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12-07 17:37 原文鏈接: 上海交大醫學院瑞金醫院找到7項胃癌血清標志物

      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劉炳亞課題組與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陶生策課題組進行合作,利用蛋白質芯片平臺,篩選出7個新的胃癌血清標志物,相比于傳統的標志物及其聯合,新發現的胃癌血清標志物無論是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對于胃癌的篩查和早期診斷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這一研究成果于11月23日在蛋白質組學專業雜志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MCP)上正式在線發表。

      在我國,胃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均分居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二、第三位。瑞金醫院根據該院近30年胃癌患者生存率的統計,早期治療后5年生存率超過90%,而晚期則不足10%,因此胃癌的早發現、早診斷對提高胃癌總體5年生存率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研究團隊利用蛋白質芯片平臺,采用包含17,000余種蛋白質的人蛋白質組芯片分析胃癌患者、胃癌的癌前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進行大規模篩選,再經大樣本(超過1400例樣本)多中心臨床驗證,篩選出了7個胃癌血清標志物(CCDC49、RNF19、BFAR、COPS2、CTSF、NT5E、TERF1),這7個標志物對于胃癌進行診斷,其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均明顯高于臨床上常用的傳統的標志物及其聯合(CEA、CA25、CA72-4、CA199),其中COPS2、CTSF、NT5E、TERF1診斷胃癌的敏感性分別達到92%、96%、84%和80%,特異性達到88%、88%、92%和88%,準確性分別達到92%、96%、89%和85%。而聯合應用CEA、CA25、CA72-4和CA199的敏感性僅40%、特異性76%、準確性51%。如應用于臨床將為胃癌的篩查和早期診斷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該研究得到國家科技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并獲得了7項發明專利,文章共同第一作者分別為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楊麗娜,王靖方和瑞金醫院李建芳,是一項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成果。研究先后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獎和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

    相關文章

    我國胃癌研究開拓者陳峻青教授逝世,享年94歲

    據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發布的《訃告》,我國胃癌領域著名專家,中國醫學泰斗級人物,中國胃癌研究的開拓者和領路人之一,原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科主任,中國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博士生......

    信迪利單抗新適應證獲批,共赴晚期胃癌一線治療新時代

    2022年6月24日,基于Ⅲ期ORIENT-16研究中的良好數據,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方案于中國獲批晚期胃癌一線治療適應證,為中國胃癌患者帶來有效可及的治療新策略。【腫瘤資訊】有幸邀請到ORIENT-1......

    CircEIF4G3或可成為判斷胃癌預后的生物標志物和治療靶點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見癌癥,也是癌癥相關死亡的第三大原因。盡管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胃癌的早期診斷率、根治性切除率和五年生存率仍不盡如人意。因此,迫切需要尋找更有效的生物標志物和治療靶點用于GC的診斷和治療......

    胃癌人工智能輔助診療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普通外科李國新教授和江玉明副教授團隊和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放射腫瘤科李瑞江教授團隊深度合作,在胃癌人工智能輔助診療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柳葉刀-數字醫療》。論文第一......

    JNCI:胃癌的頭號殺手竟離奇“叛逃”!

    幽門螺桿菌被認為是胃癌發生的啟動因子和促進因子,它是癌前病變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的重要病因和促進因素。全世界已有半數人群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中國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人數最多的國家,感染率高達59%,感......

    港中大研究:抑癌STK3激酶或致胃癌惡化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癌癥一直是香港“頭號殺手”,當中胃癌的發病率排名第六,每年有約1200人確診。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傳統上被醫學界認為可抑制癌癥的STK3激酶,反而激發胃癌惡化,......

    CART療法展示出對胃腸癌癥的可靠活性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沈琳和合作者發現,特異性地靶向一種在胃腸道腫瘤中高度表達的蛋白(CLDN18.2)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的細胞免疫療法是安全的,在胃腸道癌癥患者中的緩解率為48.6%......

    我國胃癌發病率位列所有惡性腫瘤第二位

    4月15日至21日是第28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國家癌癥中心統計,我國胃癌發病率僅次于肺癌,位列所有惡性腫瘤第二位,每年新發病例40至50萬人,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2倍以上。胃癌早期常常沒有特異性癥狀。......

    鄭州大學團隊發現胃癌治療新靶點

    近日,鄭州大學藥學院教授劉宏民、鄭一超等發現,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可以調節胃癌患者體內T細胞腫瘤免疫,為針對胃癌的靶向免疫治療提供了新靶點。該研究于3月16日在線發表于《分子癌癥》(Molecul......

    中國學者找到胃癌耐藥“幫兇”

    中新網上海2月24日電(孫國根陳靜)記者24日獲悉,中國醫學專家通過胃癌患者大樣本、多中心研究發現了胃癌耐藥的“幫兇”,胃癌患者個體化治療或有聯合靶點。據悉,最近的國際學術期刊《腫瘤免疫治療雜志》刊登......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