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時,家長常常會說,“下次記住疼!”這或許有點道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首次表明,能夠影響機體痛覺的神經受體TRPV1在大腦的學習和記憶中也起到特定作用。這一研究成果有望為治療記憶損失和癲癇癥提供新的藥物標靶。相關論文發表在3月13日的《神經元》(Neuron)雜志上。
TRPV1全稱為瞬時受體電位香草酸亞型(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subtype),它們普遍分布于包括皮膚、脊髓和大腦在內的神經系統中。該類受體能夠感知熱量、引發炎癥并傳導疼痛。此外,它們還能夠對辣椒素做出響應。
在最新的研究中,美國布朗大學醫學教授Julie Kauer和她的小組發現,TRPV1受體的活化能夠引起長時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簡稱LTD),從而導致神經元突觸聯接的永久改變。而這些大腦改變,以及相應的神經重組和長期增益(long-term potentiation)過程往往被認為是細胞層面上記憶形成的基礎。
利用辣椒素處理小鼠海馬區(與學習和記憶相關的大腦區域)腦組織后,研究人員發現,TRPV1通道被激活,且該通道的單獨作用就可引起長時程抑制。同時,一種名為利莫那班(Rimonabant)的藥物可以通過關閉TRPV1通道來完全阻斷這種壓抑狀態。隨后,研究人員又對去除TRPV1受體的小鼠大腦組織進行了類似的研究,結果沒有發現長時程抑制現象。
Kauer表示,“新揭示的TRPV1受體功能是出乎我們意料的。此前,從沒有人將這一疼痛受體與記憶的深層機制聯系起來。因此可以說,我們發現了大腦神經可塑性的一個全新角色。”
新的研究成果有望為阻止記憶損失以及治療神經系統紊亂提供有效的藥物標靶。此外,Kauer表示,新結論還具有警示意義。用于治療肥胖的利莫那班會阻礙TRPV1受體,此外,還有許多止痛劑和消炎藥也是通過影響TRPV1起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與中央神經系統的TRPV1受體綁定的藥物起到的作用很可能不僅僅是止痛而已。“新的發現表明,這些藥物可能會有一些精神病方面的副作用。”Kauer說。(科學網 任霄鵬/編譯)
(《神經元》(Neuron),Vol 57, 746-759, 13 March 2008,Helen E. Gibson, Julie A. Kauer)
更多閱讀(英文)
《神經元》論文摘要
Julie Kauer個人主頁
一項6月12日發表于《自然》的研究表明,當大鼠睡眠不足時,一種與長時記憶有關的關鍵大腦信號——尖波漣漪會減弱,而且即使之后一晚睡眠正常,也不足以修復這種大腦信號。該研究可能有助于解釋為什么睡眠不足會破......
公司創始人與電腦上的多電極陣列。圖片來源:FinalSpark公司官網據MSN網站31日消息稱,瑞士生物計算初創公司FinalSpark推出一個在線平臺,用戶可遠程訪問16個人腦類器官。該公司官網稱,......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李佳課題組和浙江大學李新課題組合作,以Deconvolutingnitricoxide–proteininteractionswithspatiallyresolvedm......
研究人員以驚人的細節繪制了人類大腦的一小部分,由此產生的細胞圖譜近日發表于《科學》,并可在網上獲取。圖譜揭示了被稱為神經元的腦細胞、圍繞自身形成結的細胞,以及幾乎互為鏡像的成對神經元之間的新連接模式。......
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創新性人類神經元模型,詳細模擬了tau蛋白聚集體在大腦內的傳播,這一過程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病和額顳葉癡呆癥患者認知能力下降。新模型有助科學家找到可能阻斷tau蛋白傳......
Vgatl/vlPAG細胞編碼食物和飲食方式。圖片來源:《自然通訊》那些在吃完一頓飽飯后不久就在冰箱里翻找零食的人,可能不是胃口好,而是因為尋找食物的神經元過度活躍的緣故。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
神經變性疾病早期階段的特征是離散腦細胞群中蛋白質的積累以及這些腦細胞的退化,對于大多數疾病而言,這種選擇性的易感性模式是無法解釋的,但其對于病理性機制或許能提供重要的見解。阿爾茲海默病是世界上主要的癡......
當你甜蜜入夢時,大腦并沒有閑著,正在進行一些重要的后勤維護工作,比如加強認知、鞏固記憶等。一項近期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上的研究就發現了睡眠中大腦進行垃圾清除的重要機制。大腦在白天消耗能量和吸收營養物......
廣域神經活動的視聽示意圖。圖片來源:戴維·蒂博多等人/《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復雜的神經元數據可以轉換成視聽格式?沒錯,其甚至能成為帶有配樂的“電影”來方便人們探索,并幫助解釋大腦執行某些行為時發生的......
美國斯坦福大學科學家曾在《自然》雜志刊發論文,首次證實惡性腦癌與大腦的神經連接密切相關。他們發現神經膠質瘤會與健康的神經元相互“交流”,形成突觸,劫持來自健康神經元的電信號,從而促進自身生長。據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