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暴露在高濃度棕櫚油包含的一種膳食脂肪酸中,會促進小鼠口腔癌和皮膚癌細胞的轉移。
脂肪酸的攝入和代謝變化一直被認為與癌細胞轉移有關。癌細胞轉移是指癌細胞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的過程。不過,哪些膳食脂肪酸可能會導致這種變化,以及其中的生物學機制是什么卻一直沒有定論。
在這項最新的研究中,西班牙巴塞羅那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的Salvador Benitah和同事,首先將人類口腔癌和皮膚癌細胞暴露在3種膳食脂肪酸——棕櫚酸(棕櫚油中的主要飽和脂肪酸)、油酸或亞油酸——中的任意一種當中,暴露時間為4天,然后再將這些細胞移植到喂食標準飲食小鼠的相應組織中。
研究結果顯示,雖然研究中的所有脂肪酸都對腫瘤發生沒有影響,但棕櫚酸會讓現有轉移灶的侵襲性和大小都顯著增加。而研究人員在油酸或亞油酸中并未觀察到這類顯著影響。
轉移的癌細胞還會保留對高濃度棕櫚酸暴露的“記憶”。比如,喂食富含棕櫚油飲食僅10天的小鼠的腫瘤,或是在實驗室中短暫暴露在棕櫚酸中4天的腫瘤細胞(之后再放回普通培養基),即使移植到喂食正常飲食的小鼠體內,仍具有很高的轉移性。
這個過程與轉移癌細胞內的表觀遺傳變化有關——這種變化是指分子修飾在DNA本身不改變的情況下改變基因表達模式,被認為介導了對轉移的長期刺激。
研究人員總結認為,研究結果或能幫助找到新的癌癥治療方法。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075-0
胞可抑制腫瘤轉移 科技日報北京10月8日電(記者張夢然)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下屬一組團隊首次在小鼠中發現了一種天然免疫機制。這道“防線”可阻止逃逸的癌細胞發展成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相關研究成果......
科技日報記者4月8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蔡尚團隊在《細胞》期刊在線發表最新研究論文,首次證實乳腺癌組織中存在多種獨特的“胞內菌”,并揭示它們在腫瘤轉移定植過程中所起的關鍵作用。這項研究鑒定......
近期,復旦大學研究團隊在《ACSNano》上發表了題為“SequentiallyTriggeredBacterialOuterMembraneVesiclesforMacrophageMetaboli......
《自然》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暴露在高濃度棕櫚油包含的一種膳食脂肪酸中,會促進小鼠口腔癌和皮膚癌細胞的轉移。脂肪酸的攝入和代謝變化一直被認為與癌細胞轉移有關。癌細胞轉移是指癌細胞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的......
《自然》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暴露在高濃度棕櫚油包含的一種膳食脂肪酸中,會促進小鼠口腔癌和皮膚癌細胞的轉移。脂肪酸的攝入和代謝變化一直被認為與癌細胞轉移有關。癌細胞轉移是指癌細胞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的......
《自然》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暴露在高濃度棕櫚油包含的一種膳食脂肪酸中,會促進小鼠口腔癌和皮膚癌細胞的轉移。脂肪酸的攝入和代謝變化一直被認為與癌細胞轉移有關。癌細胞轉移是指癌細胞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的......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癌癥研究論文稱,科研人員完成的一項研究發現,高濃度暴露在棕櫚油包含的一種膳食脂肪酸中,會促進小鼠口腔癌和皮膚癌細胞的轉移。這項研究結果或能幫助找到癌癥新的療法。該論......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癌癥研究論文稱,科研人員完成的一項研究發現,高濃度暴露在棕櫚油包含的一種膳食脂肪酸中,會促進小鼠口腔癌和皮膚癌細胞的轉移。這項研究結果或能幫助找到癌癥新的療法。該論......
《自然》11月11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暴露在高濃度棕櫚油包含的一種膳食脂肪酸中,會促進小鼠口腔癌和皮膚癌細胞的轉移。脂肪酸的攝入和代謝變化一直被認為與癌細胞轉移有關。癌細胞轉移是指癌細胞擴散至身體其......
嗜酸性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雖然在血液中的數量僅占不足5%,但作用很大,不僅具有殺傷細菌、寄生蟲的功能,也是過敏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中極為重要的效應細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沈華浩教授和應頌敏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