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于近日發布了《火電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以加強火電廠大氣、水、噪聲、固體廢物等各類污染物的系統性污染防治,推動火電廠各環節環保工作相互協調的環境管理模式,促進火電行業健康發展。日前,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有關負責人就這一技術政策的有關問題及如何理解、貫徹這一技術政策,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
記者:《火電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有哪些亮點?
答:《火電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積極推進火電廠污染物防治裝備和污染防治技術的進步,體現了注重全要素、系統性的污染防治,為火電行業污染防治規劃制定、污染物達標排放技術選擇、環境影響評價和排污許可制度貫徹實施等環境管理及企業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
一是全面系統地支撐環境管理。目前,我國現有的火電廠污染物防治的技術政策,主要是針對單一要素的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如《火電廠氮氧化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10〕10號)、《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02〕26號)等,且現有技術政策頒布時間較長,指導火電廠污染防治工作的針對性不足。本《技術政策》的內容全面覆蓋火電廠所有污染要素,對火電廠廢氣、廢水、噪聲、固體廢物的污染防治分別給出了治理原則和措施。特別是針對火電廠的大氣污染防治,提出“燃煤電廠大氣污染防治應以實施達標排放為基本要求,以全面實施超低排放為目標”,分別提出火電廠大氣污染物達標排放和超低排放技術路線的選擇原則。本《技術政策》的提出為環境管理部門在排放標準的制修訂、污染物減排目標和規劃的實施、環境管理執法監督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
二是系統指導火電企業污染防治工作,推動火電行業健康快速發展。本《技術政策》中污染防治技術的選取均按原理進行分類,規避了政府文件為企業背書的現象,為行業發展創造了健康、公平、可持續發展的競爭環境。例如,本《技術政策》在火電廠超低排放脫硫技術選擇中,提出“石灰石-石膏法應在傳統空塔噴淋技術的基礎上,根據煤種硫含量等參數,選擇能夠改善氣液分布和提高傳質效率的復合塔技術或可形成物理分區和自然分區的pH分區技術。”
同時,本《技術政策》統籌協調各污染治理設施之間的相互影響,要求“火電廠脫硝、除塵及脫硫等設施在運行過程中,應統籌考慮各設施之間的協同作用,全流程優化裝備”“火電廠煙氣中汞等重金屬的去除應以脫硝、除塵及脫硫等設備的協同脫除作用為首選,若仍未滿足排放要求,可采用單項脫汞技術”等,為火電廠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一個系統性的政策指導,實現了各環節環保工作相互協調的環境管理模式。
記者:《技術政策》的適用范圍?
答:本《技術政策》的適用范圍與《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3223-2011)中對火電廠的規定一致,提出“本技術政策適用于以煤、煤矸石、泥煤、石油焦及油頁巖等為燃料的火電廠,以油、氣等為燃料的火電廠可參照執行。不適用于以生活垃圾、危險廢物為主要燃料的火電廠”。
記者:《技術政策》要求火電廠污染防治應遵循哪些原則?
答:本《技術政策》中提出“火電廠污染防治技術的選擇應因煤制宜、因爐制宜、因地制宜,并統籌兼顧技術先進、經濟合理、便于維護的原則”。
原則一:因煤制宜
火電廠污染防治技術的選擇不僅要考慮設計煤種、校核煤種,更要考慮隨著市場變化,電廠可能燃燒的煤種與煤質波動,要確保在燃用不利煤質條件下,污染物能夠實現達標排放。例如,本《技術政策》對火電廠達標排放除塵技術的選擇原則中,提出“火電廠除塵技術包括電除塵、電袋復合除塵和袋式除塵。若飛灰工況比電阻超出1×104~1×1011歐姆·厘米范圍,建議優先選擇電袋復合或袋式技術;否則,應通過技術經濟分析,選擇適宜的除塵技術”。
原則二:因爐制宜
本原則主要是考慮不同爐型對飛灰成份與性質的影響。例如,本《技術政策》對火電廠達標排放煙氣脫硝技術的選擇原則中,提出“煤粉鍋爐煙氣脫硝宜選用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SCR),循環流化床鍋爐煙氣脫硝宜選用非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SNCR)”;對火電廠超低排放脫硝技術的選擇原則中,提出“超低排放脫硝技術煤粉鍋爐宜選用高效低氮燃燒與SCR配合使用的技術路線,若不能滿足排放要求,可采用增加催化劑層數、增加噴氨量等措施,但要有效控制氨逃逸;循環流化床鍋爐宜優先選用SNCR,必要時可采用SNCR-SCR聯合技術”。
原則三:因地制宜。
本原則主要考慮機組的場地和環境條件對污染防治技術選擇的影響。例如,本《技術政策》對火電廠達標排放煙氣脫硫技術的選擇原則中,提出“石灰石-石膏法煙氣脫硫技術宜在有穩定石灰石來源的燃煤發電機組建設煙氣脫硫設施時選用”“氨法煙氣脫硫技術宜在環境不敏感、有穩定氨來源地區的30萬千瓦及以下燃煤發電機組建設煙氣脫硫設施時選用,但應采取措施防止氨大量逃逸”“海水法煙氣脫硫技術在滿足當地環境功能區劃的前提下,宜在我國東、南部沿海海水擴散條件良好地區,燃用低硫煤種機組建設煙氣脫硫設施時選用”。
原則四:統籌兼顧技術先進、經濟合理、便于維護
火電廠污染防治是一項系統工程,各項設施之間相互影響,在設計、施工、運行過程中,要統籌考慮各設施之間的協同作用,全流程優化,實現控制效果好、運行能耗低、成本經濟的最佳狀態。
此外,本《技術政策》不僅要滿足當前火電廠的排放要求,還需考慮排放要求的發展以及技術、市場的發展變化。如目前我國燃煤電廠排放要求中,對煙氣中汞及其化合物的排放要求還比較寬松,對煙氣中的三氧化硫排放沒有要求,技術路線選擇時應考慮下一步排放限值的發展。在本《技術政策》中提出“火電廠煙氣中汞等重金屬的去除,應以脫硝、除塵及脫硫等設備的協同脫除作用為首選,若仍未滿足排放要求,可采用單項脫汞技術”“火電廠應加強脫硝設施運行管理,并注重低低溫電除塵器、電袋復合除塵器及濕法脫硫等措施對三氧化硫的協同脫除作用”。
記者:目前,火電廠在大氣、水、固體廢物、噪聲和二次污染方面有哪些問題?應采取哪些主要清潔生產工藝和防治技術?
答:火電廠的主要環境問題以廢氣為主,廢水、固廢、噪聲和二次污染方面的問題相對較少。廢氣方面:火電廠運行過程中存在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汞等重金屬的排放問題。廢水方面:廢水主要來源于煤泥廢水、空預器及省煤器沖洗廢水、含油廢水、化學清洗廢水、煙氣脫硫廢水和生活污水等。固體廢物方面:主要包括粉煤灰、脫硫石膏、廢舊布袋和廢煙氣脫硝催化劑等。噪聲方面:主要針對廠界噪聲。二次污染方面:主要關注脫硝及氨法脫硫過程中的氨逃逸問題等。
《技術政策》依據“因煤制宜、因爐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則,分別提出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達標排放和超低排放的技術路線選擇原則。針對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技術路線選擇,提出在現有技術可以滿足超低排放的基礎上,新改擴建電廠要依據已有技術進行建設,根據電廠實際情況選用相應的污染物控制技術,以達到經濟性、環保性相協調的目的。
火電廠水污染防治應遵循分類處理、一水多用的原則。鼓勵火電廠實現廢水的循環使用,不外排。采樣混凝、中和、沉淀、過濾、隔油、氣浮等工藝,對廢水進行分類處理、逐級利用,無法回收利用的廢水處理達標后循環使用,不外排。
火電廠固體廢物主要包括粉煤灰、脫硫石膏、廢舊布袋和廢煙氣脫硝催化劑等,應遵循優先綜合利用的原則。粉煤灰、脫硫石膏都可以作為資源進行綜合利用。粉煤灰、脫硫石膏、廢舊布袋作為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其貯存設施應參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9)的有關要求進行建設和管理。失活煙氣脫硝催化劑(釩鈦系)在貯存、轉移及處置等過程中按危險廢物進行管理。
火電廠噪聲污染防治應遵循“合理布局、源頭控制”的原則。通過合理的生產布局減少對廠界外噪聲敏感目標的影響。鼓勵采用低噪聲設備,對于噪聲較大的各類風機、磨煤機、冷卻塔等應采取隔振、減振、隔聲、消聲等措施。
火電廠在治理污染物的同時,可能會產生二次污染。本《技術政策》要求:“SCR、SNCR-SCR、SNCR脫硝技術及氨法脫硫技術的氨逃逸濃度應滿足相關標準;火電廠應加強脫硝設施運行管理,并注重低低溫電除塵器、電袋復合除塵器及濕法脫硫等措施對三氧化硫的協同脫除作用;火電廠灰場及脫硫劑石灰石或石灰在裝卸、存儲及輸送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揚塵污染;脫硫石膏無綜合利用條件時,應經脫水貯存,附著水含量(濕基)不應超過10%。若在灰場露天堆放時,應采取措施防治揚塵污染,并按相關要求進行防滲處理;粉煤灰運輸須使用專用封閉罐車,并嚴格遵守有關部門規定和要求,避免二次污染”。
日前,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員會第十七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太湖安全度夏應急防控工作會議在宜興市召開,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太湖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部署安排今年治太重點任務,推動太......
記者7日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啟動。7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對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慶、云南7個省(市)開展為期約1個月的督察進駐......
新年伊始,隨著全國各地兩會密集召開,各地的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也相繼出爐。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月18日,共有27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各地依據當地經濟發展潛力等因素,錨定了2......
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印發《河南省省級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管理辦法》,《辦法》包含7章23條,主要為總則(4條)、職責分工(2條)、資金使用和分配(4條)、資金下達(4條)、績效管理(4條)、監督檢......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通報了2022年度自治區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情況。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措施、自治區2022年度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指標評分細則......
近日,生態環境部征集并篩選了一批先進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技術,編制形成2023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領域)》(公示稿),并進行公示。《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中包括1......
據公開獲悉,日前遼寧省沈陽市和江蘇省宿遷市兩地生態環境部門對應通報了八家涉氣企業違法違規典型案例,《通報》逐一分析了案情簡介、查處情況、案例啟示。01遼寧沈陽案例一:晟興(沈陽)包裝有限公司未按照規定......
日前,廣東省深圳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第一總指揮孟凡利、總指揮覃偉中簽發了2023年1號令——《關于全市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命令》(以下簡稱1號令)。這是自2019年以來,深圳市污染防治攻堅戰......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近日,生態環境部召開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農藥制造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技術指南》)。《技術指南》系統梳理農藥制造企業產排污特點、污染預防技術和污染治理技術,將為農藥行業污染物排放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