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5日,“《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18)》發布暨新時代國家高新區創新發展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召開。
《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是科技部自2013年以來建立國家創新調查制度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每年由科技部火炬中心、戰略咨詢院中國高新區研究中心聯合發布。
此次發布的《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18)》顯示,經過30年建設,國家高新區已圓滿完成初始設定的“示范、引領、帶動、輻射”的目標使命,成為踐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力軍和主陣地。2017年,國家高新區生產總值(GDP)總量達到95171.4億元,占當年我國GDP比重的11.5%,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總指數升勢強勁,尤其是創新創業環境指數加速上揚,創業投資進一步活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再上新臺階,體現了高新區引領創新經濟生態發展的新時代特點。今年是國家高新區設立30周年,此次報告還增加了對國家高新區建設30年的總結評價內容。
報告同時揭示了國家高新區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地區差異明顯,呈現“東強西弱”的特點;在吸引創業投資和風險投資方面與硅谷地區相比仍然差距較大,反映出國家高新區整體創新創業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報告認為,新時代高新區肩負著引領發展和支撐發展的新使命,未來高質量發展應著眼于新技術經濟的范式轉變,在以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為背景的創新經濟生態營造上加大建設力度,向“創新經濟體”的發展目標努力。
研討會上,與會高新區代表圍繞新形勢下國家高新區如何更好地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行了討論。杭州、重慶、西安、合肥、深圳等高新區代表分別介紹了在培育和提升高新區創新能力方面的經驗和思考。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李有平表示,30年來,國家高新區在創新發展上實現了“四個轉變”,即不斷培育新型研發機構,由研發與產業脫節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新研發”轉變;不斷培育新主體,產業結構由傳統的工業經濟向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轉變;不斷塑造新優勢,由招商引資為主的外延式發展向以培育創新創業生態為主的內涵式發展轉變;不斷開拓新空間,由主要依靠自我發展向整合利用全球創新資源轉變。面向未來,國家高新區要繼續發揮引領和示范作用,強化國家使命,著力完善技術創新、產業協同、現代市場、區域發展、綠色發展和全面開放六個體系,從大到強,加速實現領跑,率先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主動作為、作出表率,為如期建成創新型國家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戰略支撐。
9月23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中國高新區研究中心編寫的《國家高新區上市公司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及《國家高新區上市公司創新能力百強企業榜單(2024)》《國家高新區上......
關于2024年陜西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區域創新能力提升項目答辯評審事項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評審工作安排,2024年陜西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區域創新能力提升項目答辯評審工作將正式啟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
2024年度科研機構創新能力建設專項資金第一批擬立項項目公示經省科技廳2024年第15次廳長辦公會審議通過,現對2024年度科研機構創新能力建設專項資金第一批擬立項項目予以公示,公示期從6月17日—6......
紡織產業是伴隨人類文明進步的永續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民生與美化生活的基礎產業、國際合作與融合發展的優勢產業。2021年,我國紡織纖維加工總量超過6000萬噸,占世界纖維加工總量的......
回想起自己初入課題組的時候,國內某地方高校助理研究員劉山印象最深刻的是團隊帶頭人的一句話:“你們來得好,隊伍能多點兒活力。”最初,劉山對此不太理解:“課題組的平均年齡并不大,更沒有‘老態龍鐘’之感,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本報記者陳彬回想起自己初入課題組的時候,國內某地方高校助理研究員劉山印象最深刻的是團隊帶頭人的一句話:“你們來得好,隊伍能多點兒活力。”最初,劉山對此不太理解:“課題組......
9月29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排名繼續攀升,從2021年的12位升至全球第11位,在36個中高收入經濟體中位列第一。“中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較上年提升1位,與......
9月29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排名繼續攀升,從2021年的全球第12位升至第11位,在36個中高收入經濟體中位列第一。“中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較上年提升1位,與2......
近日,山東省科技廳公布2022年山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第一批)立項名單,青島市38家企業榜上有名。青島市科技局組織各區市科技主管部門通過走訪調研,摸排符合要求的企業,積極申報科技型中小......
8月15日,科技部與財政部聯合發布《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3年)》(下稱《方案》),推出一系列惠企創新政策,引導支持各類企業將科技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鼓勵創新型城市、國家自創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