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5-26 14:24 原文鏈接: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名單出爐,張文宏等獲獎

    2022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26日出爐,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及其團隊的《新冠疫情下的全民抗疫與健康生活科普》項目獲科學技術普及獎特等獎。

    評審委員會方面稱,張文宏致力于用公眾能聽懂的語言進行新冠疫情下的全民抗疫與健康生活科普,幫助公眾用科學知識抵御病毒,對防控新冠疫情起到非常重要且積極的作用。

    張文宏在受訪時談及新冠疫情的科普。他說,最近三年,大家關于疫情有很多爭論,最終解開“疫情之謎”的其實只有科學。

    他表示,要應對未知的恐懼,科學、透明(的科普)是最好的方法。科普的重要性不亞于醫生在一線救治病人。

    他認為,科普并非僅僅是用公眾聽得懂的語言去“翻譯”,“真正的科普是有思想的,能讓公眾理解科學的內涵。”

    在他看來,科普首先要快,“如果科普沒有在第一時間‘回復’,渴求流量的‘偽科普’就會在第一時間‘回復’。”

    其次,科普還要從局部的真實性向整體的科學性靠攏。張文宏說,比如,病毒性感染肺炎,重癥會出現白肺,“不僅僅是新冠病毒,流感(病毒)也會有白肺,但在其他情況下出現白肺,公眾并不恐懼;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數很多,即便其中白肺的發生率非常低,甚至低于流感,但網絡上(恐慌的)聲音多了,大家還是會(對白肺)感到恐懼。”

    白肺對公眾而言,是新的事物;但對醫生來講,是老生常談。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做好相關科普?張文宏認為,這時候科普就要從局部的真實性向整體的科學性靠攏,比如多維度地介紹白肺,要優于“就事論事”地討論某個單獨病例。

    總體而言,2022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授獎了316項(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趙東元獲上海市科技功臣獎。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狄增峰等10人獲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兩位外籍專家(日本籍專家和田章、以色列籍專家伊塔瑪爾·威爾納)獲上海市國際科技合作獎。


    相關文章

    從“0.8”開始關注,復旦科創母基金正式成立

    初步繪制復旦大學科創地圖、明確投資策略、超額完成5億元首關目標、組建一支專業化管理團隊……12月3日,正值復旦科創母基金啟動一周年之際,2024首屆復旦科技創新投資大會順利舉辦。會上,復旦科創母基金正......

    2024科學智能創新論壇在復旦大學舉辦

    11月11日下午,以“AIforScience雙螺旋引擎驅動科研新范式”為主題的2024科學智能創新論壇在復旦大學楓林校區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科學智能研究院理事長、北京大學國際機器學習研究中心主......

    前沿生物與復旦大學共建“病毒感染功能性治愈校企聯合實驗室”

    10月30日,由復旦大學和前沿生物藥業(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沿生物”)共同建立的“病毒感染功能性治愈校企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在復旦大學簽約揭牌。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科研和......

    全力提高學術水平助力提升創新效能進一步深化檢驗檢測改革

    ——中國檢驗檢測學會第二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暨科技獎頒獎儀式在泉城舉行2024年10月15日,中國檢驗檢測學會(以下簡稱學會)第二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暨中國檢驗檢測學會科技獎頒獎儀式在泉城濟南召開。學會會......

    成立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中心復旦學科布局補齊“拼圖”

    13日,復旦大學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中心成立,我國天文學科方向領軍人才袁峰擔任中心主任。“天文學探索宇宙中天體起源、演化以及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等關系人類本身的重大問題,催生了最早的科學革命。”袁峰告訴......

    復旦教授馬劍鵬:AI已繞不開,宜從娃娃抓起

    “我整個職業生涯一直在做這個東西,但心里很清楚,同行也這么認為——在我們有生之年,‘蛋白質的折疊’問題是不可能解決的,尤其是蛋白質結構預測問題。結果AlphaFold出來了!”10月9日,博士生導師、......

    共計300項2023年度遼寧省科技獎會評通過項目公示

    2023年度遼寧省科學技術獎會評工作已結束,現將會評通過的66項一等獎項目、109項二等獎項目、125項三等獎項目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20日內,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公布項目持有異議的,應當按照《遼寧省......

    復旦團隊腦脊接口研究獲突破:癱瘓者有望重新行走

    只需在腦部和脊髓植入電極芯片,在大腦與脊髓間搭建一條“神經旁路”,癱瘓患者就有可能重新自主控制肌肉,恢復下肢站立及行走功能。復旦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加福民青年老師團隊研發新一代用于脊髓損傷患者的植......

    復旦管院公布推免招生不誠信名單,北大等校多人上榜

    9月29日,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官網刊發了一則《2024年度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推免招生不誠信名單通告》(簡稱《通告》)。《通告》稱,復旦大學管理學院2024年度推免招生選拔工作已結束。根據預錄取學生與我院簽......

    復旦團隊為太陽“天氣預報”提供第一手數據

    昨天上午10時31分,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山東海陽附近海域使用捷龍三號運載火箭,成功將8顆衛星發射升空,其中一顆是由復旦大學和上海航天空間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研制的首顆衛星——“復旦一號(瀾湄未來星)”。該......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