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背景介紹

    開環易位聚合(ROMP)是一種合成結構可控聚合物的有效手段。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對催化劑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活性高,而且可以在各種條件下都能進行聚合反應。研究發現N-雜環卡賓(NHC)配體的Ru基催化劑具有很高的活性,而且可以在乙醇或水性溶液中進行聚合,這使得ROMP可以用于生物化學領域,如對蛋白質進行接枝聚合、在細胞內進行分子轉化以及開環易位聚合誘導的自組裝(ROMPISA)等。

    雖然Grubbs、Grela和Emrick等人已經開發出了許多水溶性Ru基催化劑,但是在水溶液中進行聚合時,聚合轉化率低、可控性差,表現出非活性特征。

    成果介紹

    為了查明水溶液中ROMP聚合可控性差的原因,伯明翰大學Jeffrey C. Foster、Rachel K. O’Reilly以及杜蘭大學Scott M. Grayson教授課題組以不同結構的水溶性Ru絡合物為催化劑,在水溶液中進行了降冰片烯衍生物MPEG的開環易位聚合研究,發現在水溶液中由于Ru絡合物形成了低活性Ru-(OH)n導致聚合轉化率不高,當加入氯化物(如NaCl、KCl或TBAC)后,抑制了Ru-(OH)n的形成,提高了催化劑的穩定性,聚合可控性顯著提高:隨著TBAC濃度從0.02增加到0.08,聚合物的分散度從2.2下降到1.3;在9:1 v/v H2O/THF溶液中加入100 mM NaCl后,順利合成了P(MPEG)10-b-P(MMEG)n(n=120和180)嵌段共聚物,當聚合物分子量在5.6-37 kDa范圍內時,聚合分散度只有1.2。


    ROMP聚合催化劑和反應條件


    圖1. (A)ROMP聚合Ru基催化劑的化學結構;(B)ROMP的聚合條件;(C)在甲醇-d4溶液中通過1 H NMR測定單體轉化率;(D)在不同pH值或在THF中通過ROMP制備聚合物的歸一化轉化率SEC RI曲線。

    為了研究溶液pH值與ROMP聚合活性的關系,研究者用HCl調節混合溶液(9:1 v/v H2O/THF,100 mM磷酸鹽)的pH為2-7,然后加入1 mol%的G3、AM和G2催化劑進行了水溶性的exo-降冰片烯衍生物MPEG的聚合反應,通過1H NMR確定單體轉化率,通過尺寸排阻色譜(SEC)計算聚合物數均分子量(Mn)和分散度(M)。發現提高聚合溶液pH值會導致單體轉化率下降,無論pH如何,G2為催化劑時的單體轉化率都較低。

    鹽對ROMP聚合影響顯著


    圖2. 以G3為催化劑,考察了不同的(A)酸或(B)鹽添加劑對MPEG轉化率的影響。

    研究者還研究了用H2SO4或H3PO4調節溶液pH值時MPEG的ROMP聚合行為。發現與HCl相比,使用H2SO4或H3PO4時無法實現定量的單體轉化,說明鹽酸中的Cl-陰離子對催化劑的影響非常顯著。

    既然陰離子對催化劑活性影響非常大,而且在酸性pH值下進行聚合反應與生物化學的環境體系差別巨大,因此研究者就想利用氯化物來提供Cl-陰離子,在中性環境中進行聚合。發現在中性條件下,在9:1 v/v H2O/THF中,將100 mM的有機(TBAC)或無機的(NaCl或KCl)氯化物添加到MPEG的聚合反應中,都能實現定量的單體轉化。

    鹽對Ru催化劑活性的影響


    圖3. H+和Cl-對Ru催化劑絡合平衡的影響。

    研究者認為在水性介質中,Ru催化劑會與水或氫氧根離子發生置換反應,從而形成了無活性而且不穩定的Ru-(OH)n絡合物,導致單體轉化率下降,而Cl-離子的加入抑制了Ru-(OH)n的形成。同時,當溶液中存在H+離子時,H+通過使G3催化劑上的吡啶配體質子化來促進催化劑的快速引發和轉化。

    有機氯化物TBAC對ROMP聚合動力學的影響


    圖4. (A)在不同TBAC濃度下,中性9:1 v/v H2O/THF溶液中以1 mol%的G3為催化劑時,MPEG的ROMP聚合動力學,聚合度為100;(B)MPEG轉化率隨TBAC濃度的變化關系;(C)表觀動力學常數kobs隨TBAC濃度的變化關系;(D)歸一化的SEC RI曲線。

    研究者將有機氯化物TBAC加入到H2O/THF溶液中,以1 mol%的G3為催化劑,研究了氯化物對MPEG聚合的影響。發現TBAC對聚合增長速率和轉化率都有顯著影響,濃度越高,聚合速率越快,轉化率越高。聚合表現出準一級反應特征,這是由于加入氯化物后,快速形成了高活性Ru-Cl2絡合物造成的,聚合物的分散度隨著TBAC濃度從0.02增加到0.08后,從2.2下降到1.3。

    有機氯化物TBAC對催化劑穩定性的影響


    圖5. (A)不加入或(B)加入30 mM TBAC的情況下,在中性水溶液中催化劑的分解導致卡賓的損失以及金屬-配體電荷轉移(MLCT)譜帶的吸收峰降低;(C)MLCT譜帶吸收峰強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

    研究者還研究了加入和不加入TBAC時,G3和AM在水中的穩定性,通過每90 s測量一次金屬-配體電荷轉移(MLCT)譜帶吸收峰強度的變化來跟蹤催化劑的分解情況。在λmax為343 nm處的吸光峰對應于Ru-亞芐基相關的金屬配體電荷轉移譜帶,在不加入TBAC的情況下,隨著時間的延長,譜帶吸收強度逐漸下降,說明催化劑發生了分解;而加入30 mM的TBAC后,AM在實驗時間內未發生明顯分解。


    圖6. (A)在不同條件下合成的P(MTEG)10均聚物的ω-端基;(B)歸一化P(MTEG)10的SEC MW分布曲線; (C)在不同條件下制備的P(MTEG)10均聚物的MALDI-ToF質譜圖。

    一般來說,通過ROMP制備并用乙烯基醚(如EVE)封端的聚合物,鏈末端會存在烯烴端基,從而形成穩定的Fisher卡賓,隨后形成亞甲基末端聚合物鏈,如果ROMP過程中催化劑發生了分解,端基就不完全是亞甲基,因此可以通過分析端基的變化來研究催化劑是否發生了分解。

    研究者合成了聚合度為10的P(MTEG)10均聚物,采用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MALDI-ToF)質譜和1H NMR光譜進行聚合物表征。發現在CH2Cl2溶液中制備的P(MTEG)10用EVE淬滅后,聚合物鏈末端含有預期的α-苯基和ω-烯烴端基;相反,在沒有TBAC的水溶液中合成的P(MTEG)10完全不存在末端烯烴端基,端基主要是醛和醇類,這說明催化劑在與EVE反應之前就已經分解了,研究者認為在ROMP水溶液中加入80 mM TBAC就足以防止催化劑在聚合時間內分解。

    加入NaCl后用ROMP輕松合成2嵌段共聚物


    圖7. (A)在9:1 v/v H2O/THF溶液中加入100 mM NaCl后,合成P(MPEG)10-b-P(MMEG)n二嵌段共聚物納米顆粒;(B)P(MPEG)10大分子引發劑和P(MPEG)10-b-P(MMEG)n嵌段共聚物的歸一化SEC MW分布曲線;(C)在中性pH下制備的二嵌段共聚物納米顆粒的DLS曲線。

    研究者嘗試采用ROMP制備二嵌段共聚物。發現不加入HCl的情況下實驗均以失敗告終,這顯然是由于形成了Ru-(OH)n和催化劑分解造成的。隨后,研究者加入了100 mM NaCl,首先在THF中制備了第一嵌段P(MPEG)10,然后將此作為大分子引發劑引發降冰片烯甲氧基亞乙基酰亞胺(MMEG)的聚合,順利合成了P(MPEG)10-b-P(MMEG)n(n=120和180),聚合表現出活性特征,當聚合物分子量在5.6-37 kDa范圍內時,聚合分散度只有1.2,均實現了定量的單體轉化。隨著第二嵌段分子量的增加,嵌段共聚物DLS半徑也隨之增大,在60-100 nm之間。

    小結

    為了解決ROMP難以在中性水溶液中聚合的難題,伯明翰大學Jeffrey C. Foster、Rachel K. O’Reilly以及杜蘭大學Scott M. Grayson教授課題組以G3、AM、G2為催化劑在9:1 v/v H2O/THF溶液進行了MPEG的開環易位聚合。發現之所以在水溶液中ROMP可控性差,是由于生產了低活性Ru-(OH)n絡合物以及催化劑分解造成的,當加入有機或者無機氯化物后,聚合可控性顯著提高,這是由于生成了高活性Ru-Cl2絡合物,并且催化劑穩定性大大提高造成的。在中性條件下、9:1 v/v H2O/THF中,加入100 mM的有機(TBAC)或無機的(NaCl或KCl)氯化物后,都能實現MPEG的定量轉化,當TBAC濃度從0.02增加到0.08后,聚合物的分散度從2.2下降到1.3。只需要加入30 mM的TBAC,AM在實驗時間內就能保持穩定。加入了100 mM NaCl后,研究者順利合成了P(MPEG)10-b-P(MMEG)n(n=120和180),聚合表現出活性特征:當聚合物分子量在5.6-37 kDa范圍內時,聚合分散度只有1.2。

    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jacs.0c05499


    相關文章

    國自然發布“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前沿探索”項目指南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指南引導類原創探索計劃項目——“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前沿探索”項目指南。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基礎研究和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重要戰略部署......

    中國化學會202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在武漢舉辦

    2023年10月13-17日,由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和華中科技大學主辦的中國化學會202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在武漢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辦。本屆報告會參會代表近7000人,包括兩院院士2......

    國自然:“高分子及其復合體系的分子流變學與調控機制”指南

    近日,國自然基金委發布了“高分子及其復合體系的分子流變學與調控機制”專項項目指南。高分子流變學在當前一些國家重大需求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基礎作用,如在用于慣性約束可控核聚變點火工程中厚度均勻的高強高分子......

    重塑骨免疫調控與促進骨再生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賴毓霄團隊在骨缺損治療方向上取得進展。該團隊采用低溫沉積3D打印技術研發出可降解高分子復合黑磷的多功能仿生多孔支架,探究了黑磷支架在植入骨組織中引起的免疫響應功能。該......

    新方法可使植物塑料降解成肥料!

    據最新消息,日本研究人員成功改良了以植物為原料的塑料材料,并成功將使用后的廢棄物轉化為肥料,再次利用。相關研究結果已經發表于英國《聚合物化學》雜志上。該研究團隊采用高分子材料設計新方法,通過改良植物為......

    理論物理所在高分子物理的理論研究中獲進展

    類玻璃化彈性體(vitrimers)是2011年合成的一種新型高分子材料,通常在低溫時表現和熱固性材料類似(具備非常優秀的力學特性),在高溫時可以通過鍵交換實現高分子網絡拓撲結構的重塑(和熱塑性材料類......

    高分子合成方法研究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陶友華團隊在陰離子結合催化聚合新方法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合成》(NatureSynthesis),并得到NatureSynthes......

    《JACS》:“開環易位聚合”像炒菜,加點鹽可控性更好!

    背景介紹開環易位聚合(ROMP)是一種合成結構可控聚合物的有效手段。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對催化劑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活性高,而且可以在各種條件下都能進行聚合反應。研究發現N-雜環卡賓(NHC)配體......

    《JACS》:“開環易位聚合”像炒菜,加點鹽可控性更好!

    背景介紹開環易位聚合(ROMP)是一種合成結構可控聚合物的有效手段。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對催化劑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活性高,而且可以在各種條件下都能進行聚合反應。研究發現N-雜環卡賓(NHC)配體......

    智能液晶高分子薄膜會變色、有記憶、能自愈

    前主流的變色材料主要由無機分子或者可變色的染料分子構成。天津大學封偉教授團隊用高分子制備出一種厚度只有200微米,具有變色、記憶和自愈合功能的智能變色液晶高分子薄膜,這種薄膜在多個領域展現出應用前景。......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