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月4日從東莞理工學院獲悉,該校生態環境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特聘教授林輝博士團隊在有關多氟及全氟化合物領域取得突破。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
PFAS是一類人工合成的化學品,因其疏水拒油以及優異的熱穩定性和化學惰性而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導致該類化學物在全球范圍內頻繁檢出。大量研究表明PFAS與癌癥、生殖毒性等嚴重健康風險密切相關。氟化工污水中存在數百種PFAS且化學結構高度復雜多樣,如羧酸類、磺酸類、醚類以及氫代/鹵代衍生物等,傳統吸附技術(活性炭、離子交換樹脂)因污水中背景基質干擾(如溶解性有機物、無機陰離子)以及吸附選擇性不足,難以實現對PFAS的廣譜高效去除。如何從復雜污水中同步捕獲多種PFAS,并降低處理成本與碳足跡,是當前PFAS污染治理面臨的重要挑戰。
該項研究受礦物浮選工藝的半膠束吸附機制啟發,提出了逆向礦物浮選過程,發現Zn基電絮凝原位生成的“Zero-Carbon(零碳)”吸附劑疏水性Zn羥基聚合絮體能夠選擇性超容量吸附污水中疏水性PFAS(log Kow?>?4),同時還有效削減污水中的背景干擾物。研究團隊提出的“Zn基電絮凝-吸附”串聯處理策略,實現了對氟化工廢水中107種PFAS的廣譜捕獲。技術經濟分析與生命周期環境影響評估表明,耦合Zn基電絮凝處理能夠降低處理成本一個數量級,碳足跡減少70%。此外,研究還發現碘代PFAS(I-PFAA)因碘原子取代氟原子顯著提升疏水性與吸附選擇性,同時能夠被自然降解,這一發現或為環境友好型PFAS替代品的設計提供全新啟示。
該校生態環境工程技術研發中心2024屆碩士研究生梁逸揚為論文第一作者,楊立輝博士、唐才明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林輝博士為獨立通訊,東莞理工學院為唯一通訊單位。
記者3月4日從東莞理工學院獲悉,該校生態環境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特聘教授林輝博士團隊在有關多氟及全氟化合物領域取得突破。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PFAS是一類人工合成的化學品,因其疏水......
近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一項法案,限制并逐步禁用含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的消費品及工業品。這類被稱為“永久性化學物質”的人工合成化合物,因其碳-氟鍵的極端穩定性,可在自然環境中存續數百年甚至更......
2025年2月21日,由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與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共同舉辦的第九屆環境研究合作實驗室技術交流會在北京順利召開。本次會議匯聚了來自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北京市各區縣環保局、國家地......
關于2024年遼寧省國際科技合作計劃擬立項項目的公示根據《遼寧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遼寧省科學事業公益研究基金計劃項目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經有關單位申報、初審推薦、復審核查、專家論證和省科技廳黨......
2024年8月7日,歐盟委員會發布監測人類飲用水中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分析方法的技術指南。主要內容如下:(1)定量限:“PFAS總和”參數的LOQ應為30ng/L(0.03μg/L)或更......
由天津市分析測試協會標準物質與檢測技術分會、天津市標準物質與穩定同位素標記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阿爾塔)、北京國實檢測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阿爾塔有約—環境專題【新污染物:PFAS】技術研討會”已于6月......
——探討在新EPA指南下塑造PFAS測試未來的實驗室技術進展和策略新EPA指南下的PFAS檢測2024年4月,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發布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裁決,要求美國各地的市政供水系統將六種常......
賽默飛科學公司(ThermoFisherScientific)環境與食品安全部門主任TobyAstell近日接受采訪,詳細解讀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關于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在食品......
2023年11月16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近日宣布授予JenniferField博士“安捷倫思想領袖獎”,獎項旨在表彰其在有機微量污染物和PFAS領域的開創性工作。Jennife......
2023年5月17日-18日,第十七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以下簡稱“第十七屆POPs論壇”)在山青海碧的青島召開。(相關鏈接:群英匯聚第十七屆POPs論壇共研新污染物治理與健康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