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6-20 09:16 原文鏈接: 專訪萬鋼:發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引擎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九大上發表重要講話。科技部部長萬鋼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號召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講話為我國科技創新指明了方向,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科技部將進一步落實改革措施,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創新積極性,發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引擎,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向著世界科技強國不斷前進。

    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如何理解“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萬鋼: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提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這條道路的最大優勢就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法寶,今后我們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也要靠這一法寶。

    只有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把握發展的主動權,才能真正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也是市場換不來的,必須橫下一條心,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解決關鍵技術領域的“卡脖子”問題。

    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要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揮好我們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加強統籌協調,促進協同創新。要樹立強烈的創新自信,敢于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保持戰略定力,有所為有所不為,在若干重點領域爭取“彎道超車”。

    同時,我們強調自主創新,絕不是關起門來搞創新。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創新資源在世界范圍內加快流動,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所有創新難題。我們要深化國際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積極參與并提出由我國科學家提出和牽頭實施的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在更高起點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補科技創新“短板”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記者: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要能夠持續涌現一批重大原創性科學成果。科技部將如何為產生更多原創性科學成果創造條件?

    萬鋼:原始創新能力薄弱是我國科技發展的“短板”,也是今后必須加快解決的重要問題。第一,加強戰略性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科技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凝練形成一批面向2030年的重大科技項目,與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形成梯次接序的格局,在能源、信息、空天、海洋等戰略必爭領域,在糧食、資源環境、醫療健康等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上,明確我國科技創新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超前規劃布局,加強基礎能力建設,集中力量攻關,力爭率先突破。

    第二,在重大創新領域加緊建設―批體量更大、學科交叉融合、綜合集成的國家實驗室,形成國家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力量。促進現有各類科研基地和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有效服務。

    第三,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管理改革,優化科技創新資源配置,加強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按照“全鏈條設計、一體化實施”的思路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加強創新鏈條各個環節的統籌部署。

    第四,通過政策杠桿和財政資金杠桿,調動社會資本更多地投入原始創新,特別是引導企業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加強對原創性科技成果知識產權的應用和保護,為原始創新提供良好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全速發動創新驅動新引擎最大限度釋放創新活力

    記者: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同發揮作用,兩個輪子一起轉。如何理解“兩個輪子一起轉”?

    萬鋼:創新驅動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相互交織、相互支撐。只有讓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才能形成創新發展的合力。

    要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破除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調整一切不適應創新驅動發展的生產關系,打通科技與經濟結合的通道,最大限度釋放創新活力。促進創新鏈、產業鏈、市場需求有機銜接,促進科技政策、產業政策、經濟政策相互協調,把創新驅動的新引擎全速發動起來。

    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發揮市場配置創新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產業化目標明確的技術創新活動更多由企業牽頭,政府部門要在“抓戰略、抓規劃,抓政策、抓服務”上下功夫,加快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為科技創新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普惠性創新政策,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要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和相關配套政策,實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加快構建專業化技術轉移服務體系,培育壯大技術交易市場,建立市場化評價定價機制,讓科技成果更好地與經濟對接。

    調動積極性創造性在創新事業中凝聚培育人才

    記者:下一步,科技部將會采取哪些措施激發廣大科技人員的創新熱情,為創新發展服務?

    萬鋼:調動廣大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是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務。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推進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建設一批專業化眾創空間,鼓勵更多科研人員投身“雙創”。打造龍頭骨干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與中小微企業協同創新的平臺,服務于青年創客。促進人才、技術、資本等各類創新要素的有效互動,加快形成開放高效、穩定合作的創新網絡。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科研人員兼職或離崗創業,大力推進科技型創業,更加有效服務實體經濟。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帶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二是研究制定以更多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提高科技人員穩定收入比例,落實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政策,讓科技人員合理合法實現“名利雙收”。

    三是完善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的傾向,建立以創新質量和貢獻為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為科研人員潛心研究、安心創業創造良好條件。

    四是改革完善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尊重科研規律,改革經費使用中重設備、輕用人的現象,解決簡單套用行政預算和財務管理方法管理科技資源等問題,精簡項目管理程序,簡化手續,建立健全科研項目財務助理制度,讓科技人員能夠集中精力搞科研、出成果。

    相關文章

    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擬表彰對象名單公示

    關于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擬表彰對象的公示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關于評選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的通知》要求,現將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擬表彰對象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23年5月......

    中國科技創新治理仍存挑戰

    5月5日,北京市科協舉辦“中國前沿科技創新治理——北京市科協專業智庫‘論策論道’沙龍”活動,活動期間發布了《2022中國前沿科技創新治理動態與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是中國科技......

    新興醫學創新與轉化中心登上《自然》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官網,今天向全球推介了一家正在成長的新興醫學創新與轉化中心,它就是上海市生物醫藥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SFPBRIT)。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

    中國石化率先完成創新與知識產權管理能力評級

    4月24日,《中國科學報》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在第23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即將到來之際,作為國家知識產權局遴選的全國3家首批試點單位之一,中國石化率先完成ISO56005的創新與知識產權管理能力評級,評......

    南繁國際玉米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中心項目主體施工完成

    日前,正在進行的海南三亞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國際玉米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中心建設項目,主體施工全部完成,全面進入內部裝修裝飾階段。國際玉米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中心建設項目,是海南省重點項目,建筑面積5.7......

    《像天才一樣思考》譯者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472.shtm最近我的朋友K.BarrySharpless教授梅開二度,再次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我......

    高校攜手科研院所合力培養創新發展人才

    記者27日獲悉,首屆全球科技史研究工作坊在上海啟動,華東師范大學與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戰略合作簽約。華東師范大學方面27日介紹,雙方將聚焦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將頂尖學術資源轉化為頂尖育人資源,開展......

    “創新浙江大講堂”第一期開講

    3月8日下午,浙江省科技廳舉辦“創新浙江大講堂”第一期第一場活動,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潘云鶴和阿里巴巴達摩院院長、湖畔實驗室主任張建鋒,圍繞“‘互聯網+’科創高地建設”主題授課。廳黨組書記......

    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北京印發管理辦法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課題)管理辦法》的通知京科資發〔2023〕43號各有關單位:為規范和加強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課題)管理,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的......

    全球6G技術大會呼吁搭建協同創新橋梁

    5G行業應用還在持續深化,全球6G研發已提速,迎來愿景需求形成及關鍵技術遴選窗口期。3月23日,由國家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和總體專家組指導,未來移動通信論壇、紫金山實驗室主辦的2023全球6G技術大......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