,而實行閘控調節的湖泊普遍存在。這些湖泊基于防洪、水質改善、漁業生產或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目標,均在實施洪水期通江的管理模式。而枯水期并未實施大流量及符合節律的開閘放水,更有甚者在閘口設置了攔魚網,防止魚類逃逸。
研究團隊成員、博士生王睿龍分析,江湖洄游習性魚類的幼魚可以隨著洪水進入,但成熟后無法自由遷出,既不能補,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干飯人”。
禁捕并非恢復長江生物多樣性唯一途徑
研究人員發現,禁捕并非恢復長江生物多樣性唯一途徑。江湖洄游習性的魚類,以四大家魚為代表,它們高度適應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氣候和水文條件,其產卵場主要分布在長江干支流的河道中,迎著洪峰產卵,受精卵隨著洪水漂流孵化,小魚苗則繼續隨著洪水灌入沿江的濕地和湖泊中肥育。隨著秋冬季節水溫下降,長大的親魚又回到較深的長江干支流河槽越冬,來年繼續參與繁殖,這是一個完整的生活史過程。
通過加強秋冬季節合適氣候條件下的江湖連通,可刺激促進性成熟江湖洄游性魚類返回干流。
梅志剛表示:“這不僅符合十年禁漁整政策,以最低成本,且符合魚類生活史的方式來達到調控目標。更重要的是,這些親魚進入長江,補充了干流的繁殖群體,促進了整體魚類資源的恢復,有助于實現十年禁漁的預期效果。”
期待更多地方重視“洄游魚類的自由遷出”
“正在實施的十年禁漁政策,一方面有效修復著長江干流的生物多樣性,一方面也客觀上造成數目眾多的湖泊進入閘控模式之下,如果不重視秋冬季節的江湖連通和魚類自由遷出,可能加劇食物網簡化的風險,帶來一系列不利影響。我們的研究為此提供了一個預警。禁漁后雖然湖泊中魚類生物‘量’呈現增長,但還應關注生物多樣性這個‘質’的提升。”研究人員發現,通過恢復魚類的江湖洄游,不僅能緩解本研究所揭示的食物網簡化風險,而且有助于應對長江中下游地區江湖洄游性魚類資源整體衰退的現狀,恢復其生物學上的完整生活史過程,促進“十年禁漁”。
梅志剛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令人欣慰的是,根據我們的研究提出的管理建議正被有關部門采納和實施。”
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蓋志琨、林翔鴻、山顯任與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合作在廣西早泥盆世古魚類特異埋藏生物群中發現了首個完整保存尾鰭的盔甲魚類——九尾狐甲魚,這一發現彌補了重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44.shtm2023年湖北省科技工作會議在武漢召開。李思輝攝1月7日,2023年湖北省科技工作會......
池塘里頗不平靜。有公魚正在追趕母魚,兩三對。“追尾了,抓緊!”凌晨時分,湖南師范大學魚類育種基地,幾個人影在晃動。這一聲輕呼,意味著他們沒白熬夜;也意味著,可以“擠”魚卵了。這不是一般的魚卵,而是紅鯽......
研究團隊提出高載藥量新型納米制劑清除腫瘤干細胞新策略。受訪者供圖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大殺手,實現精準治......
華中科技大學所屬醫療機構醫護人員正在救治重癥患者。華中科大供圖華中科技大學所屬醫療機構醫護人員正在緊張工作。華中科大供圖《中國科學報》獲悉,12月30日,華中科技大學向該校附屬協和醫院、附屬同濟醫院、......
一段時期以來,在一些高校、科研院所,稱導師為“老板”之風盛行,有的是研究生背地指稱,有的是公開場合當面呼喚,一些教授、導師似乎也習以為常,有的默然許之,甚者樂在其中,這實在不是一個正常現象。眾所周知,......
使用高污染燃料和使用清潔能源對比。華中科技大學供圖你愛做飯嗎?“愛做飯的人更健康。”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公衛學院鄔堂春院士與北京大學李立明教授團隊研究發現:使用清潔燃料的烹飪活動有益健康。科學證據表明,......
基于基因組數據和化石證據的雀鱔目魚類系統發育與生物地理學過程。受訪者供圖雀鱔目魚類是起源年代久遠,并存活至今的一個類群,其化石記錄可以追溯到1億5千萬年前的地層中,因此,雀鱔目魚類的物種分化可以很好地......
武漢市黃陂區兩會開幕。李思輝攝《中國科學報》記者27日從武漢市黃陂區兩會上獲悉,2022年黃陂區凈增高新技術企業近百家,總數超過33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247家,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同比上年翻番。武......
無人駕駛卡車在駕駛員不作任何操作情況下完成巷道作業。受訪對象供圖“人在屋里坐,礦自采出來。”12月16日上午,湖北制造的首臺地下礦山無人駕駛卡車,在湖北宜昌市樟村坪鎮投入試運行,這標志著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