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科學院昨天發布的《消費端碳排放研究報告(2024)》,中國消費端碳排放長期低于生產端碳排放,且中國出口產品隱含碳強度在1990年至2019年間下降了83.3%,這表明中國為全球提供了越來越多的綠色低碳產品。
“以往大量關于碳排放的核算集中于生產端,均以生產活動的屬地為邊界,忽視了消費行為中所隱含的碳排放。”領銜該報告編撰的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員魏偉表示,基于消費端的碳核算有利于明晰生產者與消費者碳排放責任歸屬,深入系統剖析這種貿易中的碳轉移效應,將為全球減排責任的公平分擔提供科學基礎。
《研究報告》顯示:1990年至2019年間,主要發達國家消費端碳排放普遍高于生產端碳排放,而主要發展中國家則相反。以發展中國家為主的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地區生產端碳排放與消費端碳排放的差值,從1990年的14.7億噸逐漸擴大到2019年的41.7億噸。
以我國為例,消費端碳排放長期低于生產端碳排放,生產端和消費端碳排放差值由1990年的7億噸增加到2019年的18億噸。同時,中國出口貿易隱含碳強度降低了83.3%。
魏偉解釋,這意味著中國為全球提供了更多綠色低碳產品。以2021年為例,中國因鋼鐵原材料產品貿易為其他國家承擔的二氧化碳凈排放量達1.0億噸,因光伏產品貿易為其他國家承擔的二氧化碳凈排放量達2.5億噸。
報告指出,實現全球減碳目標,應切實踐行共同但有區別的減碳責任,加強南北合作,推動全球技術進步,共同應對人類挑戰。專家呼吁,統籌生產端和消費端,構建更為科學合理的核算體系,更科學地分配全球減碳責任。
報告建議,進一步加強消費端核算方法學研究,擴展研究產品的覆蓋度,深化相關科學研究與國際合作,構建全口徑碳計量技術體系,以期獲得更加深入、精確和全面的核算結果,更好地為全球減排和氣候變化治理提供科學依據。
該研究報告由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牽頭,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和清華大學等單位共同編撰,是中國科學家首份對消費端碳排放進行系統研究與核算的研究報告。
據中國科學院昨天發布的《消費端碳排放研究報告(2024)》,中國消費端碳排放長期低于生產端碳排放,且中國出口產品隱含碳強度在1990年至2019年間下降了83.3%,這表明中國為全球提供了越來越多的綠......
上海市政協近日召開專題協商會,圍繞“高標準推進‘無廢城市’建設”開展協商。會上,上海市副市長劉多通報了上海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的總體情況和工作考慮,聽取并回應相關建議。近年來,上海市通過重點開展健全“......
為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速綠色低碳先進技術推廣應用的戰略部署,遵循《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實施方案》(發改環資〔2023〕1093號)的具體安排,相關部門已成功完成了首批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的......
2月28日,國家能源局公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典型案例名單,23個典型案例涵蓋能源生產供應、加工轉化、終端消費等各個環節,主要包括綠色能源供給新模式類、城市(鄉鎮)能源增綠減碳類、能源產業鏈碳減排類、用能......
4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金融監管總局和中國......
天津市科技局公開征集綠色低碳領域重大技術需求。各有關單位:為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切實落實市委、市政府有關綠色低碳工作決策部署,全面支撐“綠色低碳發展行動”,積極......
液冷的基本概念液冷技術分類液冷是一種以液體作為冷媒,利用液體流動將數據中心IT設備的內部元器件產生的熱量傳遞到設備外,使IT設備的發熱部件得到冷卻,從而保證IT設備安全運行的技術。液冷的優勢:液冷具備......
2023年11月22日,為加強工業綠色低碳標準化管理,做好相關行業標準申報項目初審工作,提升標準制修訂質量和水平,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召開2023年綠色低碳領域行業標準申報項目初審會。化工、......
近日,臨平-鶴峰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基地在湖北省恩施州鶴峰縣正式揭牌成立,今后將致力于生態環境實踐教育新思路、新模式的探索。這是浙江省杭州余杭區臨平區首個成立的生物多樣性跨區域協作共建基地。揭牌儀式現場......
9月1日,由湖南大學主辦的礦山、冶煉、火電行業大宗固廢高值資源化與綠色低碳應用產業化研討會在長沙召開。湖南大學固廢資源化與綠色應用交叉研究團隊面向國家可持續發展與基礎建設需求,持續圍繞礦山、冶煉、火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