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病毒“致命點”是理想的藥物靶點
饒子和院士評價“郭德銀研究組的新發現非常有意義”
本報訊 (記者任荃)盡管與當年的SARS大流行已相隔6年,昨天本報頭版報道《SARS病毒“致命點”被找到》,還是引起了讀者和專家的高度關注。著名分子生物物理與結構生物學家、南開大學校長饒子和院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就“致命點”的特異性來看,它將是一個設計和篩選抗SARS藥物的理想靶點。
要全面解讀這個“致命點”——非結構性蛋白nsp14的重要性,得從病毒的基本結構入手。病毒大都包含兩類蛋白:結構性蛋白和非結構性蛋白。前者負責為病毒“穿衣”,將其包裝成形;后者負責復制病毒基因組,傳宗接代。只有當病毒進入宿主細胞之后,非結構性蛋白才開始表達。
饒子和課題組成員、清華大學醫學院婁志勇博士告訴記者,SARS冠狀病毒擁有十幾個非結構性蛋白,它們各司其責共同“輔佐”病毒基因組的自我復制。此前的研究表明,nsp14蛋白具有核酸外切酶活性,是直接參與病毒基因組加工、復制的“關鍵人物”。
此次,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郭德銀教授帶領的研究組認定了這個“關鍵人物”的另一種“本事”,即證明nsp14蛋白兼具甲基轉移酶活性。“這種酶可幫助進入宿主的病毒‘戴帽’,以穩定基因組并提高復制效率。”婁志勇說,“身兼二職”的nsp14蛋白對于SARS病毒復制的作用可謂“不可替代”。
重要的是,有關nsp14蛋白的新發現,為設計和篩選抗SARS藥物提供了新思路。婁志勇解釋,抗病毒藥物的開發,主要依靠破譯非結構性蛋白的結構與功能。“已有研究表明,具有甲基轉移酶活性的蛋白是一個具有特異性的藥物靶點,也就是說,nsp14蛋白將是臨床對抗SARS病毒的一個不錯的‘攻擊點’。”據悉,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多種甲基轉移酶抑制劑,理想的抗SARS藥物很可能從中誕生。
“郭德銀研究組有關SARS病毒復制機制的新發現非常有意義。”饒子和透露,他帶領的課題組還將從結構上進一步證實nsp14蛋白的“致命點”身份。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根據國家藥監局附條件批準阿茲夫定片增加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適應癥注冊申請的審批意見,為進一步完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抗病毒治療方案,經研究,......
近日,全球權威醫學雜志《新英格蘭醫學》(NEJM)發表了一項中國和新加坡科學家合作的通訊文章。文章稱在中國山東和河南兩地發現了一種可感染人類的新的動物源性亨尼帕病毒(henipavirus)。亨尼帕病......
美國疾控中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美發現的猴痘確診病例已超過6600例,其中至少5人為兒童。美國疾控中心8月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美猴痘確診病例達6617例,目前只有蒙大拿州和懷俄明州沒有發現病例。自......
據近日發表在《阿爾茨海默病雜志》上的研究,單純皰疹病毒(HSV)與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增加有關。美國塔夫茨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模擬大腦的三維人體組織培養模型證明,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
當我們生病時,我們常常沒有食欲。這對我們的新陳代謝也有影響:因為它不再提供碳水化合物,它轉換成燃燒脂肪。這就產生了被稱為酮體的能量豐富的分子。這些可能有助于我們的身體更好地應對病毒。至少目前的研究結果......
世界衛生組織(WHO)17日宣布,加納發現兩人因感染馬爾堡病毒死亡,系該國首次發現馬爾堡疫情,也是繼幾內亞2021年發現一例感染者后,西非國家再次暴發馬爾堡疫情。據了解,兩名死者分別為26歲男性和51......
7月6日,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公布,近期北京出現的新冠感染者經過基因測序結果顯示,均屬于奧密克戎變異株BA.5.2分支。7月6日,西安開啟了“全市實行7天臨時性管控”措施,包括暫停堂食,娛樂場......
7月6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79場新聞發布會上,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副主任李昂介紹,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公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這是總結疫情防控經......
5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陳化蘭院士團隊在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系統闡明了目前在全球肆虐的H5N1禽流感病毒的起源、進化和時空傳播特......
自然界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的病毒有數百種之多,引發人類及動物宿主的病毒性腦炎、腦膜炎及出血熱等嚴重疾病,但多數烈性蚊媒病毒均無有效疫苗和治療藥物。人們亟需深入了解蚊媒病毒在自然界中快速傳播的基本原理,并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