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最多的國家,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約1.13億,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總數的1/4。但是,近2/3患者血糖控制未能達標。2型糖尿病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隨著時間的延續,單藥治療往往很難達到持續降糖的作用。
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的中國知名學術期刊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2017年第3期,發表了迄今為止中國2型糖尿病領域規模最大的一項IV期隨機對照臨床研究——中國糖尿病治療策略研究。
該項目研究首席科學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山大學糖尿病研究所所長翁建平教授4月12日在北京介紹說,該策略研究得到了中華醫學會和中山大學的支持,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牽頭,默沙東中國贊助,于2012年8月正式啟動,并創下多個“中國記錄”。全國范圍237個臨床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參與其中;涵蓋全國25個省、直轄市,不同地域、年齡、性別的5535名2型糖尿病患者入組;研究證實了以“二甲雙胍及西格列汀”為基礎的二聯和三聯治療方案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翁建平教授強調:“策略研究由全國七位專家在區域牽頭,近二十位糖尿病領域專家及國際多位專家組成的顧問委員會負責指導與監督,以確保其公正性、客觀性和科學性。整個策略研究過程始終遵循《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推薦的治療路徑,通過序貫的研究設計探索適合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聯合治療方案。這項時間跨度長、規模大、覆蓋廣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結果,必將有助于積累中國糖尿病研究的本土數據,為進一步提高糖尿病臨床防治水平提供高質量的循證依據。”
中國糖尿病治療策略研究是一項完全根植中國,立足中國本土的研究,專為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量身設計,立足于臨床實際問題。翁建平教授介紹,“目前國內外權威指南均積極推薦‘單藥—二聯—三聯—聯合注射治療’的順序序貫治療,但是在臨床實踐中,醫生往往因為缺乏足夠的臨床研究證據及明確共識不愿嘗試三聯口服降糖治療,因此會造成所謂‘臨床惰性’。目前,全新的糖尿病口服藥物DPP-4抑制劑已經被作為2型糖尿病降糖的二線治療藥物的重要選擇,而且也已被2017版的國家醫保目錄收入。但是一旦以‘二甲雙胍及西格列汀’為基礎的二聯治療無法使患者血糖達標,進一步的三聯口服藥物治療的策略會是如何?中國糖尿病治療策略研究正是填補了這一臨床證據的空白。”
研究數據顯示,在二甲雙胍單藥治療效果不佳的受試者中,加用DPP—4抑制劑西格列汀治療16周,顯著降低糖化血紅蛋白,血糖達標率為 44.3%。而雙藥治療未達標患者,第20周及時添加第三種國內常用的治療藥物聯合治療后,也可進一步降低糖化血紅蛋白,在整個策略研究期間血糖總體達標率為62.3%,并且耐受性良好。 早期及時啟動二聯及三聯治療能夠有效改善血糖控制,為克服“臨床惰性”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該研究結果將為廣大醫務工作者進一步探索提升糖尿病血糖控制達標水平的臨床策略提供重要的本土數據,造福更多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常務副主編昌增益教授表示,以中國糖尿病治療策略研究這一歷時近4年,完全中國本土化的研究為代表的中國科學家的創新研究成果,正越來越多地發表在中國學術期刊上,展示了中國的科研成果,同時也對提高中國學術期刊的影響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糖尿病性傷口的病理微環境主要表現為增強的炎癥反應和持續的促炎巨噬細胞活性,顯著阻礙了傷口愈合過程。外源性電刺激(ES)通過調節傷口中的電場分布,在治療炎癥性傷口方面顯示出顯著潛力。然而,這種方法依賴于......
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尹凱教授團隊首次揭示了大腸桿菌Ⅲ型分泌系統(T3SS)在2型糖尿病(T2DM)相關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中的重要作用。近日,相關成果發表于《尖端科......
2025年2月5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國家內分泌代謝病臨床研究中心王衛慶教授團隊與瑞金醫院醫學芯片研究所及上海近觀科技的陳昌研究員團隊合作在《自然代謝》(NatureMetabolism)......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教授李小英、李曉牧團隊聯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教授張惠杰團隊,開展了一項多中心、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發現達格列凈聯合生活方式干預在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達......
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趙黎明團隊,在殼寡糖調控糖尿病人群胰島細胞移植后胰島炎癥研究領域取得突破,為胰島細胞移植患者術后管理和日常保健提供了新的干預策略。12月18日,相關研究發表于《腸道微生物》......
隨著公眾對飲食健康的重視,“零糖”概念備受關注。近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孕期及幼兒期減少糖分攝入可顯著降低成年后患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該研究通過分析20世紀50年代人群的健康數據發......
最新一期《柳葉刀》雜志刊發的一篇論文稱,2022年,全球罹患Ⅰ型或Ⅱ型糖尿病的成年人總數已超8億,是1990年的4倍多。這項研究由非傳染性疾病風險因素協作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開展,是首次在全球范圍內......
根據一項對20世紀50年代英國糖配給的分析,兩歲前的含糖飲食與幾十年后患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較高有關。相關論文10月31日發表于《科學》。兒童在6月齡后攝入的糖量可能對以后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影響最大。而......
今日上午8點,隨著恒瑞醫藥(600276.SH)、海思科(002653.SZ)、信立泰(002294.SZ)等企業代表被點名開始進入會場,2024國談第二日正式開始。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昨日鏖戰8個小......
我國科學家團隊利用化學重編程誘導多能干細胞(以下簡稱“CiPS細胞”)制備胰島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在臨床試驗中,首例接受移植的患者恢復了內源自主性、生理性的血糖調控,移植75天后完全穩定地脫離胰島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