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隨著疫情的消退,哪怕是英雄也要面對窘境。當年因mRNA新冠疫苗崛起的BioNTech和Moderna,正站在收入斷崖的邊緣。
2022年,BioNTech憑借新冠疫苗收入173億歐元,2023年,BioNTech預計業績下降幅度將達到70%。Moderna也是同樣的命運,2022年新冠疫苗的銷售額約184億美元,2023年,Moderna預計這一數字將下降至50億美元。
更糟糕的是,在新冠疫苗之后,mRNA技術的下一個想象空間還未真正開墾出來。如今,mRNA技術針對RSV疫苗、流感疫苗的征服戰,并沒有重復mRNA技術在新冠領域的碾壓之勢。
英雄為時勢所造,亦當適時合勢。大勢負于身,Moderna與BioNTech這兩位mRNA技術帶頭人,急需帶領mRNA再打一場漂亮的勝仗。
01 流感疫苗的理想與現實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將mRNA技術推到了舞臺中央,超高的保護率、超快的研發速度,無不凸顯出這一新技術的無限潛力。
“用mRNA技術將所有的疫苗重新升級一遍”的呼聲隨之出現,市場對mRNA技術的預期也不斷高漲。
但是,理想和現實之間往往是有著很大距離。現實是,mRNA疫苗還無法對傳統疫苗實現降維打擊。關于這一點,mRNA疫苗在流感領域的經歷便是*的說明。
在流感疫苗的研發中,mRNA技術一直被寄予厚望。Moderna前首席醫學官 Tal Zaks就曾表示,“如果你想證明mRNA 技術有效,最簡單的起點就是流感疫苗”。
原因在于,流感病毒容易突變,所以傳統疫苗需要不斷迭代,一旦迭代不及時,疫苗效果就易大打折扣。而mRNA技術有著“更快、更強”潛在優點,和流感疫苗簡直就是絕配。
今年2月,Moderna公布了mRNA流感疫苗mRNA-1010三期臨床,對照組為流感滅活疫苗Fluarix Tetra。
期中結果顯示,相比Fluarix Tetra,mRNA-1010針對甲型H3N2具有潛在更廣和更高保護效果;針對甲型H1N1病毒,mRNA-1010潛在保護效果接近,但保護范圍更廣。然而,在對抗乙型流感病毒方面,mRNA-1010完敗,效果不如滅活疫苗。
更重要的一點,mRNA-1010發生不良反應的比例更高。結果顯示,mRNA-1010報告的不良反應率為70%,Fluarix Tetra為48%。
流感疫苗是需要年年接種的疫苗,mRNA-1010的高不良反應無疑會是其前進路上的一塊絆腳石。
不僅如此,在4月11日舉辦的”疫苗日”活動上,Moderna表示,評估mRNA -1010保護率的另一項三期臨床,在確定200例流感患者后,試驗監測人員無法確定mRNA -1010 在統計學上不劣于已批準的疫苗,所以這項臨床試驗還需要繼續推進。
雖然,這并不意味著mRNA流感疫苗失敗了,但尚未到達的臨床終點,結合此前喜憂參半的臨床數據,還是加重了投資者對mRNA流感疫苗未來的疑慮。這一消息公布后,Moderna的股價一度從160.15美元下跌 6.46%至149.80 元。截至4月11日收盤,Moderna市值蒸發19億美元。
新冠之外,mRNA疫苗能否復制自己的成功,還有待驗證。
02 mRNA技術的關鍵一戰
你可能會說,mRNA疫苗不是已經在RSV疫苗領域證明了自己嗎?
沒錯,Moderna的mRNA疫苗的確在RSV領域取得了臨床勝利。1月17日,Moderna宣布RSV mRNA疫苗mRNA-2345的三期臨床達到主要終點,對于2種或2種以上癥狀的保護率為83.7%。根據該數據,Moderna將于2023年上半年遞交上市申請。
但是,對于投資者而言來說,mRNA-2345的這場勝利有些分量不足。
鑒于mRNA疫苗在新冠疫苗中的強悍表現,投資者對于mRNA技術的期待是,要做就要做*的疫苗。
但就mRNA-2345的表現來說,和其他競爭對手相比,mRNA-2345并不算*的那一個。
雖然輝瑞、Moderna、葛蘭素史克疫苗的三款RSV疫苗未進行頭對頭試驗,但如果以預防2種或更多RSV相關下呼吸道癥狀(RVS-LRTD2)的有效率作為統一臨床終點,輝瑞、Moderna、葛蘭素史克疫苗保護率分別為66.7%、83.7%、94.1%。
要知道,除了mRNA-2345,另外兩款疫苗均為傳統的重組蛋白疫苗。換句話說,mRNA技術并沒能給Moderna的RSV疫苗帶來效果加成。
鑒于mRNA-2345的表現,華爾街一些分析師甚至懷疑,這款RSV疫苗是否會如Moderna所承諾的那樣,為公司帶來80-150億美元收入。
所以,mRNA技術的領頭人必須要在更多更大的市場證明自己,也就是拿下腫瘤疫苗這一仗的勝利。
在過去的近30年的時間里,腫瘤疫苗一直是腫瘤領域的圣杯,拿下這一圣杯除了能收獲源源不斷的財富,更能拯救千萬人于水火。正如Moderna的首席執行官保羅伯頓博士所說的那樣,“癌癥疫苗將能夠挽救數十萬人甚至數百萬人的生命。”
如今mRNA疫苗已率先接近這一圣杯。一項二期臨床試驗表明,Moderna的mRNA疫苗與 K藥(Keytruda )聯合使用可將黑色素瘤的復發率降低44%。
鑒于這一臨床數據,在今年2 月,FDA授予 Moderna個性化癌癥疫苗聯合K藥療法突破性療法認定,用于治療致命的黑色素瘤皮膚癌患者。
在“疫苗日”活動上,Moderna發言人也表示,2030年將推出癌癥疫苗。BioNTech此前也表示,mRNA疫苗在癌癥領域已經取得突破,預計會在2030年之前上市使用。
mRNA技術能延展到什么地步,mRNA疫苗能不能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這都需要兩家mRNA領頭者在2030年給出答案。
03 mRNA技術火熱背后
不只海外藥企對mRNA疫苗飽含期待,在國內,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超過10家疫苗企業入局mRNA疫苗研發,包括石藥集團、艾博生物、艾美疫苗、斯微生物、藍鵲生物、康希諾、深信生物、嘉誠西海、近鄰生物、威斯津生物等。其中,石藥集團的mRNA新冠疫苗已經率先上市。
藥企之所以大力投入mRNA技術研發,核心在于,mRNA技術的未來不僅限于新冠、流感、RSV等已知領域。
在“疫苗日”上,Moderna發言人表示,mRNA疫苗還可以應用于各種疾病領域,包括傳染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罕見病領域等待。
不過凡事都要客觀來看。mRNA技術在其他領域的宏偉布局,還僅僅處于理想階段,距離成功落地,都還有很長的距離要走,不確定性也要遠高于現有布局。
*的不確定性在于,目前看,mRNA技術不是*的。
正如上文所述,在流感、RSV領域,mRNA疫苗的表現只能說是中規中矩,并沒有帶來革命性的改變,拓展到其他領域,也可能會出現相同的結局。
不可否認,mRNA技術的確存在諸多強悍之處,但也要意識到它并不是*的。所以,在面對mRNA熱潮時,還需要更多的冷靜思考,去找到mRNA技術真正能夠發揮*作用的領域。
與此同時,mRNA技術還有許多不成熟之處。
縱觀技術發展史,mRNA技術依然僅處于發展早期階段,如果不是新冠疫情的突然來襲,或許mRNA技術想要成功產業化落地,依然需要很長的時間。
這種情況下,我們將mRNA技術,看成是一個被疫情所催熟的賽道也不為過。這樣的mRNA技術,仍然有許多可以發育的地方。比如,mRNA疫苗存在不穩定性高,需要冷鏈儲存和運輸等困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連mRNA疫苗的發展。
盡管如此,mRNA技術的前景無可置疑。只不過,對于從新冠疫苗這一高點出發的mRNA技術而言,未來的路只會更崎嶇。
當然,創新藥研發最樸素的邏輯,不正是要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嗎?
現階段,CAR-T細胞療法在實體瘤中的治療效果仍然不理想。背后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抗原異質性、免疫抑制性腫瘤微環境、CAR-T浸潤難度大、腫瘤靶抗原丟失......其中抗原異質性和腫瘤靶抗原丟失是CA......
“在利用人類細胞資源合成病毒蛋白方面,新冠病毒沒有朝著效率最高、機制最優的方向演化,而是呈現‘去優化’的演化趨勢。”6月25日,北京大學教授陸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這一結論來自其與中國醫學科......
阿爾茲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這種多發于老年期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在老齡化趨勢日盛的全球地區十分常見,全世界每3秒就會增加一名確診患者,讓它幾乎“家喻戶曉”。起病隱匿、不可......
代表委員履職記“在藥物或疫苗研發過程中,需要通過動物模型代替臨床病人,來篩選和評價藥物、疫苗。而如果沒有合適的動物模型,就無法進行研究,對防止疾病感染將是很大障礙。這次對新冠病毒的研究,得......
由俄羅斯薩拉托夫車爾尼雪夫斯基國立大學、斯莫羅金采夫流感研究所等組成的科研團隊,研發出通過毛囊接種疫苗的方法。該方法能確保把藥物輸送到免疫活性細胞,而不會損害皮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的《材料化學......
5月22日上午,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鐘南山表示,能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有2個已經初步被批準,很快能面世。鐘南山說,根據多方面材料判斷,4月......
今日,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鐘南山表示,能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有2個已經初步被批準,很快能面世。鐘南山說,根據多方面材料判斷,4月底、5月初有一個新冠病毒感染......
由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疫苗研究中心(VRC)的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實驗性通用流感疫苗的臨床試驗已經開始在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的杜克大學招募志愿者。這項1期試驗將測試被稱為H1ssF-3......
5月14日消息,據河北日報等主流媒體,我國首個mRNA新冠疫苗SYS6006在石家莊市桃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接種門診接種全國首針。石藥集團表示,公司新冠mRNA疫苗已在全國正式上市,石家莊本地接種開......
據《自然》發表的一項研究報道,一種定制化的mRNA疫苗引起了可觀的免疫響應,當與其他治療方法一起使用時,有潛力延緩胰腺導管腺癌(PDAC,一種胰腺癌)患者的復發。PDAC是美國第三大癌癥死因,生存率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