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由山西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承辦的第三屆世界一流化學學科建設研討會暨全國著名高校化學院長論壇在會議中心第一會議室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化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姚建年,清華大學化學系主任王訓,教育部2018—2022年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暨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院長李丹,中國科技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副院長劉世勇,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院長王穎霞出席會議。
校黨委書記衛建國會見姚建年院士
校黨委書記衛建國會見了姚建年院士,校長楊軍出席會議并致辭,山西師范大學原校長武海順、副校長許小紅出席會議并分別主持了報告。會議開幕式由我校副校長張獻明主持并匯報了會議的組織和籌備情況。
校長楊軍出席會議并致開幕辭
楊軍在開幕辭中首先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簡要介紹了我校的基本情況,并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在化學學科的建設發展方面給予我校更多的指導和幫助。楊軍指出,本次會議是化學學科建設的一次盛會,會議在我校舉行體現了各位專家學者對我校的信任與對我校化學學科建設發展的大力支持,希望此次會議能夠取得豐碩成果,為各高校化學學科建設提供有益的參考與經驗借鑒。
姚建年院士作報告
研討會上,姚建年院士作了題為《中美貿易戰背景下的雙一流建設》的主題報告。報告指出,我國高等教育在世界上已經處于中上水平,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的發展理念和任務。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國家實力的關鍵,是大國競爭的制高點。姚院士從研發經費與人力投入、高等教育、論文與期刊發表、發明ZL、經濟活動以及中美經濟差距總覽等多個角度分析了中國科技發展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對未來我國化學科學的發展提出了構想與建議。
專家學者作報告
中國科技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副院長劉世勇、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張曉兵、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院長王穎霞、清華大學化學系主任王訓、吉林大學化學學院院長孫俊奇、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院長張加濤、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副院長陶勝洋、浙江大學化學系主任助理林旭鋒、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院長范樓珍、北京化工大學教授楊屹、江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副院長董玉明、西北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副院長謝鋼以及我校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院長賈建峰等13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一流化學學科建設、本科教學、人才引進與培養等主題在大會上作了報告。
本次會議圍繞“世界一流化學學科建設”和“雙萬計劃一流化學專業建設”兩個主題進行,研討了新時代化學及相關學科發展的新動向、新問題和新啟示,涵蓋近年來化學學科的發展方向、師資隊伍建設、學科平臺及學術隊伍建設、科研文化氛圍營造和實驗室安全管理及服務等各個方面,目的是進一步促進一流化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此次會議得到“山西省1331工程化學特色重點學科”和“山西師范大學十三五學科建設攀升計劃建設”經費支持,來自國內42所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化學專業的院長、教授共65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吉林大學化學學科創建七十年暨徐如人院士、沈家驄院士執教七十年慶祝大會30日在長春舉行。據悉,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吉林大學化學學科培養的院士就有13位,可謂“院士搖籃”。吉林大學化學學院的前身是東北......
9月15日,由山西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承辦的第三屆世界一流化學學科建設研討會暨全國著名高校化學院長論壇在會議中心第一會議室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化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姚建年......
9月15日,由山西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承辦的第三屆世界一流化學學科建設研討會暨全國著名高校化學院長論壇在會議中心第一會議室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化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姚建年......
根據美國科睿唯安公司2018年5月11日發布的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計量大學化學學科排名實現歷史突破,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成為繼......
電色譜是化學學科的分析化學專業的色譜分析類中的一種新興分析技術。中文名:電色譜外文名:CEC(CapillaryElectrochromatography)全稱:毛細管電色譜公認鼻祖:美國北卡大學的J......
據2010年6月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最新公布的2009年SCI數據顯示,由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和中國化學會共同主辦、汪爾康院士任主編的《分析化學》影響因子為0.790,較2008年度的0.633又有......
2010年5月3日,北京大學化學學科創立100周年慶典活動在百周年紀念講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為北大化學學科創立100周年發來賀電,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化學會理事長白春禮......
沒有奏樂,沒有煩瑣的儀式,南開大學化學學科90周年慶祝大會更像是一場交流大會:院長回顧90年發展歷程,校長提出今后發展希望,來賓表示祝賀,校友懇談收獲,教師詮釋師道與責任,學子表達感恩……國家自然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