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弱狀態與房顫發病風險有怎樣的關聯?記者6日獲悉,中國醫學專家的最新研究明確了房顫發生的代謝—衰老交互關系,并指出人體虛弱可增加房顫風險,對肥胖和糖尿病人群而言,虛弱引發房顫的風險更高。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內分泌科陸穎理/王寧薦團隊在最新一期《歐洲心臟雜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發表題為《虛弱、遺傳易感性與房顫風險》的研究成果。據了解,此前,該團隊的研究成果分別揭示了長期夜班工作可增加房顫風險,并率先提出房顫一級預防體系中的代謝因素中心論。
此次,研究團隊主要面向中老年群體,具體探究虛弱狀態與房顫發病風險的關聯及影響。據介紹,虛弱作為一種與年齡增長和代謝病密切相關的病理生理狀態,可表現為多系統生理功能受損,體力活動下降,肌力減退,易疲勞或患病后恢復能力下降等,即身體處于一種易損狀態。這一特殊的身體狀態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群。雖然,房顫作為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其誘因已明確主要為肥胖、糖尿病等,但虛弱是否與房顫發生具有直接影響尚不明確。
在前瞻性隊列研究中,陸穎理/王寧薦團隊評估40歲—70歲人群身體虛弱與新發房顫風險之間的相關性,并進一步探討了房顫的遺傳易感性是否會改變上述關聯。該研究參與者近37萬名,平均年齡56.2歲。據了解,研究人員隨訪13.7年后發現,與無虛弱者相比,處于虛弱前期和虛弱的參與者新發房顫的風險分別增加18%和47%;研究進一步發現超重肥胖和糖尿病患者若處于虛弱狀態,房顫風險分別增加為60%和47%,較正常體重和非糖尿病人群風險增加更為突出。
該研究建議將虛弱作為房顫的新危險因素,納入臨床房顫風險評估,以助有效開展房顫高危人群的早期篩查,并予以房顫的干預和預防。據悉,對于肥胖和糖尿病等人群,改善虛弱是否可以預防房顫的發生將成為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影響到大約37%的成年人。房顫射頻消融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方法,對于陣發性房顫失敗或不能耐受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患者具有I級適應癥。盡管射頻消融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房顫復發也較為......
虛弱狀態與房顫發病風險有怎樣的關聯?記者6日獲悉,中國醫學專家的最新研究明確了房顫發生的代謝—衰老交互關系,并指出人體虛弱可增加房顫風險,對肥胖和糖尿病人群而言,虛弱引發房顫的風險更高。上海交通大學醫......
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其發病具有大幅增加死亡、中風、心衰等并發癥風險。記者20日了解到,中國醫學專家經過對逾40萬人長達12年的隨訪后發現,代謝控制因素在房顫一級預防體系中具有突出重要地位。記者2......
手術現場(上海十院供圖)房顫是導致腦卒中、心力衰竭的“元兇”之一。根據國家卒中登記中心的數據,房顫患者卒中的復發率、致殘率和死亡率分別約為32.35%、51.58%及34.23%。患有房顫......
如果檢測到房顫則開展房顫篩查并隨后啟動抗凝治療是否可以預防中風,此問題尚未得到解答。使用植入式環路記錄器(implantablelooprecorder,ILR)進行連續心電圖監測有助于檢測無癥狀心房......
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約有1/3是由于心房顫動引起心源性栓塞。卒中可能是先前未發現的房顫的首發癥狀。口服抗凝劑(OAC)在預防房顫相關腦卒中方面非常關鍵,因此提出在卒中后進行心電檢測發現房顫進而給予OA......
去年年末,AppleWatchSeries4開放了心電圖(ECG)檢測功能,可以發出房顫(AFib)警告,為用戶的心臟健康提供輔助信息。這也引領了可穿戴設備成為個人健康助理的風潮。然而你可能并不知道,......
對于房顫合并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或者接受了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患者,其抗栓治療存在挑戰,三聯還是雙聯治療一直存在爭議。美國當地時間3月17日上午,杜克大學醫學院的RenatoD.Lop......
對于房顫合并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或者接受了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患者,其抗栓治療存在挑戰,三聯還是雙聯治療一直存在爭議。美國當地時間3月17日上午,杜克大學醫學院的RenatoD.Lop......
與腎功能正常的人相比,慢性腎病(CKD)患者發生非瓣膜性房顫、缺血性卒中和嚴重出血的風險增加,而且風險隨著CKD進展而增加,其中透析患者的風險最高。過去,房顫并發癥的預防性治療或缺血性卒中后的二級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