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6-02 09:56 原文鏈接: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發布

      “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昨天,《“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公開發布,明確了“十四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舉措。

      《規劃》明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達到10億噸標準煤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費的18%左右。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增量中的占比超過50%。

      在發電量方面,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將達到3.3萬億千瓦時左右,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占比超過50%,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實現翻倍。

      在消納方面,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量和非水電消納責任權重分別達到33%和18%,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在非電利用方面,太陽能熱利用、地熱能供暖、生物質供熱等非電利用規模達到6000萬噸標準煤以上。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 李創軍:“十四五”時期,新能源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更多發揮市場的力量,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通過市場來形成新能源發展的動力。

      新聞鏈接:一次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按基本形態分類,能源可分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現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等 。二次能源則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轉換而成的能源產品,如電力、煤氣、蒸汽及各種石油制品等。

      而一次能源又可再分為水能、風能之類的可再生能源,和煤炭、石油、天然氣之類的非再生能源。

      加快大基地建設 引領可再生能源發展

      據介紹,“十四五”時期,我國可再生能源將呈現大規模、高比例、市場化、高質量發展新特征,既大規模開發,也高水平消納,同時保障電力可靠穩定供應。《規劃》提出通過加快九大陸上可再生能源基地,五大海上風電集群等建設,來引領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 李創軍:三北地區主要搞基地化、規模化、集中式的開發,西南地區主要搞水、風、光一體化開發,在中、東、南部地區主要實行分散式、分布式開發利用,在沿海地區要加快海上風電的開發建設利用。

      《規劃》明確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加快建設黃河上游、河西走廊、黃河幾字彎、冀北、松遼、新疆、黃河下游等陸上新能源基地,藏東南、川滇黔桂兩大水風光綜合基地,以及山東半島、長三角、閩南、粵東、北部灣五大海上風電基地集群。

      同時,重點推進技術創新示范、開發建設示范、高比例應用示范等三大類18項示范工程,加快培育可再生能源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加速推進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

      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 推動農村能源低碳轉型

      農村能源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大力推動農村可再生能源發展,加快構建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鄉村清潔能源利用體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規劃》明確,利用鄉村建筑屋頂、院落空地、田間地頭、設施農業、集體閑置土地、通過村集體土地作價入股、農民參股等方式,推進鄉村分散式風電和分布式光伏發展。在提升鄉村綠色電力自給率的同時,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

      同時,我國還將構建縣域內城鄉融合的多能互補清潔供暖體系,積極推進生物質能清潔供暖,因地制宜推動地熱能、太陽能、電能供暖,提升農村清潔供暖水平。以縣域為單位積極開展生物天然氣示范,提高有機廢棄物、畜禽糞便的資源化利用率,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 李創軍:要加快農村鄉村能源站的建設,整個推進農村地區低碳化、零碳化。

    相關文章

    中國—南非首期氣候變化培訓班正式開班了!

    7月24日,中國—南非首期氣候變化線上培訓班開班式成功舉行。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南非森林、漁業與環境部副部長瑪吉·索蒂尤,中國駐南非大使陳曉東等在開班式上視頻致辭。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中國......

    我國首個綠色再生塑料產銷監管鏈標準發布

    從2023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論壇(GRPG)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首個綠色再生塑料產銷監管鏈標準正式發布,這意味著我國綠色再生塑料規范體系進一步健全,再生塑料實現可追溯,將開啟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的新篇......

    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勢頭強勁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可再生能源市場更新》報告認為,由于政策支持、化石燃料價格上漲、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項目的積極推進,預計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新增1/3,明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繼續增長。根據......

    綠色氫初創公司轉化生物質廢料,打破氫氣就近使用困境

    近日,綠色氫初創公司HydGeneRenewables(以下簡稱“HydGene”)宣布已籌集了600萬美元,計劃用于建立試點工廠、擴大團隊、推進研究。這輪融資由清潔能源金融公司的清潔能源創新基金和英......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發布

    “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昨天,《“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公開發布,明確了“十四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舉措。《規劃》明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達......

    新突破!我國科研團隊高效制備生物燃油

    近日,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張濤院士、羅文豪副研究員團隊和荷蘭烏特勒支大學BertM.Weckhuysen教授合作,設計并構筑具有金屬-酸“限域毗鄰”結構的分子篩雙功能催化劑,實現了無溶......

    加州大學分校的科學家創造了一種可再生的抗癌T細胞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首次證明了一種使多能干細胞(可產生體內所有細胞類型,并可在實驗室無限期增殖)分化成為能夠殺死腫瘤細胞的成熟T細胞的技術。這項技術使用了被稱為人工胸腺類器......

    IRENA: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持續強勁增長

    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同比增加167GW,達2179GW。近七年年均增長率約8.3%。水力發電:2017年全球新增水電裝機量是過去十年中最......

    豬器官制成的“生物紙”未來可再生人類心臟

    北京時間8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生物紙”薄而柔韌,可以折疊成鳥等動物形狀,并能用于再生受損器官。從當地屠宰場獲取廢棄的豬和牛器官,科學家制造了這種具有生物活性的紙張,它能再生人類卵巢、子宮、......

    藻類有望成為清潔可再生食物來源

    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校園新聞網報道,今年五月,該校圣地亞哥分校生物科學部的研究人員與藍寶石能源公司的科學家們聯手,共同完成了美國環境保護署對轉基因藻類的首次戶外實驗。在美國能源部資助的一系列實驗中,研......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