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聯世界 元生無界”為主題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9月3日下午閉幕。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在閉幕式上表示,本屆大會舉辦121場線上線下活動,浦江兩岸多地協同,海內海外同頻共振。與往屆相比,觀眾參與度更高、傳播覆蓋面更廣、行業影響力更大。
為期3天的大會匯聚國內外嘉賓500余位,其中圖靈獎得主4位,諾貝爾獎、菲爾茲獎、馬爾獎得主各1位,國內外院士80余位、高校校長20余位。論壇覆蓋技術創新、產業應用、法治倫理和生態建設四大領域,涉及30多個專業方向,包含AI+元宇宙、腦機接口等當前人工智能全球熱點議題。在線觀看總人次突破6.38億。
被稱為人工智能界“奧斯卡”的卓越人工智能引領者獎(SAIL獎)評選結果發布;16家企業首發新品;《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白皮書》《元宇宙安全發展上海倡議(2022)》等18份報告發布;AI科技人才全球云聘會啟動,600余家企業發布1萬余個崗位需求,搭建全球人才互動平臺……
閉幕式上,25個上海人工智能代表性產業項目簽約,總投資近150億元;十億新賽道子基金募資啟動,百億信貸創新支持工具發布;此外,快手上海研發中心、幻身科技VR智能技術研發中心、清博智能元宇宙研究院等項目將聚焦元宇宙平臺建設,加速產業創新。
自2018年以來,上海連續舉辦五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以會興業、以會引智、以會聚才”效果顯著,不僅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百余個重大應用場景示范賦能,而且大批人工智能人才聚集上海、地方立法先行探索,上海人工智能形成良好發展生態。
比如在上海人工智能創新集聚的徐匯區,相關企業總數達682家。今年前8個月,平均每個月有6家人工智能相關企業落戶徐匯,一個“垂直硅谷”、一條“科創繡帶”、一個“發展集聚區”,正從落子到成勢。(記者龔雯)
為響應政府建設數字經濟,聚焦人工智能領域,推動產業創新發展的號召,近日,由上海數據交易所、上海市數商協會舉辦,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合信息”)承辦的“數商沙龍-走進合合信息”在上海......
9月2日,召開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興起,帶動了數字技術強勢崛起,促進了產業深度融合,引領了服務經濟蓬勃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
科技發展飛快,人工智能逐步研發出來。百度的文心一言、抖音的云雀大模型、中科院的紫東太初大模型等8款由中國科技企業或科研機構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大模型,8月31日宣布正式面向公眾開放服務。這是中國自主研發......
頭戴VR設備,腳踩單車,游客仿佛置身海河沿岸,可以一邊騎行一邊欣賞海河風光;“任意門”輕輕一拉,美麗景致“撲面而來”……正在中國天津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旅游產業博覽會上,數字技術加持的文旅產業“科技范兒......
《自然》8月30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了一個名為Swift的人工智能(AI)系統,其駕駛無人機的能力可在一對一冠軍賽中戰勝人類對手。該研究結果標志著移動機器人學和機器智能的一個里程碑,或可啟發在其他物理......
8月23日-25日,“AIGC與新聞傳播學教育研討會暨2023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數據新聞專委會培訓會議”在西北民族大學召開。會議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和西北民族大學主辦,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數據新聞專委會和西北......
2023年度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士增選公示根據《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章程》《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士評定工作辦法》,學會于2023年3月啟動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士候選人提名工作。經學會會士提名、會士評定工作委員會......
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對邊緣節點計算平臺的實時數據處理能力與能效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新型存儲器的非易失存內計算技術可實現數據的原位存儲與計算,將數據搬運帶來的功耗與延遲開銷最小化,從而提升邊緣設備......
“過去一段時間,以大語言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取得了令人震撼的成績,而這些已經讓我們看到了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近日,在由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辦的WAVESUMMIT深度學習開發者大......
8月24日,在第二屆云岡數字新基建發展論壇上,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2023人工智能基礎數據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麗解讀了《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