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近日鑒別出了一個會影響某種抗體產生的基因,這種抗體能抑制HIV病毒。這一新發現有可能刺激產生新的HIV疫苗,從而在人體中產生中和抗體(Neutralizing antibody)抵御HIV病毒。相關論文發表在9月5日的《科學》(Science)雜志上。
1978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在研究小鼠體內一個與HIV相似的逆轉錄酶病毒時發現,一個名為Rfv3的基因能影響中和抗體的產生,從而使小鼠康復。到了1999年,科學家將Rfv3所在區域縮小到小鼠15號染色體上的一個小區域,但是這一區域仍然包含超過60個基因。
在最新的研究中,美國格萊斯頓病毒學與免疫學研究所的Warner C. Greene與同事證明,基因Rfv3就是基因Apobec3(一個帶有抗逆轉錄病毒活性的先天免疫基因)。
這一研究雖然針對的是感染小鼠的不同逆轉錄酶病毒,但結果同樣可以延伸至HIV。HIV 利用自身的Vif基因特定地破壞人類Apobec3蛋白,而感染者很少能夠制造廣泛的中和抗體來抵御HIV。這一發現提升了這樣一種可能性,即干擾Vif 的藥物或疫苗也許能夠使人體自然產生更好的中和抗體反應來應對HIV。
Greene說:“我們一開始是想解決這個逆轉錄酶病毒生物學中的30年謎題,在過程中作出了這個發現,有可能影響到HIV疫苗以后的發展。科學真是充滿了想不到的迂回曲折。”
如果考慮到有些人常年暴露于HIV病毒卻不會被感染的情況,此次發現的Apobec3和中和抗體反應之間的聯系就更為撩人了。這些人體內產生了一種能識別HIV的特殊抗體,對他們的抗性的基因定位圖研究指向了一個染色體區域,在這個區域內Apobec3基因叢生在一起。
研究人員下一步準備研究這些個體間的Apobec3差異,而目前正在篩選能夠在HIV感染期間“拯救”Apobec3的化合物。
(《科學》(Science),Vol. 321. no. 5894, pp. 1343 – 1346,Mario L. Santiago,Warner C. Greene)
更多閱讀(英文)
細胞分化使基因型相同的細胞產生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差異的細胞。關于細胞分化過程的發生,經典表述認為細胞的基因功能以及它們形成的復雜調控網絡在時空上控制了基因的表達量,從而編程了細胞命運決定(fat......
細胞可以通過命運決定過程來不斷適應環境變化,實現和完善其自身功能。理解細胞命運決定的具體機理對于回答復雜生命如何誕生、實現組織和器官再生、以及合成人工生命體等問題非常重要。北京時間3月24日,一項發表......
“我國人多地少,在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的背景下,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糧食安全生產存在巨大壓力。如何破題?”“把邊際土地,特別是鹽堿地的作用發揮出來,就能大幅緩解這個壓力。”3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李......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22年度前沿科學中心立項建設的通知》,南開大學“有機新物質創造前沿科學中心”獲批立項建設,這標志著該校在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平臺建設上取得了新突破。據悉,“有機新物質......
“如果未來移植手術能變成像輸液打針一樣安全常規的醫療操作,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可能會變成治療艾滋病的常規手段,但就目前的科技和醫療發展水平來看,移植本身就是一項高風險操作,需要非常慎重。”人類距離攻克艾......
盡管針對病毒感染的高度敏感診斷測試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其仍需要復雜的技術來準備樣本或解釋結果,這使得它們在醫療資源稀缺地區的推廣變得不切實際。發表在15日《ACS中心科學》雜志上的一種靈敏的方法,可在短......
18日在重慶召開的2023世界中聯中醫藥大數據產業高峰論壇上,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與上海睿昂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共建“基因智能大數據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
“我們的成果一旦邁入產業化,腫瘤患者只需打一針就有望治愈,費用將是現在的幾十分之一。”浙江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醫藥學院教授李恭楚的這個愿望即將實現。日前,他團隊研發的腫瘤藥物“GC001溶瘤痘苗病毒注射......
近日,清華大學主導的一項關于北方野火的國際合作研究登上國際科學頂刊Science(《科學》)。研究發現2021年北方森林野火二氧化碳排放創歷史新高,占當年全球野火碳排放的23%。而二十年前這一比例通常......
各有關實驗室:為進一步提升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水平,提高重大傳染病應急檢測能力,保障測量結果準確、有效、一致。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先進測量工程中心(計量檢測與校準中心)(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