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最新發表一篇環境研究論文指出,中東空氣污染中有90%以上的細顆粒物可能來自人類活動。這一研究結果挑戰了之前的一致看法,即天然氣溶膠(如沙漠塵)是空氣質量不佳的主要原因,說明人類活動對中東空氣污染的影響此前被低估,同時也表明中東地區有必要通過減少排放保護人類健康。
該論文介紹,中東的空氣質量被認為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如大范圍的大氣環流加上沙漠塵和大氣塵。不過,之前的研究發現該地區的空氣污染有一大部分并未歸因于排放,而排放已知造成了超過15%的全球二氧化硫污染和7.5%的全球溫室氣體。該地區約有1/8的死亡被歸因于空氣污染,與高膽固醇和吸煙的比例差不多。對排放的代表性較差以及缺少觀察性數據讓人們無法很好地理解中東的大氣組成以及其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論文通訊作者、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化學研究所喬斯·萊利維爾德(Jos Lelieveld)和同事與合作者對2017年繞阿拉伯半島航行的科考船采集的觀測數據進行分析,并結合大氣建模。他們估計,該地區90%以上的有害細顆粒物來自人類活動,比如化石燃料的燃燒和石油行業。他們發現,中東地區的污染物濃度一直高于世衛組織(WHO)的指南,而且由污染暴露引起的超額死亡率從中東地區西北部的5.9%一直到東南部的15.9%。相比之下,在美國和德國這兩個空氣質量更好的國家,這一比例分別為3.0%和3.7%。該項研究還發現,空氣污染對健康的不利影響在中東多國都很嚴重。
世界著名的大氣氣體監測站位于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西北角的肯納烏克/格里姆角。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據世界衛生組織稱,作為一項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空氣污染每年導致700萬人死亡。有研究表明,空氣污染會增加......
為保障國家疾控局重大傳染病防控項目“空氣污染對人群健康影響監測與防護”(簡稱監測項目)細顆粒物(PM2.5)成分監測數據質量,加強項目相關實驗室成分分析質量控制,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于2023年6-7月......
2023年9月6-8日,第二十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簡稱BCEIA2023)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召開。大會同期設置了多個主題論壇以及電子顯微學與材料科學、質譜學、光譜學、色譜......
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了植物在清除家中、學校或工作場所的有毒、致癌污染物方面是多么有效,這提供了一種可持續的、低成本的方式來確保你呼吸的空氣更加清潔。鑒于人們在家里、學校或工作場所花了90%的時間在室內,我......
近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了《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便攜式聯機比對篩查技術規定(試行)》、《環境監測用57種臭氧前體揮發性有機物標準氣體比對抽測技術要求(試行)》、《環境監......
近幾十年來,由于不健康飲食和缺乏鍛煉,肥胖已成為一個重大的全球健康問題。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空氣污染也是影響女性體重、身體質量指數、腰圍和體脂的因素之一。相關論文近日發表于《糖尿病護理》。論文第......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7077.shtm中新網上海9月29日電(孫國根陳靜)中國學者在一項40余萬人的前瞻性隊列研究中發現,......
2022年4月24日從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上觀察到的中東塵土。這項新研究表明,盡管沙塵普遍存在,但中東地區燃燒源產生的高濃度微型粒子......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最新發表一篇環境研究論文指出,中東空氣污染中有90%以上的細顆粒物可能來自人類活動。這一研究結果挑戰了之前的一致看法,即天然氣溶膠(如沙漠塵)是空氣質......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最新發表一篇環境研究論文指出,中東空氣污染中有90%以上的細顆粒物可能來自人類活動。這一研究結果挑戰了之前的一致看法,即天然氣溶膠(如沙漠塵)是空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