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8-17 20:14 原文鏈接: 《自然》最新:全球氣候變暖或創造新生態系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707.shtm

    中新網北京8月17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稱,在高排放場景下,到本世紀末,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或使南極和格陵蘭冰蓋之外的冰蓋覆蓋面積減半。這一退縮至2100年將造成新的生態系統,覆蓋的大小在尼泊爾和芬蘭面積之間。理解這一后冰川生態系統,讓研究者在繼續努力緩解冰川進一步減少的同時,也帶來一個新的研究重點。

    貝爾韋爾德雷冰川消融區和勃朗峰山丘。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

    該論文指出,人類導致氣候變化的后果之一是冰川減少,導致急劇生態變化和新生態系統發展來填充新出現的棲息地。但對這一變化還沒有在全球尺度上的分析。

    論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法國上薩瓦省自然區域保護區Jean-Baptiste Bosson與合作者一起,使用一個全球冰川演化模型研究了南極和格陵蘭冰蓋之外的65萬平方公里冰川在21世紀的預計軌跡。他們使用了冰川概況、冰川下地形的數字高程模型和氣候數據,預估至2100年每一冰川對氣候場景的反應。此外該模型還能預測冰消地區新出現的生態系統特征,被分為海洋、淡水或陸地類別。

       勃朗峰冰川撤退后的先驅花朵。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

    該模型預計,在2040年之前無論是哪種氣候場景,冰消速率是類似的,此后的差異取決于排放的嚴重程度。在高排放場景下(全球溫室氣體至2075年達到3倍),約2020年時一半的冰川至2100年將消失。但是低排放場景(至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將抑制這一趨勢,將損失降低到約22%。至本世紀末,冰消預計將暴露的地面區域大約在尼泊爾(14.9萬±5.5萬平方公里)至芬蘭(33.9萬±9.9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之間,這些棲息地中有約78%為陸地、14%為海洋、8%為淡水。這些區域將為別處因變暖而喪失棲息地的適應寒冷物種提供庇護。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