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從這所距離科學最近的學府走進社會,不要追求權力的絕對掌控,不應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你們要擁有的是對真理的不懈追求。”今天(7月5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丁仲禮院士在國科大2017年學位授予儀式上對畢業生代表們表示,希望他們“以文化自信為人,以謙卑包容處世,以科學務實工作,以從容平和生活”。
當天,國科大2017年度研究生學位授予儀式在玉泉路校區禮堂舉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張杰院士宣讀了該校2017年度學位授予決定。本年度國科大共授予研究生學位10479人,其中授予5134名學生博士學位,授予5345名學生碩士學位。來自京內外60余個研究生培養單位的國科大優秀畢業生代表和學位獲得者代表700余人參加了學位授予儀式。
今年,丁仲禮以師長和校友的身份,與畢業生們談責任與擔當。他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說:“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他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從中華文明中汲取深沉的力量,恪守正道明德之理,“不僅要堅守做人的底線,更要抬高底線的高度,要做有勇氣改變潮水方向的人”。
在丁仲禮看來,國科大還是一所相對年輕的大學,距離一所讓全國人民為之驕傲的大學還有很長一段路途要走,還要多向國內外優秀的大學學習。他勉勵畢業生們永遠保持一份對未來的謙卑。
初入社會,如何面對眾多紛擾和誘惑?丁仲禮希望畢業生能保持內心的純粹與清凈,“以科學務實工作”,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大戰略中找到自己的小定位,將個體融入人類命運共同體之中,以奉獻人類的情懷做好自己的工作。
據不完全統計,國科大今年授予學位的學生中,有5169人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的學術論文被SCI(科學引文索引)收錄,其中分析化學專業博士生倪朋娟和張瑞中各自被收錄10篇;有1730人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的學術論文被EI(工程索引)收錄,其中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博士生李忠文一人被收錄了7篇。
國科大每年超過60%的博士畢業生進入到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及高新技術企業,近20%進入機關事業單位,成為教育、科研戰線及社會其他領域的骨干力量和領軍人才。2014—2016年,國科大共有29803人獲得博士和碩士學位,發表學術論文79259篇,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總數為57420篇,其中SCI收錄論文共28737篇,有31位學位獲得者在讀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學》《自然》雜志發表了論文,共申報ZL15267項,出版或參與出版專著555部。
細胞生物學專業博士畢業生王童就是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發表學術論文的2017屆畢業生之一。王童及她所在的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楊維才研究組,憑借完美的團隊合作,使得中國科學家“搶”在原本在該領域處于絕對領先地位的日本科學家前,提出了植物雌雄識別的分子機制,實現了科學難題的最先突破。王童認為,科學就要不斷去開拓科研新領域,破陳立新去突破人類的知識范疇。
受益于國科大“高水平科研平臺和前沿科研項目”育人模式,免疫學碩士畢業生錢娟娟,通過導師兩項重大科研項目的支撐,有機會親身參與到“實踐十號”衛星和“天舟一號”空間生物實驗項目中。錢娟娟說:“有些人可能窮極一生,都見不到一顆衛星的發射;也有些人可能一輩子只能參加一次這樣的大項目。而我們在中科院讀研,卻在兩年的時間里,連續參與了兩次重大空間實驗……”
國科大還是中國接收外國博士留學生最多的高校。在2017年國科大的學位授予名單中,有來自丹麥、韓國、肯尼亞、美國、烏茲別克斯坦、西班牙等28個國家、41個專業的102名留學生。其中,2013年啟動的中國科學院與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長獎學金計劃,首屆博士畢業生62人,也在7月5日獲國科大研究生學位,他們主要來自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尼泊爾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11月6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仲禮到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調研指導工作。丁仲禮先后參觀了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炭材料重點實驗室,分別聽取了所長王建國、副所長呂春祥所作的情況介紹與工作匯報后,對......
李克強在兩院院士大會作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報告時強調發揮好人力人才資源優勢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四......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引起熱烈反響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持續在社會各界特別是科技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一定要認真貫徹......
“大家從這所距離科學最近的學府走進社會,不要追求權力的絕對掌控,不應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你們要擁有的是對真理的不懈追求。”今天(7月5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丁仲禮院士在國科大20......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談到當下公眾關注度最高的話題,霧霾治理絕對是其中之一。關于霧霾治理,下面介紹的這位科學家有很大發言權。丁仲禮,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作為長期研究環境變......
國科大2016年度學位授予儀式今天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舉行2016年學位授予儀式。在這個中國最大規模的研究生學位授予儀式上,共有10288名同學分別獲得博士和碩士學位。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
科技創新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科技創新能力主要取決于人才。因此,創新驅動說到底是人才驅動。經歷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科技人才數量已居世界前列,但要從人才大國轉變為人才強國,任務還很艱巨,尤其是......
科技創新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科技創新能力主要取決于人才。因此,創新驅動說到底是人才驅動。經歷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科技人才數量已居世界前列,但要從人才大國轉變為人才強國,任務還很艱巨,尤其是......
對于中國民眾當下最關注的霧霾天何時不再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仲禮4日在北京說,“相信隨著‘國十條’出臺后各地方的減排力度加大,霧霾發生頻次或已逼近‘拐點’”。2013年,中國創下了平均霧......
4月18日至19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仲禮調研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分別考察了等離子體所、強磁場中心、安光所,并就安光所科研發展方向提出了建議。合肥研究院院長王英儉向丁仲禮簡要介紹了研究院的人才、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