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國藥集團中國生物首席科學家張云濤表示,擴大加強針應用范圍,可有效應對變異株。
在此前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介紹,相關單位進行了新冠滅活疫苗加強針的相關研究,研究之后不僅看到了抗體水平的增加,而且發現抗體譜更廣,這意味著加強針對變異株會產生更好的保護作用。
美國免疫學家安東尼·福奇曾在媒體上表示:加強針接種很可能并不是兩針再加強,而是更像完整接種的三部曲,類似于乙肝疫苗全程接種的3針。
對此,張云濤解釋,正在接種的其他病毒類疫苗的完整免疫程序很多是3針,例如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IPV(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而由于疫情急、時間緊,全球新冠疫苗在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短時間內未將免疫程序優化到最好,但隨著疫苗使用經驗的積累正在逐步優化。
從世衛組織“叫停”到各國“流行”,加強針實力凸顯
11月19日,在中國加強針接種穩步推進約兩個月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新冠疫苗加強針用于18歲及以上人群。此前,以色列、加拿大已紛紛開打加強針。
對于進行加強針接種,曾一度經歷過反對和質疑——
據媒體報道,7月,美國企業新冠疫苗加強針緊急使用授權的申請遭到了FDA和美國疾控中心(CDC)的反對。世衛組織也曾表示,由于尚無需要接種加強針的確鑿證據,建議暫停接種。
然而不少疫苗接種率高的國家仍舊發現了突破病例(接種疫苗后仍感染),例如以色列等國的疫苗預防感染有效率持續走低,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得不開啟加強針接種計劃,加強針的保護力也漸漸凸顯。以色列官方曾發布報告稱,加強針接種兩周后,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可以降低10倍以上。
加強針是對“主流毒株”的有效應對
目前許多國家“主流毒株”德爾塔的特點之一是潛伏期短。
潛伏期短,說明德爾塔善于打“閃電戰”,這個時候如果想靠免疫記憶調動免疫部隊就來不及了。前者一兩天,后者一兩周,因此容易出現突破病例。
“以前的病毒潛伏期長,動作沒那么快。它需要時間潛伏,我們的機體需要時間調動免疫系統,疫苗形成的免疫記憶足夠抵抗病毒。”張云濤分析,因此防感染的有效率仍然高,加強針顯得并不非常重要。
但隨著德爾塔毒株的流行,以色列等國前一段時間的疫苗防感染有效率掉到了百分之十幾左右,說明免疫策略需要調整。
那么,怎么制服潛伏期短的病毒?
潛伏期短,意味著它一感染,馬上就要擴增,如果能在人體內保持高滴度的中和抗體,形成高壓態勢,將阻止它擴增、感染。
“體內的高滴度中和抗體與是否被感染存在正相關關系。”張云濤說,因此,在新冠病毒的潛伏期變短之后,加強針刺激更多的中和抗體產生顯得尤為重要。
加強針進入免疫程序有章可循
“0、1、6”方案是非常經典的免疫程序,是指疫苗初次免疫時全程需要接種3針,按照0、1、6個月順序,接種第1針疫苗后,間隔1及6個月注射第2及第3針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IPV疫苗等多種疫苗的完整免疫程序均為3針。
據介紹,基于在疫苗研發領域長年積累的經驗,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在新冠疫苗臨床試驗進行的最早期就開展了3針免疫的臨床試驗。
“去年4月份,我們就開展了第3針的臨床試驗,當時由于時間緊,第3針和第2針間隔1個月,發現注射第3針之后抗體漲了30%。”張云濤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后來的探索表明第3針間隔時間延長后效果更好,隨即開展了不同劑量“0、1、4”“0、1、6”“0、1、9”3個方案的臨床試驗。
張云濤解釋,臨床試驗研究結果顯示,第3針與第2針間隔6個月接種是比較科學的,間隔9個月也沒有問題。那么,間隔時間短一點行不行?研究表明,安全性也是沒有問題的,但產生的中和抗體滴度沒有6個月以上那么高,免疫效果沒有那么好。
在采訪過程中,張云濤多次強調新冠病毒、新冠疫苗非常特殊,都在不斷地刷新著人類的認知。很多問題直到今天仍不明朗,處在探索期,需要以科學的態度不斷研究、不斷調整,以適應病毒變異等情況的變化。
轉眼間,距離新冠疫情爆發已經過去了四年半的時間。從一開始的恐慌無措,到今天能夠習以為常地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感染,人們似乎已經習慣了與病毒共存。根據《人民日報》此前的報道,到2022年底,海南、浙江、四川......
一項新研究顯示,最新的帶狀皰疹疫苗可能比舊的疫苗更有效地延緩甚至預防癡呆癥的發生。已知接種帶狀皰疹疫苗與預防癡呆有關。現在看來,相比舊疫苗Zostavax,一種自2017年開始使用的名為Shingri......
2024年7月11日-12日“第六屆中國生物學術年會暨生物制藥質量分析技術論壇”在成都渝江皇冠假日酒店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檢驗檢測服務分會,北京中航環宇聯合主辦”、“天津萬......
近日,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與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DVirus,HDV)合并感染精準檢測研究中取得進展,建立了一種納米孔單......
病毒,這些微觀世界中的隱形殺手,以其微小的體積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它們是引發病毒性肺炎、肝炎、病毒性腹瀉以及艾滋病等嚴重傳染病的元兇,每年都會導致全球數千萬生命的消逝。特別是近年來,諸如新型冠......
很多疫苗只是部分有效,其療效會逐漸減退,或者對于非常年幼和老年人并不會發揮作用;十多年以來,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一直在嘗試通過添加諸如佐劑等化合物來改善疫苗的功效從而增強疫苗接種者機體的免疫反應。......
瘤原位疫苗接種是指利用腫瘤部位可用的腫瘤抗原來誘導腫瘤特異性適應性免疫反應的任何方法。這些方法在許多實體瘤的治療方面前景廣闊,眾多候選藥物正在進行臨床前或臨床評估,并有幾種產品已經獲批。然而,開發有效......
蛋白轉化酶subtilisin/keexintype9(PCSK9)結合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DLR)并介導其內化和降解,導致LDL膽固醇水平升高。最近,PCSK9成為高膽固醇血癥和動脈粥樣硬化的治療靶......
急性感染通常伴隨著食欲減退(或厭食)和嗜睡等“疾病行為”,這些“疾病行為”看似簡單尋常,但其實際上是由免疫系統介導的一套精心調控的代謝適應性反應所介導的結果。人體產生和感知“疾病行為”的目的是優化免疫......
為推動疫苗國家監管體系建設,持續提升我國疫苗藥品監管能力水平,6月19日至26日,國家藥監局邀請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在昆明舉辦良好監管管理規范(GRP)和監管績效指標(RPI)專題培訓。世界衛生組織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