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中國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俄羅斯太平洋海洋研究所海洋與氣候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俄海洋與氣候聯合研究中心”)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掛牌成立。該中心是中俄兩國在科技創新合作不斷加深背景下成立的第一個海洋科學研究領域的合作平臺,標志著中俄海洋科技領域的合作進入新的階段。
中俄海洋與氣候聯合研究中心以建立中俄海洋研究領域新的合作平臺與合作機制,進一步擴展兩國在海洋領域的合作研究,提高兩國海洋科技水平,提升對海洋變化規律的科學認識,增強兩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保護海洋環境,促進海洋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和利用為目標。中心設立區域海洋學研究、大洋資源與深海科學合作研究、海洋與氣候變化、海洋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海洋政策與管理和海洋觀測站建設6個方向,對中俄兩國及國際其他海洋與極地相關研究科學家開放。
該中心的成立,將有利于進一步推動中俄兩國在海洋與氣候、北極科考等領域的合作考察和研究,為“冰上上絲綢之路”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近日,中國海洋大學應澳門大學邀請加盟發起中國與葡語國家海洋研究聯盟。中國海洋大學校長于志剛、副校長劉勇線上出席聯盟成立儀式暨首屆理事會會議。于志剛與來自中國、葡萄牙、巴西、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共19個涉......
高光譜成像是當前海洋成像前沿領域。由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具有光譜覆蓋范圍廣、分辨率高和波段多等許多優點,因此已成為海洋水色、水溫的有效探測工具。它既可用于海水中葉綠素濃度、懸浮泥沙含量、某些污染物和表......
81歲的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胡敦欣院士再一次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圖片來源于網絡“出發時,為他們送行;返回了,我就來接船。海上航行科考不容易,我要為年輕人點贊、加油打氣。”近日,胡敦欣院士頂......
9月21日,中國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俄羅斯太平洋海洋研究所海洋與氣候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俄海洋與氣候聯合研究中心”)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掛牌成立。該中心是中俄兩國在科技創新合作不斷加深背......
9月21日,中國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俄羅斯太平洋海洋研究所海洋與氣候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俄海洋與氣候聯合研究中心”)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掛牌成立。該中心是中俄兩國在科技創新合作不斷加深背......
5月15日從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獲悉,由海洋國家實驗室和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發組織(CSIRO)共建的國際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將于5月22日在澳大利亞霍巴特市正式啟用。據悉,這是我國在世界發......
在剛剛結束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2016學術年會上,海洋國家實驗室與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發組織簽署了共建“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協議書,將在霍巴特攜手構建全球分布式協同創新平臺,聚集全球資源......
圖片來源:英國每日郵報網站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法國最新設計一款海洋研究平臺——“海洋軌道器”,重達1000噸,可由風力、海浪和太陽能提供動力。它看上去頗似007電影中反派秘密基地,但事實上是一種特殊海......
NURP的潛艇正在面臨不確定的未來。日前,一直“躲藏”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懷抱”中的國家海洋研究計劃(NURP)又遭遇另一個巨大障礙。實際上,NURP在美國政府方面一直遭受冷遇。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