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3-05 18:06 原文鏈接: 不容低估的中國癌癥趨勢

      癌癥,嚴重威脅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是各國政府嚴陣以待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圖片.png

    (中國男女前五位死亡依次為,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和食管癌。全國惡性腫瘤死亡第一位的是肺癌。圖/視覺中國)

      控制癌癥,不但被列入政府的衛生戰略重點,全球科學家們也殫精竭慮,試圖攻破這一頑疾。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癌癥發病約1400萬,其中肺癌182萬,乳腺癌167萬,結直腸癌136萬,前列腺癌109萬,胃癌約95萬,肝癌78萬。

      男性最常見的癌癥為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和前列腺癌。女性則為乳腺癌、肺癌、結腸直腸癌、子宮頸癌和胃癌,80%以上發生在欠發達國家或地區。

      我們已向癌癥宣戰近半個世紀,2012年全球癌癥死因還是高達820萬例。

      主要癌癥(按年度)統計:肺癌160萬,肝癌75萬,胃癌72萬,結直腸癌69萬,乳腺癌52萬。

      中國高發癌癥防治工作的實踐已經證明,作為發病學預防措施的“早診早治”確可使食管癌的死亡率明顯降低,積極治療癌前病變也可以使發病率下降。

      如果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癌癥的防控工作,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的癌癥發生,并使三分之一的癌癥發現于早期階段并得以根治,同時大大降低國家衛生經濟負擔,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的意義。

      癌癥發病死亡不容低估

      全球癌癥高發地區并不在貧困國家,其實主要分布于歐洲各國,如法國、丹麥、德國等,北美洲如美國、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其發病率接近600/10萬,癌癥低發地區分布主要集中在非洲各國如肯尼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安哥拉、納米比亞等國家,其發病率在約在50/10萬左右。

      主要癌種的分布也各有特點,如肺癌高發主要在加拿大、英國、新西蘭等,在尼日利亞、尼日爾、馬拉維等非洲國家或地區則發病率較低。

      從全球癌癥的死亡分布情況看,癌癥死亡率較高的地區其分布和發病分布情況基本相似,同樣,死亡率較高的地區主要分布于歐洲各國如法國、丹麥、德國、俄羅斯等國家或地區,北美洲如美國、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其死亡率接近300/10萬。

      癌癥的低死亡地區分布主要集中在非洲各國如肯尼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安哥拉、納米比亞等國家,其死亡率在約在50/10萬左右。

      中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據估計, 2013年全國新發病例數368.2萬例,其中,男性204.9萬例,女性163.3萬例,城市地區的新發病例數207.5萬例,農村地區160.7萬例,占43.65%。

      2013年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率為270.59/10萬,其中,男性293.79/10萬,女性246.21/10萬,中標率190.17/10萬,高于世界標化率186.15/10萬。

      在中國,城市的發病率、年齡標準化發病率、累積發病率,均高于農村。惡性腫瘤發病率在年輕人中處于較低水平,40歲以后開始快速升高,80歲時達到高峰。這是因為癌癥的發生是各種危險因素長期暴露的結果,需要長期逐漸的累積才能發病,因此,年齡成為間接反映各種危險因素的綜合指標,表現出來的具體形式為,癌癥發病隨年齡增加而逐漸上升。

      從現有的數據看,總體而言,中國城鄉年齡發病率變化趨勢相似,但在農村地區,男性發病率水平于75歲年齡組達到最高,80歲以后有所下降;而城市地區,男女性均于80歲年齡組達到最高水平。

      在中國,肺癌是首兇,每年新發病例約73.3萬,其次為胃癌、肝癌和結直腸癌和女性乳腺癌。肺癌,男性發病首兇,每年新發病例約48.9萬;女性發病第一位的是乳腺癌,每年新發病例約27.9萬。

      按不同城市化率水平看,城市化率水平較高地區的癌癥發病和歐美發達國家的癌譜較為近似,結直腸癌、乳腺癌、甲狀腺癌發病相對較高,和發達地區的生活方式西方化有關。

      而城市化率水平較低的地區則仍然以消化道癌癥發病為主,包括胃癌、肝癌和食管癌,可能與欠發達地區的廣大農村人口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等因素有關。

      據估計,2013年全國癌癥死亡數為222.9萬例,其中男性以140.6萬例,遠高于女性的82.3萬例。城市地區的死亡病例數為118.1萬例,略高于農村地區的104.9萬例。死亡率也隨年齡而增長,在45歲以前處于較低的水平,45歲年齡組開始快速升高,80歲年齡組左右達到高峰。

      總體而言,年齡別死亡率在多數年齡組上城市地區低于農村地區。其中,男性除0歲-4歲及80歲年齡組外,城市地區均小于農村地區,女性年齡別死亡率城市地區與農村地區比較接近,隨年齡呈交替上升趨勢,到75歲年齡組之后,城市地區高于農村地區(參見圖1)。

      中國男女前五位死亡依次為,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和食管癌。全國惡性腫瘤死亡第一位的是肺癌,每年死亡病例約59.1萬,按死亡例數排序,其次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結直腸癌。

      從五年生存率看,在歐美高發的前列腺癌,基本能達100%,乳腺癌也能達到百分之七八十。而肺癌、消化道癌(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和結直腸癌)的預后都比較差,這導致中國腫瘤發病率不高但死亡率高。比如肺癌,每年男性死亡病例約40.2萬,女性死亡病例約18.9萬。

      在中國,最普遍的幾種癌癥占到中國癌癥診斷的57%,而在美國只有18%。與美國最普遍的癌癥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直腸癌相比,中國最普遍的癌癥生存率很低。

      而除了肺癌之外,美國最普遍的癌癥預后普遍好,對于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有相當的比例是在早期診斷掃描的時候發現的,這抬高了發病率,而癌癥發病類型的差異對于死亡率的差異有著重要的影響。

      癌癥的變化趨勢

      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收集的數據顯示,中國癌癥死亡率在不同地區、不同性別中變化不同,其中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地區的男性癌癥死亡率在近十年呈上升趨勢,年齡調整后上升幅度減緩,但仍有所上升。

      女性癌癥死亡相對較平緩,調整年齡構成后,死亡率呈現下降勢頭,但無統計學意義。從主要癌種的變化趨勢可以看出,女性乳腺癌的上升較快,胃癌等消化系統腫瘤的發病率呈現下降的趨勢。

      歷年腫瘤登記年報數據也顯示,中國常見癌癥發病順位譜在逐漸發生變化。目前常見發病癌癥為肺癌,其次為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和乳腺癌,其中男、女性常見惡性的發病譜有差異,男性中常見的惡性腫瘤是肺癌,其次是胃癌、肝癌、結直腸癌和食管癌,其前十位惡性腫瘤發病占全部發病的80%以上,而在女性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是乳腺癌,其次為肺癌、結直腸癌、胃癌和肝癌,女性前十位惡性腫瘤發病占全部發病的75%左右

      從發病率看,不同地區、不同性別均呈上升趨勢,年齡調整后上升幅度減緩,但仍有所上升。男性這一趨勢較女性明顯。甲狀腺癌位居上升幅度第一位,女性乳腺癌、宮頸癌等發病率增長速度也同樣較快,胃癌、食管癌等消化系統腫瘤的發病率呈現下降的趨勢。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惡性腫瘤發病情況不斷發生變化,為人群的防治帶來巨大的挑戰。

      預防是控癌戰的第一道防守線,“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是快速緩解中國癌癥負擔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地區間的重大差異證明了確保公平的診斷時間、癌癥護理可用性和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性。

      雖然預防措施無法在近期內見效,但對于減少長期癌癥負擔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人群腫瘤監測在腫瘤防治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監測,可以動態掌握腫瘤流行特點,確定優先策略,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評估預防和控制及干預措施的效果,不斷改進和完善防治政策。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國癌情監測體系不斷完善,覆蓋面逐漸擴大,2015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腫瘤登記管理辦法》,為腫瘤登記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創造了政策環境,中國已經邁進腫瘤大數據時代,在不久的將來,全人群的腫瘤發病死亡和生存數據,以及診療數據的分析利用勢必在腫瘤防控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關文章

    新研究發現體內微生物群體失衡可能導致癌癥

    盡管在癌癥的預防和治療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惡性腫瘤導致的死亡人數逐年穩步上升。在工業化國家,每兩三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一生中患上一種癌癥,而且這一趨勢還在上升。長期以來,某些病原體,特別是病毒和細菌,......

    小麥的“癌癥”克星找到了!袁隆平這樣評價

    小麥赤霉病,是世界范圍內極具毀滅性且防治困難的真菌病害,有小麥“癌癥”之稱。令人振奮地是,我國科學家在攻克小麥赤霉病上已邁出了關鍵一步。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小麥創新團隊首......

    NatCommun:震驚!高鹽飲食竟然可以抗癌!

    高鹽飲食會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風險,而免疫失調在癌癥的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然而,高鹽飲食(HSD)與癌癥發展之間的關系仍不清楚。近日來自南京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院、澳門大學中醫研究所、皖南醫學院第一附屬......

    一滴血到底能測多少種癌?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30日報道,美國科學家使用4000人的血液樣本,開發出一種新的驗血方法,可在癌癥癥狀出現之前準確鑒定出50多種癌癥。更重要的是,該方法還能識別出12種特別危險的癌癥,包括通常......

    AFT3的缺失能有效阻止癌癥發生

    近日,加拿大韋仕敦大學腫瘤生理學系的ChristopherL.Pin教授團隊在生物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發表重要結果,發現激活轉錄因子AFT3在KRAS介導胰腺導管腺癌的腺泡-導管化生(ADM)過......

    如何阻止癌癥的發展

    在顯微鏡下,它依稀像是一個波浪,隨著幻燈片上的播放,細胞的邊緣而碰撞和翻滾。但是,除了表面現象,細胞的運動是一個精確而嚴格控制的過程,涉及分子的動態網絡。但對癌細胞來說就不那么正確了。擺脫這些活動限制......

    如何避免癌癥治療的抗藥性

    癌癥治療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目的是殺死腫瘤細胞或控制它們。理想情況下,它們會導致腫瘤縮小,但如果它們能阻止腫瘤生長,也可以認為是成功的。但不幸的是,這種影響并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有時,一種藥物可以對腫......

    一文近期癌癥轉移研究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與癌癥轉移相關的最新研究進展,與大家一起學習!圖片來源:WellcomeCollection【1】NatCellBiol:乳腺癌細胞或能轉變其代謝策略來發生轉移doi:10.10......

    新突破!科學家開發抗體精準治療新技術

    對更好的癌癥治療方法的探索仍在繼續,因為目前的選擇往往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目前只有不到5%的實驗性抗癌藥物被批準用于人體,但科學家們正在為這一探索帶來新技術。癌癥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這些包括基因突變和......

    癌癥研究新發現!他汀類藥物或能讓癌細胞餓死

    超過3500萬美國人每天都在服用他汀類藥物來降低其機體的血脂水平,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約翰......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