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7-09 16:24 原文鏈接: 上海生科院揭示神經遞質多巴胺“回收”的新機制

      多巴胺是大腦中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它參與生理和病理條件下人和哺乳動物的許多活動,尤其在運動調節、學習和記憶以及藥物成癮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產生多巴胺這一神經遞質的神經元(即多巴胺能神經元)對所釋放的多巴胺采取了類似于“返回式衛星”的管理方式,即根據大腦活動需要釋放多巴胺,同時又利用多巴胺轉運體作為多巴胺的“回收泵”,將釋放出去的多巴胺適時、適量地予以回收,這樣既達到調節細胞外多巴胺濃度,適應生理活動需要的目的,又能使多巴胺得到重復再利用,節能增效。一旦多巴胺“回收泵”系統發生功能障礙,就會發生多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例如藥物成癮等。那么,多巴胺的“回收泵”是如何被精確調控的呢?目前學術界對這一過程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

      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周嘉偉的指導下,助理研究員朱樹勇與博士研究生趙成江和吳瑩瑩等組成的團隊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發現一種小G蛋白的調節因子Vav2能夠通過調節多巴胺轉運體在質膜的分布,從而顯著改變多巴胺“回收泵”系統的轉運效率。如果將Vav2基因敲除,“回收泵”功能異常提升,就會使大腦伏隔核多巴胺的含量明顯升高。為了尋找控制多巴胺“回收泵”的“開關”,研究人員利用分子生物學實驗手段篩選到膠質細胞源性神經營養因子GDNF的受體Ret。

      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GDNF和Ret可以作為撥動和調節多巴胺“回收泵”的“開關”而起作用。當這套“開關”失靈(如Ret基因敲除)的時候,動物呈現類似于Vav2基因敲除小鼠的表現。過去一般認為,GDNF及其受體Ret主要是掌管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存活,因此,他們的這一發現拓展了人們對神經營養因子GDNF作用的傳統認識。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對多巴胺“回收泵”的調節機制具有腦區的特異性,這套“開關”主要在與獎賞和藥物成癮起始相關的腦區——伏隔核發揮作用。長期以來,人們對大腦中各主要多巴胺能系統之間在多巴胺“回收泵”的調節機理方面是否存在差別這一問題不甚了解,因此,周嘉偉研究組的這一成果揭示了大腦伏隔核與其它主要多巴胺能系統在分子水平上的顯著差別,這將為理解和調控藥物成癮的形成過程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確實,在該研究中他們發現Vav2基因缺失所導致的多巴胺“回收泵”機制失調可以有效抑制可卡因所致的藥物成癮的形成過程,表明作為一條全新的信號轉導通路,GDNF/Ret/Vav2信號傳導通路在可卡因成癮的治療中具有潛在的重要作用。

      上述研究成果已于7月7日以Identification of a Vav2-dependent mechanism for GDNF/Ret control of mesolimbic DAT trafficking 為題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神經科學》上。該研究受到了科技部“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的資助。

    相關文章

    科學研究證實:睡不好就會生病

    睡眠對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但連接心血管病理和睡眠的回路尚不清楚。10月30日,一項發表于《自然》的新研究發現,心臟病發作后,免疫細胞會迅速涌向大腦并促進深度睡眠,這種深度睡眠通過緩解心臟炎癥促進康復。......

    藥典委開始征集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2024年第三批)

    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關于征集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的通知(2024年第三批)。原通知如下:各相關單位:2024年我委將繼續組織開展《中國藥典》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為增強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的代表性,確保......

    12省/直轄市超千億!2023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

    2023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保持穩定增長,投入強度持續提升,基礎研究投入取得新進展,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穩步增加。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情況2023年,全國共......

    90后學者用“誰也不看好的方法”成功破題!

    文|卜金婷2021年的一整年,劉俁都在經歷失敗。這是劉俁在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做博士后的第一年,他轉換了研究方向。彼時,憑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干勁,劉俁一入門就接手了一個大難題:利用分......

    研究發現酸橙辛弗林生物合成分子關鍵基因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南方特色作物遺傳育種團隊聯合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等單位,發現了酸橙辛弗林生物合成分子關鍵基因。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同行期刊》(PeerJourn......

    最新研究稱,南美洲高溫、干旱和火災風險不斷上升

    中新網北京9月27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顯示,自1970年以來,南美洲部分地區每年同時發生極端炎熱、干旱和高火災風險的天數增長......

    研究為預測未來氣候及極端氣候應對提供關鍵數據

    中新網西安9月27日電(記者阿琳娜)記者27日從西北大學獲悉,該校城市與環境學院徐國保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自然》)發表了長文“JetstreamcontrolsonEuro......

    研究提出中老年女性皮膚病分年齡段精準防治新觀點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病醫院/芙蓉實驗室研究團隊基于近十年的自然人群及皮膚病專病隊列的系列研究成果,并結合國際相關領域最新進展,提出中老年女性皮膚疾病分年齡段實現精準防治的新觀點。9月25日,相關成果以......

    世界近視眼大會60周年近視研究十大科學發現公布

    9月23日至28日,第19屆世界近視眼大會(簡稱IMC)在長沙、三亞兩地舉行,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位專家學者,交流和分享近視眼領域的新理念與新成果。第19屆世界近視大會舉行。主辦方供圖今年......

    明清時期人類干擾加劇喀斯特洼地侵蝕產沙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研究員王克林科研團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明清時期人類干擾加劇喀斯特洼地侵蝕產沙。該研究成果9月14日發表于ScienceChina-EarthS......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