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神舟十四號飛行任務是我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第一次載人飛行任務。2022年6月5日,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正式進駐中國空間站。在軌工作6個月期間,空間站經歷了9種組合體構型,實施了5次交會對接、3次分離撤離、2次轉位、3次出艙。構型多、狀態新、任務密,神舟十四號3名航天員也因此被稱為“最忙乘組”。半年時間里,他們也創造了中國載人航天史上多個“首次”。
太空生活伊始,3名航天員有序開展了載人環境建立、空間站平臺維護與照料、空間科學實驗等工作,為后續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艙段轉移等工作做好了充分準備。
2022年7月24日14時22分,搭載問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2022年7月25日10時03分,神舟十四號航天員成功開啟問天實驗艙艙門,順利進入問天實驗艙。這是中國航天員首次在軌進入科學實驗艙。
9月1日18時26分,航天員陳冬成功開啟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艙門,至19時09分,航天員陳冬、航天員劉洋成功出艙,這是我國航天員首次從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實施艙外活動。時隔半個月,9月17日,航天員蔡旭哲、航天員陳冬進行了第二次出艙,這次出艙約5個小時,完成了艙外助力手柄安裝、艙外救援驗證等任務。9月30日12時44分,問天實驗艙完成轉位。空間站組合體由兩艙“一”字構型轉變為兩艙“L”構型,等待夢天實驗艙的到來。
2022年10月12日16時01分,“天宮課堂”第三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這是中國航天員首次在問天實驗艙內進行授課。2022年10月31日15時37分,搭載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點火發射,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三天后,空間站夢天實驗艙順利完成轉位,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進入夢天實驗艙。標志著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
2022年11月12日10時03分,天舟五號貨運飛船,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后向端口,首次實現了兩小時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創造了世界紀錄,這也是中國航天員首次在空間站迎接貨運飛船來訪。11月17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完成了第三次出艙任務,完成了天和核心艙與問天實驗艙艙間連接裝置、天和核心艙與夢天實驗艙艙間連接裝置安裝,搭建起一座三艙間艙外行走的“天橋”,航天員蔡旭哲通過“天橋”實現了首次跨艙段艙外行走。
6月21日上午,載人空間站第四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材料類)交接儀式在位于上海市嘉定區的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舉行。本批空間材料實驗樣品是空間站高溫材料實驗柜首次下行材料樣品和無容器實驗柜下行的第四......
記者20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獲悉,近日,在天地協同配合下,天宮空間站電推進系統大氣瓶完成在軌安裝任務,該院801所首次采用“換氣”而非“補氣”的方式完成電推進系統推進劑——氙氣的補充。電推進系統的......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前期撤離空間站組合體、已獨立在軌飛行33天的天舟五號貨運飛船,于北京時間2023年6月6日3時10分,完成與空間站組合體再次交會對接。目前,空間站組合體狀態良好,后續將按......
國際空間站目前有11名船員和4艘對接的飛船,歡迎來自公理號任務-2(Ax-2)的私人航天任務四人組,同時期待著第五艘載貨飛船的到來。私人船員和現有船員正忙于調整活動和正在進行的空間科學,他們正在等待俄......
天河行舟,筑夢天宮。過去6年里,天舟“家族”先后有六艘貨運飛船成功發射。在順利完成向太空輸送快遞任務的同時,不斷通過技術突破,滿足中國空間站更快更高的送貨要求。下面我們就一起回顧天舟“家族”近年來成功......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入軌后順利完成狀態設置,于北京時間2023年5月11日5時16分,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后向端口。交會對接完成后,天舟六號將轉入組合體飛行段。后續,神......
今年2月上旬,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使用空間站雙光子顯微鏡,開展在軌驗證實驗任務并取得成功。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首次在航天飛行過程中,使用雙光子顯微鏡獲取航天員皮膚表皮及真皮淺層的三維圖像。在南京腦觀象臺......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將于近日擇機執行第一次出艙活動。自北京時間2022年11月30日順利進駐空間站組合體以來,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已在軌工作生活70天,先后完成了與神舟十......
當地時間1月24日,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經理鮑里索夫表示,俄羅斯計劃于2027年建立自己的空間站,今年4月12日將展示空間站的最終外觀。......
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目前已經在軌工作滿一個月,這一個月里,他們完成了物資整理、科學實驗等各項工作。建造空間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重要里程碑,承載著中國航天人的飛天夢,更承載著奔赴星辰大海的航天強國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