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5-09 13:45 原文鏈接: 上海市土壤環保治理實施意見年內出臺

      化工廠搬遷后,留下的土地能否建居民區?電鍍廠搬走后建綠地,會不會影響居民健康?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土壤污染問題越發突出。昨天,市環保局在相關提案辦理協商座談時表示,市環保局、規土局等10部門已聯合制定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實施意見,年內將出臺。

      實施意見將明確本市土壤環境保護的工作目標、框架、任務、機制等,并明確“被確定為被污染場地的,在未明確修復主體前不得進行流轉,并且被污染場地未經修復不得用作敏感性項目用地”。

      土壤污染隨“調結構”浮現

      不像空氣污染、水污染,人們對其有直觀感受,土壤污染卻是潛在和隱蔽的。政協委員楊文悅等在提案中表示,土壤質量安全關系到城市生態環境質量和市民健康。“試想如果人們生活在存在污染的土地上建設起來的房屋、綠地等環境中,生命安全如何確保?”

      近年來,上海在轉方式、調結構過程中,不少工業用地轉為市政用地、商業用地、租住用地。土地性質的變化,讓原本并不十分受關注的土壤污染問題浮出水面。

      “市政項目建設中,綠化往往在市政之后動工,市政建設部門對表土重要性缺少深切體會,等綠化施工單位進場后,表土已被破壞。而土壤環境質量屬環保部門負責,房屋建設、綠化施工等部門對污染地塊不了解,可能導致城市土壤的安全隱患。”楊文悅認為,職能部門缺乏聯動,也是土壤污染難根治的成因。

      探索開展土壤修復工程

      事實上,上海也已意識到城市土壤污染的問題。市環保局副局長吳啟洲表示,近幾年在工業場地土壤修復領域開展了不少工程實踐。

      2004年起,在籌備世博會的過程中,上海首先在世博會址實施了土壤修復治理工程,歷時6年,累計在原江南造船廠、上鋼三廠、南市發電廠等10家大型企業原址上處置修復污染土壤。2010年,本市又啟動實施3.9平方公里迪士尼樂園一期用地的土壤修復。

      “在此基礎上,我們修訂了《展覽會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標準(暫行)》”,吳啟洲說。這一標準成為第一部用于土壤污染場地質量評價的標準,后來被采用作為全國行業標準。“從宏觀和深度來說,這些探索性修復工程是遠遠不夠的。”吳啟洲說,就目前的條件來講,只能聚焦在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污染物。近期相關部門將建立一個排查潛在污染場地的數據信息庫,將不同行業、不同污染類別的污染場地基礎數據入庫管理,逐步實現動態跟蹤和信息共享。

      難在建立整套機制

      今年3月,國家級土壤污染控制與修復工程技術中心獲批在上海成立。據稱,這是目前國家第一家也是唯一開展此項工作的工程技術中心。目前,他們正擬定一些初步技術方案,主要針對土壤污染的調查、監測、甄別及修復等方面,預計不久可正式成文,作為今后我國在土壤污染監測控制與修復領域的規范性文件。

      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上海要健全“土地質量管理體系”。土壤修復的資金哪里來?也是擺在面前的一道棘手難題。原則上講“誰污染、誰治理”,“誰使用、誰負責、誰投資、誰收益”,但情況并不樂觀,因為受損土地與相關使用主體并非一一對應。

      建立“聯動機制”不僅在政協委員中,也在職能部門中形成了共識。市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協同環保部門開展環境與健康的研究,建立部門間的數據交換和共享機制。

      政協委員們還設想,制訂全市土壤環境質量整治的三年行動計劃,或參考日本、英國、丹麥、美國等國家先進經驗,將土壤修復費用納入土地置換資金管理中,建立起政策設置、資金投入、運行機制和政策保障等一體的上海土壤保護管理對策。

    相關文章

    預算報告:中央財政2023年污染防治資金這樣安排!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涉土壤/水/大氣污染防治這5項含質譜等檢測標準6月實施

    近日,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部:推薦先進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技術

    關于推薦先進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技術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生態環境部有關單位,各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全國性行業組織及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黨的......

    朱利中:如何打贏凈土保衛戰

    朱利中,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工程專家,長期從事土壤污染物相關研究,帶領團隊解決了土壤修復的關鍵技術難題,構建了復雜有機污染場地土壤協同修復的技術體系,提升了我國污染土壤修復的技術水平,先后獲得國家科技......

    最高罰200萬!北京出臺土壤污染防治條例,明年1月施行

    近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通過《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條例》,為加強北京市土壤生態環境保護、守住土壤環境安全底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條例》共六章五十七條,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

    珠海: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杜絕非法傾倒固體廢物

    各區政府(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自2020年底以來,珠海市發生多起非法傾倒填埋固體廢物事件,傾倒填埋的固體廢物數量巨大,因清理處置難度非常大,已造成巨額的經濟損失和嚴重的生態環境損害。為......

    環境中的土壤污染及檢測手段研究

    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受到國內外普遍關注。本文擬對環境污染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檢測技術的分析,為我國的環境檢測技術發展提供借鑒,從檢測做起,積極落實環境保護工作。1土壤的相關污染類型概述土壤環境的污染源......

    污染農田土壤中原位鎘固定化策略及其評價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生態中心李志安團隊在重金屬污染農田土壤中原位鎘(Cd)固定化策略及其評價研究中取得進展。原位鈍化修復技術是當前較受推崇的治理方法,通過施加土壤鈍化劑原位穩定重金屬而減少作物吸......

    鎘污染?低鎘小麥已現世

    中國科學院農業資源研究中心李小方研究組與李俊明研究組合作,系統表征了黃淮麥區近30年來育成的主栽品種及其衍生的優異品系苗期在鎘脅迫下的表型變異,并應用該自然群體的SNP標記數據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分析,......

    科技部開展重點專項正式申報書填報工作

    各有關單位: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管理工作的總體部署和相關工作要求,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已完成了“場地土壤污染成因與治理技術”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預申報形式審查工作,依規確定了可進入正式......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