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08-28 07:39 原文鏈接: 不產生副產品,新催化劑一步將甲烷轉化為甲醇

    研究過程示意圖

    圖片來源: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


    美國能源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及其合作機構的科學家設計出了一種高選擇性催化劑,只需一步反應,即可將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轉化為易于運輸的液體燃料甲醇。據最新一期《美國化學學會雜志》發表的論文介紹,這種甲烷轉化為甲醇的直接過程,在低于泡茶所需的溫度下進行,且只產生甲醇而不產生其他副產品。

    新工藝相比復雜的傳統轉化有了很大的進步。一般傳統轉化需要3個獨立的反應,每個反應都要在不同條件下進行,還需要非常高的溫度才能實現。新系統則結構簡單,特別適合開采偏遠地區“擱淺”的天然氣儲備。這些地區通常遠離昂貴的管道和化學煉油廠基礎設施,而實現本地部署后將避免高壓易燃液化天然氣的運輸難題。

    此次催化劑的新配方含有一種額外成分:金屬和氧化物之間的一層薄薄的“界面”碳。通過大量的實驗和理論工作,研究人員發現鈀和二氧化鈰之間這層薄薄的碳,才是真正推動化學反應的“秘密武器”,它幫助活性金屬鈀將甲烷轉化為甲醇。

    研究人員發現,由鈀、氧化鈰和碳組成的三組分催化劑的活性狀態,利用復雜的三相液固氣微環境可以生產出最終產品。從甲烷中生產甲醇,無須在3種不同的反應器中、3種不同的條件下進行3種獨立的反應。現在使用三組分催化劑,在一個反應器中驅動三相反應就可以實現了。前者不但有可能產生副產品,還需要昂貴的分離步驟,而后者則完全避免了這些缺點。

    研究人員表示,對催化劑設計的創新和對反應發生方式的基礎理解,有助于推動未來化學過程的發展。

     


    相關文章

    我國科學家在抗燒結催化劑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曾杰教授團隊通過構筑納米島結構催化劑,攻克了甲烷干重整反應中催化劑極易燒結失活的難題。相關研究成果3月10日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材料》。超細金屬納米顆粒因其超高的原......

    我國學者在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綠氫領域取得進展

    圖同步生長策略制備嵌入型酸性電解水催化劑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2279019、22205038、22393911、22273011)等資助下,復旦大學張波、徐一飛、段賽、徐昕合作在電解水制......

    袁亮代表:加大甲烷管控科技支撐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雖然甲烷的大氣壽命短,但溫室效應強,甲烷在100年的時間范圍內吸收紅外熱輻射的潛勢是二氧化碳的29.8倍。建議加大甲烷管控科技支撐,推進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實現甲烷‘安全、資源、環境’三重效益。”兩會......

    創新突破!中科院團隊發布二氧化碳加氫催化劑設計綜述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氫能與先進材料研究部碳資源小分子與氫能利用研究組(DNL1905組)孫劍研究員與內蒙古大學劉健教授等合作,發表了調控二氧化碳(CO2)加氫產物選擇性的催化劑設計綜述性文章,系統總......

    研究提出全新高活性產氫催化劑穩定策略

    氫能被認為是未來全球能源體系的重要支柱。高效、穩定、低成本的氫能生產已成為能源科技發展的關鍵挑戰。近日,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周武團隊與北京大學教授馬丁團隊合作,在《自然》(Nature)上發表了題為Sh......

    《自然》《科學》連發,他在綠色制氫領域十年磨“雙劍”

    因為燃燒后僅生成水,氫氣曾被視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理想能源。然而,目前全球約96%的氫氣生產仍依賴化石燃料。每生產1噸這種“灰氫”,就伴隨著十余噸二氧化碳排放。氫氣的“清潔能源”標簽及其原本承載的碳中和......

    中國科研團隊提出全新的催化劑穩定策略

    氫能被認為是未來全球能源體系的重要支柱,高效、穩定、低成本的氫能生產已成為能源科技發展的關鍵挑戰。近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周武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馬丁教授團隊合作,在《自然》雜志發表研究成果論文,報道了一種......

    我國學者在低成本電解水析氫催化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圖(a)DNTs-Cu的畸變納米孿晶結構;(b)DNTs-Cu的析氫催化性能;(c)DNTs-Cu的催化穩定性;(d)DNTs-Cu與其他已報道Cu基催化劑的催化性能對比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

    研究采用電子密度調控策略提升磁性催化劑的腫瘤治療效果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王輝與張欣課題組合作,依托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電子順磁共振測量技術,研發出新型碳包覆鐵酸鎳納米催化劑(NFN@C),并發現NFN@C在抗腫瘤治療方面......

    錫納米顆粒催化劑可高效轉化CO2

    來自英國諾丁漢大學和伯明翰大學的合作團隊研發出一種可持續催化劑。這種催化劑在使用過程中活性會增強,能將二氧化碳(CO2)轉化為高價值產品。這一成果為設計下一代電催化劑提供了新途徑。相關論文發表在10日......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