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節對小汪(化名)而言格外特殊。除了緬懷已故親人,他還特別思念一位對他極為重要的陌生人。小汪患有圓錐角膜,不久前在北京愛爾英智眼科醫院接受了角膜移植手術。這次手術使他重獲光明,得以繼續學業,而這一切都歸功于那位慷慨捐獻角膜的陌生人。
角膜病是我國第二大致盲眼病。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視力殘疾全球數據報告》,我國大約有400萬至500萬人因角膜病而致盲,每年還有約10萬新的角膜盲癥患者出現。然而,能夠接受角膜移植手術的患者每年不足1萬人。
“角膜因其無血管和無淋巴特性,被認為是‘相對免疫赦免’的組織。這意味著相比其他器官移植,角膜移植成功率較高,大約在90%左右,且手術后排斥反應發生率較低。然而由于傳統觀念限制和公眾對捐獻途徑了解不足,角膜捐獻數量仍遠遠不能滿足手術需求。”愛爾眼科醫院角膜及眼表學組副組長曾慶延說。
圖為角膜。愛爾眼科 供圖
跟小汪一樣,王先生近日也在北京愛爾英智眼科醫院接受了角膜移植手術,并且所移植的角膜來自同一個捐獻者。
在這個特別的案例中,一位生前做過全飛秒激光近視矯正手術的捐獻者,其角膜因手術而具備了400度的屈光度數。這種獨特情況為小汪和王先生的治療帶來契機。小汪患有圓錐角膜晚期,經檢查他的眼軸長度為25.69mm,相當于擁有400至500度的軸性近視,這與捐獻者角膜的屈光度數高度吻合。醫院經過深入討論和精心設計,利用這片獨特的角膜成功為小汪和王先生分別進行角膜移植手術。
一名醫生為患者做檢查。愛爾眼科 供圖
據悉,將一枚角膜分割成多片進行移植是提高角膜利用率、緩解供需矛盾的有效策略,有助于更多角膜盲癥患者重獲光明。應用如DALK、DSEK/DSAEK等板層角膜移植技術,可根據患者病情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層次切割和移植,提升了角膜利用效率和手術成功率。
3名視力嚴重受損患者在接受干細胞移植后,視力得到了持續一年多的顯著改善。第四名患者的視力也有所提高,但并沒有持續多久。這4人是第一批接受重編程干細胞來源的移植手術的人,用于治療受損的角膜。11月7日,......
雙肩不平、脖子傾斜、外觀畸形,13歲小宇的父母原本以為,孩子要帶著這樣的畸形生活下去,直到他們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脊柱外科就醫,該科主任張宏其教授領銜的脊柱側彎團隊,通過“打斷”脊柱再重新拼接的方式,為......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9月20日透露,該醫院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張志輝帶領多學科醫療團隊,使用雅培MitraClipTM經導管二尖瓣夾系統,為一位85歲的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順利實施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修復手術......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9月20日透露,該醫院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張志輝帶領多學科醫療團隊,使用雅培MitraClipTM經導管二尖瓣夾系統,為一位85歲的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順利實施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修復手術......
角膜是維持清晰視覺的前提和基礎,化學性外傷、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炎癥反應導致傷口愈合延遲,破壞角膜正常結構與功能,嚴重者如角膜堿性化學傷導致失明,嚴重威脅患者視力健康。現有的臨床治療方法存在諸多局限性,促......
8月26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內分泌科教授莫朝暉團隊通過多學科合作,診治了一例飽受糖尿病足潰瘍疼痛不愈的患者。在多學科合作診療下,醫院最終采用脊髓電刺激技術,為該患者植入Vanta?全球最先進、免充電......
21歲女大學生小戴因“反復上中腹疼痛6年,加重5天”,近日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老年外科就診,檢查發現竟是先天性巨結腸“惹的禍”。老年外科主任彭健教授團隊為小戴進行了微創手術,切除了其病變的巨腸,最粗處直......
21歲女大學生小戴因“反復上中腹疼痛6年,加重5天”,近日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老年外科就診,檢查發現竟是先天性巨結腸“惹的禍”。老年外科主任彭健教授團隊為小戴進行了微創手術,切除了其病變的巨腸,最粗處直......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婦科MDT團隊順利完成一例尿毒癥合并腹繭癥子宮內膜癌患者的手術。術后患者經醫護團隊的精心治療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醫療團隊與患者合影。湘雅三醫院供圖41歲的患者梁女士因“發現盆......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婦科MDT團隊順利完成一例尿毒癥合并腹繭癥子宮內膜癌患者的手術。術后患者經醫護團隊的精心治療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醫療團隊與患者合影。湘雅三醫院供圖41歲的患者梁女士因“發現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