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確定鳥類譜系中主要分枝間進化關系的目標邁出了巨大一步
美國科學家近日進行了一項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鳥類遺傳學研究,重塑了鳥類進化樹。這一研究的范圍頗為廣闊,許多鳥類的學名將會因之而改變,而生物學教科書和觀鳥愛好者指南也不得不進行修訂。相關論文發表在6月27日的《科學》(Science)雜志上。
這項研究名為“早鳥計劃”(Early Bird Project),由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資助,它從所有現存主要鳥類群體中收集了DNA數據。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已經建造并分析了核DNA序列的超過32個千堿基,它們來自169種鳥類的DNA上的19個不同位點。
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發現。比如,獵鷹(falcon)并不與隼(hawk)和鷹(eagle)存在緊密關系,而熱帶鳥類與鵜鶘和其它水鳥也不存在緊密關系。又比如,濱鳥(Shorebird)并不是一個基本的進化族群,這駁斥了被廣泛持有的由濱鳥產生所有現代鳥類的觀點。
研究參與者、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自然科學博物館的Chris Witt說:“這一論文朝著確定鳥類譜系中主要分枝間進化關系的目標邁出了巨大的一步,它利用DNA序列推斷了發生在幾千萬年前的鳥類分化的關鍵事件。”
(《科學》(Science),Vol. 320. no. 5884, pp. 1763 – 1768,Shannon J. Hackett,Tamaki Yuri)
更多閱讀(英文)
《科學》發表論文摘要
大多數人在感到不適時去看醫生是為了尋求診斷和治療方案。但對于大約3000萬患有罕見疾病的美國人來說,他們的癥狀與眾所周知的疾病模式不符,這讓他們的家庭進行了長達數年甚至一生的診斷旅程。但一個由圣路易斯......
中國科學技術館發布《鋪設通往科學之路——面向變革時代的科技館》出版采購項目評審結果公告公告原文:各有關單位:按照《中國科協采購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本項目分別于2024年9月18日和10月8日發布了申報......
23日,2024年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主題會議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在開放科學基礎設施相關主題會議上,開放科學基礎設施共享協作倡議正式發布。該倡議提出四方面行動:共建全球網絡,增加開放科學基礎設施的數量并......
10月21日下午和10月22日上午,國家計量科學數據中心在恩施市接續2024年度工作會召開了“計量與數字化”學術會議。本次會議共安排了13場精彩的學術報告,展出了系列學術墻報,并為學術墻報獲獎者頒獎。......
記者從中國科協10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讓更多剛剛踏上科研道路,處于人才梯隊“塔基”、職業生涯“破繭期”的青年人才受益,中國科協近日啟動實施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博士生專項計劃,面向高年級在讀博士研究......
關于征集“集成芯片前沿技術科學基礎”重大研究計劃2025年度項目指南建議的通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集成芯片前沿技術科學基礎”2025年度項目指南建議征集已通過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
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科學家維克托·安布羅斯(VictorAmbros)和加里·魯夫昆(GaryRuvkun)。生理學或醫學獎是2024年諾貝爾......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徐可瑩李思輝39歲的孫亞東不久前收獲了人生第4篇Science論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的標注,讓他的貢獻躍然紙上。進入不惑之年前,他扎實地立住了自己的科研人設。這也是他本人最喜歡......
9月20日至22日,第六屆青年生命科學論壇在長沙舉辦。論壇由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生命科學分會發起。開幕式現場。主辦方供圖此次論壇設置了開幕式、大會報告、邀請報告、口頭報告等環節,來自中國科學院亞熱......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進一步強調,要統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