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在太鋼董事會,有一種默契不言自明,那就是對于環保和技術創新兩類項目的投資,幾乎不設上限。圍繞建設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不銹鋼企業,太鋼自然將自主創新的重點放到了不銹鋼上。
在太鋼董事會,有一種默契不言自明,那就是對于環保和技術創新兩類項目的投資,幾乎不設上限。究其原因,就是要讓技術創新成為推動企業跨越式發展的“引擎”和內在驅動力。決策層的默契說明一點,太鋼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搶占行業制高點,技術創新是重中之重。
“產能產量都是NO.1,技術怎么好意思再繼續模仿?”
2010年伊始,太鋼技術中心主任王立新等待已久的一個消息終于塵埃落定。
1月26日,太鋼不銹鋼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獲科技部正式批準立項,實現了我省在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領域零的突破。“這意味著國家把先進不銹鋼材料研發的‘國家隊’放在了太鋼!”王立新感慨地說:“這個平臺太重要了,將來誕生在這里的每一項新成果都會有一個共同特點――― 自主創新;而太鋼,就是這些新成果的直接受益者。”
以前我們說到企業創新,往往有一個前綴,叫做消化吸收再創新。何謂消化吸收?必要的技術引進、必要的資金投入,帶動整體產業有一個較高的起點,“拿來主義”可能是很多企業的共同選擇。但是,隨著太鋼不銹鋼產能、產量都成為世界第一后,當我們想要在行業內擁有更多話語權的時候,一味地模仿跟蹤式的研發顯得不堪一擊。
圍繞建設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不銹鋼企業,太鋼自然將自主創新的重點放到了不銹鋼上。研發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不銹鋼新產品和其它特鋼產品,培育一大批市場占有率數一數二的拳頭產品,成為太鋼提升競爭力的支撐。
在太鋼全新的創新平臺“金字塔”中,不銹鋼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就是塔尖。此外,太鋼目前還擁有山西省不銹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鐵道車輛用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先進不銹鋼材料省重點實驗室3個政府創新平臺;金字塔的第二層是目前已有的產學研、產銷研合作體系,包括國家級理化實驗室、博士后工作站、中試基地、16個科研實驗室、14個產學研聯合實驗室等;第三層和第四層分別是分廠、分工序技術隊伍和一線職工小改小革創效平臺。從最先進最新鮮到最基層最實際,太鋼在創新平臺建設中基本實現了從科研到生產的全覆蓋。
目前,太鋼已經擁有以不銹鋼為主的核心技術700多項,其中近百項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中國不銹鋼最具影響力第一品牌”――― “太鋼牌”不銹鋼當之無愧。
“鼓勵創新的另外一個解釋,就是寬容失敗。”
2009年,太鋼實現營業收入1013億元,實現利潤10億元,噸鋼經濟效益在國內同行業中名列前茅。自2001年以來,太鋼研發費用占銷售額的比例一直保持在5%左右,這個比例超過省內企業平均水平4倍之多。如何從規模效益向品種質量效益轉變,太鋼用自己的發展事實證明:堅持自主創新是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之本。
“對太鋼來講,地處中心城市城區,不走特色之路,不依靠技術創新,發展就寸步難行。”王立新介紹說,很多時候,技術創新的投入不會立竿見影,沒有行之有效的體制機制建設,創新就是一句空話。
35歲的李國平在太鋼技術中心的高級工程師隊伍中還略顯年輕,在今年太鋼科技質量大會上,他是獲得10萬元重獎中最年輕的一位。“企業跨越式發展給我們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對技術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從鼓勵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上來說,太鋼可以說是最棒的!”談到目前的工作狀態,李國平毫不掩飾。
實施SBU(戰略經營單位)、課題首席負責人公開競聘、命題承包、按效索酬等一系列措施,每年在預算中安排3000萬元用于科技獎勵。多年來,太鋼堅持按貢獻參與分配,推動科技成果價值化。李國平告訴記者,“除了重獎,還允許失敗,在搞研究的過程中,這意味著大量投入可能有去無回,走自主創新之路,太鋼有著壯士斷腕的決心。”
75%――― 2009年,科技創新對企業發展的貢獻率。天道酬勤,在全球范圍內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太鋼2009年獲得利潤10億元,七成以上是多年來堅持新品種開發的結果。“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一家好醫院,重要的是有好大夫;一座酒坊好,關鍵是有好的釀酒師;那么,一個鋼鐵企業呢?”
在太鋼采訪第一天,記者就找到了答案。企業要優化品種結構,加快新品開發,提高產品質量,技術裝備是基礎,技術創新是支撐,技術人才是根本。說白了,太鋼自主創新能力的核心,是人才。
尊重人的價值,挖掘人的潛力,發揮每一個人的力量,太鋼持續實施“515”人才戰略,重點培養50名優秀管理人才、100名優秀科技人才、500名優秀操作人才。2009年,太鋼技術中心在全國575家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中總排名第二,位居行業第一,形成了以工程院院士為代表的一大批科研人才隊伍,成為企業自主創新的中堅力量。
2010年首季,T4003不銹鋼板憑借優質、高效,大批量進入鐵路行業,雙相不銹鋼成功應用于換熱器、脫硫環保和幕墻裝飾等行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繼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之后,不銹鋼復合板再度中標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項目――― 金沙江向家壩水電工程,獲單筆最大訂單;一大批不銹鋼新產品再次進入汽車、造船、核電、集裝箱、制品、電梯等行業。高等級管線鋼進一步擴大了在中石油西氣東輸二線、日東線、大沈線、錦鄭線的市場份額,中標量居國內鋼廠之首;高等級冷軋IF鋼銷售首次突破萬噸大關……針對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而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的特點,太鋼持續組織科研力量大力開發市場有需求、附加值高、比較效益好及替代進口的產品,綠色產品集群的壯大令太鋼在后危機時期的優勢日益凸現。
“不知你們注意到沒有,過去,公司講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助力、助推器,是從后往前推;現在的說法變成了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牽引力、是要引領方向的!”王立新興奮地說,太鋼的科研人員都感到肩上擔子更重了,每個人都多了一份引導企業發展的使命。
從全球最大的不銹鋼企業轉變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不銹鋼企業,從太鋼制造到太鋼“智”造,我們清楚地看到,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太鋼正用盡全力、奔向夢想彼岸。
相關閱讀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燃氣用具連接用不銹鋼波紋軟管》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燃氣用具連接用不銹鋼波紋軟管》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請做好標準的組織起草、征求意見和技術審查工作。在標準制修......
作品《宇宙》近日,以不銹鋼雕塑作品《引力》為代表的一組大型藝術裝置亮相上海天文館。這些作品是館方為多層次、多角度展現天文之美,特別邀請數位中外知名藝術家為上海天文館量身打造的“天文”主題作品,通過不同......
柯氏氣團最早由Cottrell發現并提出,鋼在一定環境下會形成富含間隙原子的原子氣團,這是導致鐵素體鋼出現不連續屈服和屈服點較高的原因。在低堆垛層錯能(SFE)材料的塑性變形過程中,形成的柯氏氣團會導......
從山西太鋼不銹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獲悉,目前中國最薄的不銹鋼,由該公司研發成功,使我國不銹鋼箔材的制作工藝提高到世界領先水平。記者了解到,該公司首批超薄不銹鋼產品日前已從山西太原運往德國。圖片源自網絡這......
“我們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以批量生產寬幅軟態不銹鋼精密箔材產品的企業。”8月10日上午,太鋼精密帶鋼公司質檢作業區主管廖席指著一批包裝精美即將發往德國的產品,對科技日報記者說,“這批出口產品......
配備X射線能譜儀的掃描電子顯微鏡不僅能夠觀察材料的微觀形貌還可對微區成分進行分析,現已廣泛應用于材料分析測試領域。提高能譜儀定量分析的準確度,是科學研究和工業生產的重要課題。本論文對能譜儀的物理基礎、......
不銹鋼是一種能夠抵御水蒸氣、弱酸溶液等耐腐蝕性的合金。不銹鋼的主要成分是鐵,此外還含有Ni、Cr、Mn、Ti、Mo、C等添加元素,其中鉻含量一般大于10.5%。Cr、Ni是不銹鋼中非常重要的成分,鉻能......
西班牙研究人員日前成功研發出一種新型陶瓷薄膜,它可作為抗菌涂層,有效抑制不銹鋼制品表面的致病細菌,有望應用在醫療器械、人體植入材料、公共保健設施、食品加工設備等領域。不銹鋼材料具有良好的剛性、加工成型......
如何解決使用塑料包裝食用油產生塑化劑的安全隱患?記者從6日在天津市食品安全協會召開的“食用植物油安全研討會”上了解到,天津將在全市推廣智能型食品級不銹鋼容器替代塑料桶存儲食用油。據了解,這種云端數控不......
一項新技術利用3D打印制造不銹鋼部件,圖為火箭發動機組件。3D打印技術已然風靡全球,但目前與這項技術結合最好的是塑料和泡沫鋼材料,而這些材料卻不夠結實,不能滿足核心材料的應用需求。如今,研究人員已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