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農業圖書館正式上線中國農業科學院學位論文庫,實現了全院學位論文特色資源本地化保存,增強了學術資源成果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將有效促進學術交流和研究成果共享。
國家農業圖書館自建的中國農業科學院學位論文庫,可實現數據永久保存,高質高效服務于院科技創新和知識共享傳播;論文庫中的數據資源按照院學術(專業)學位授權點組織加工,更具中國農科院學科特色;論文庫還與研究生院網站“導師風采”等頁面關聯,全方位展示導師信息,同時可實現一鍵檢索查詢各年度優秀論文,提供精準化文獻服務。
據悉,中國農業科學院學位論文庫收錄了2018年至今我院研究生提交的博碩士學位論文近5000篇,涵蓋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及交叉學科等20余個學科大類,后續將持續更新并追溯歷史數據。論文庫針對院科研人員及研究生實現全院學位論文按授予年份、研究領域、培養單位、關鍵詞等多維度組合檢索、瀏覽查詢及全文閱讀下載,同時支持公開信息一鍵轉載分享;針對院外用戶部分開放信息在線閱讀。本院人員可通過國家農業圖書館NAIS平臺首頁“學位論文”進行訪問。訪問網址:https://www.nais.net.cn/(通訊員:雷潔)
2023年,河南大學一教授的19篇文章在Pubpeer網站上被質疑存在圖片重復使用等學術不端行為。近日,論文的作者在Pubpeer上對一篇被質疑的論文進行了回應,表示已經向期刊方面提交了勘誤。截至目前......
據武漢大學、山東大學、陜西中醫藥大學、河南財政金融學院等高校網站近日消息,2023年以來,Hindawi等國外出版機構撤回大量中國學者發表的論文,對我國的學術聲譽和學術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教育部科學技術......
一博士狂編200多篇論文,被揭發后畏罪自殺,可他造成的撤稿影響直至今日還在繼續,更有人稱其的造假為科學史上最大的學術騙局之一。狂編200多篇論文發表,這個博士有點狠在著名學術打假網站Retractio......
12月12日,Nature發布一篇新聞報道:今年被撤回的文章數量急劇上升,截至2023年底撤稿數量已超過1萬篇,打破年度撤稿記錄。專家表示,這只是冰山一角。由于各出版商正著力于清除大量存在的虛假和同行......
根據西班牙國家評估和認證機構(ANECA)的新提議,該國備受詬病的科學家評價體系將徹底改革。在舊體系中,學術職業發展的唯一評價標準是發表論文。據《科學》報道,上月宣布的這一改革舉措提出,將首次評估西班......
11月22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對《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草案二次審議稿)》進行了審議。草案二次審議稿新增對科技服務業的支持、強化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等內容,并持續完善創新生態環境建設,......
“中國引文庫”基于中國知網收錄的期刊、會議、博碩士學位論文,對各類研究成果統計了被引頻次。“學術精要數據庫”收錄了他引頻次各學科前10%的精華論文。更對PCSI指數、他引頻次、下載頻次排名前1%的高影......
5年前,由12個歐洲國家研究資助機構組成的資助聯盟cOAlitionS宣布了開放獲取出版計劃“PlanS”。該計劃致力于終止期刊訂閱模式,加速了期刊付費訂閱模式向開放獲取(OpenAccess,OA)......
近三年前,一位退學碩士研究生以長達123頁的材料實名舉報時任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學術不端,如今這一事件又迎來了后續進展。 有人注意到,本月稍早前,原張裕卿團隊于2019年2月8日在期刊......
近年來,已有多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取消了博士研究生學位申請中對發表學術論文的硬性規定。為何要出臺這樣的政策,博士生們有何反應?對于博士生培養而言,發表論文究竟能起到怎樣的作用?不再硬性要求發表論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