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10月27日,自然資源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多部門地區代表處在2023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聯合發布《數字“化學地球”促進全球綠色發展倡議》(以下簡稱《倡議》)。
近年來,全球生態環境惡化、自然資源短缺和糧食安全威脅等多重危機和風險交織,全球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挑戰。《倡議》旨在推動跨國界和跨學科的數字“化學地球”合作,為全人類提供系統的、持續的全球地球化學科學數據;將地球化學與數字技術相結合,促進開放科學、技術創新和應用實踐,為實現全球范圍內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倡議》包括四方面內容:一是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放科學戰略”。歡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員國、高校、科研機構、科學家等加入“化學地球”大科學計劃,共同參與數字“化學地球”大數據平臺建設,開展地球化學大數據的采集、共享和應用。二是推動化學元素全球分布與變化研究。推動共建全球地球化學基準網,持續記錄全球化學元素基準與變化等科學數據,繪制地球化學元素圖譜,為環境評價、生態保護、政策制定等提供數據支撐。三是開展全球土壤碳庫與碳循環科學研究。開展全球典型碳儲區碳基準和碳源碳匯對比研究,建立碳排與碳儲的循環關系,助力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四是促進全球土地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幫助農民、農業生產者和農業管理機構更好地了解土壤質量、養分含量和土壤健康狀況,因地制宜做好土地保護,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服務全球糧食安全和減貧目標實現。
下一步,自然資源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多部門地區代表處將鼓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員國加入“化學地球”大科學計劃,凝聚全球發展共識,推動《倡議》走深走實,有效服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為進一步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10月27日,自然資源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多部門地區代表處在2023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聯合發布《數字“化學地球”促進全球綠色發展倡議》(以......
為進一步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10月27日,自然資源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多部門地區代表處在2023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聯合發布《數字“化學地球”促進全球綠色發展倡議》(以......
為進一步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10月27日,自然資源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多部門地區代表處在2023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聯合發布《數字“化學地球”促進全球綠色發展倡議》(以......
正值秋糧收獲季,不少糧食大省因地制宜、科學實施,搶抓時機收割,確保完成保秋糧奪豐收重要任務。千方百計促進糧食生產,確保糧食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中國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綠色航空制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提出,發展綠色航空制造業是應對氣候變化、實現航空產業可持續......
中國可持續棉花即將迎來一場盛大的豐收。10月8日的新疆天山南麓,聯排成片的高標準棉田在無人機噴灑過脫葉劑后,朵朵潔白的棉花俏立枝頭,等待大型采棉機采擷歸倉。在新疆機械化植棉日益為大家所熟知的今天,可持......
近日,為期兩天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峰會在位于美國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召開,會議通過了一份長達12頁的宣言,旨在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宣言承諾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明確支持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提出的每年......
9月20日從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獲悉,我國在全球發展倡議合作成果展示高級別會議上發布的《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23)》顯示,參照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截至2022年,我國過半環......
9月19日,《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在聯合國2023可持續發展目標峰會期間由中方發布。這是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和中國科學院“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專項......
聯合國指派評估可持續發展目標(SDG)進展的一個獨立科學家小組在《自然》發表觀點文章稱,世界尚未走上能在共識的2030年實現SDG任何目標的正軌。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克萊頓校區的ShirinMale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