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提議:建獨立的人工智能學院!
在國家戰略的指導下,上海推出了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在今年上海兩會上,張毅等24名委員聯名提案,應設立獨立的人工智能學院,培養應用型人才,滿足發展需要。
“目前,上海人工智能人才引進和培養迎來高速發展期,
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張毅委員認為,相對于社會對人工智能人才的巨大需求,現有的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輸出”能力有限。而且,目前人工智能人才培養主要集中在部分高校和院系,因起步較晚,在應用型人才培養力度、教育基礎方面都有所欠缺,課程內容設計和實踐能力鍛煉與市場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差距較大。
為此,作為提案發起人,張毅建議,上海應成立專門的、可授予學歷和學位的獨立人工智能學院,培養技術型應用型人才,更好地聚焦于人工智能領域科學和關鍵技術,進一步推動科研、教育、
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
相較于其他院校,張毅委員特別強調,獨立的人工智能學院要尤其重視“校企合作”,重視產學研相結合。
張毅建議,學院應該通過與企業合作教學,找準社會需求,以需求定供給,準確定位人工智能應用型人才教育的發力點
,邀請企業,特別是國際行業頭部企業,或非營利性組織參與教學過程,培養產業需要的專業型、能力型、復合型的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人才。“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到專業鏈必須與產業鏈掛鉤,與社會需求相契合,學以致用。另一方面由企業一線專家分享實踐經驗,能讓學生更深刻理解、掌握
與應用相關理論知識。”
張毅認為,設立人工智能學院不僅將為上海的人工智能產業輸送必要的應用型人才。
同時也將有利于聚力人工智能的招商引資。“人是事業的基礎,有了相適應的人才,就能吸引更多國內外一流科研機構、頭部企業、創新平臺和高端項目落地上海,形成更加完備的人工智能產業鏈,助力上海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力的提升、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帶的形成。”
人工智能(AI)技術在天文學領域應用效果如何?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北京時間3月6日凌晨在線發表一篇天文學論文稱,一種新型機器學習方法或能讓天文學家更快確定雙中子星合并的位置。論文作者表示,這是通過......
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開創性的人工智能驅動技術,它能揭示納米粒子的隱秘運動,而納米粒子在材料科學、制藥和電子學中至關重要。通過將人工智能與電子顯微鏡相結合,研究人員現在可以直觀地看到以前被噪聲掩蓋的原子......
今天(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接受記者采訪。懷進鵬表示,教育部今年將會推出國家戰略行動,在服務國家戰略和科技發展中更好地加快加強人才培養。一......
近日,湖北省武漢市發布《武漢市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支持關鍵技術突破,組織實施市級科技重大專項,給予單個項目最高2000萬元資金支持。這是繼《武漢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
2025年全國兩會大幕開啟,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圍繞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標、新舉措,尤其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民生保障等關鍵領域的部署,備受矚目。一、新興產業培育與創新......
2025年3月4日,全國兩會正式拉開帷幕。作為“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本次兩會不僅承擔著總結規劃成果的使命,更需為“十五五”謀篇布局。在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科學儀器、人工智能、科研成果轉......
“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科技創新領域已成為今年中國兩會的熱門話題,吸引了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巴基斯坦《論壇快報》指出,中國對技術自主和創新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人工智能(AI)有望成為兩會討論的焦點......
“人工智能的未來屬于年輕人,而我們的責任是為他們鋪就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3月2日,正值高考百日沖刺之際,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以下簡稱港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通過線上直播,與全國考......
財聯社3月3日訊,《深圳市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終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6年)》印發。其中提出,到2026年,人工智能終端產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產品“含深度”進一步提升,產業生態持續豐富,......
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ML)作為AI的關鍵,在處理大量數據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因此在醫學診斷、疾病預測、圖像分析、健康管理、治療效果和預后預測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在醫學領域展現出了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