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2023 年,河南大學一教授的 19 篇文章在 Pubpeer 網站上被質疑存在圖片重復使用等學術不端行為。

      近日,論文的作者在 Pubpeer 上對一篇被質疑的論文進行了回應,表示已經向期刊方面提交了勘誤。截至目前,這些被質疑的文章有 2 篇遭到了期刊的撤稿,有一些還在陸續進行勘誤。

      不過,比起這些常規操作,最讓人記憶猶新的還是當年一位作者面對質疑的回應:“我們的數據庫遭到了病毒攻擊,圖片因為標簽丟失而造成了混亂,真是太糟糕了。”

      圖片來源:PubPeer

      但網友對此并不買賬,提出了一個靈魂問題:“幾篇論文的第一作者都不一樣,他們是同時在實驗室工作,共用一臺電腦嗎?”

      不得不說,為了解釋自己的圖片誤用,作者們也是拼了,連電腦中毒這種奇葩理由都想得出來。但比起電腦中毒,有些人為了圓謊,給出了理由更是讓人哭笑不得。

      “老師我寒假作業被狗叼走了”

      比起“電腦中毒”這樣的理由,在科研圈里,“電腦丟失”可能是一個被更廣泛使用的理由,畢竟電腦一丟,原始數據全無,也就沒法調查是不是數據造假了 ~

      2016 年,期刊 Science 發表了一篇題為“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concentrations of microplastic particles influence larval fish ecology”的文章,探討了海洋中微塑料對海鱸魚幼體的影響。

      圖片來源:Science

      本來這事就到這了,作者頂刊留名,后面前途一片大好,但很快就有人發現了這篇論文存在問題。

      根據新聞報道,論文一作的同事在拜讀了這篇大作后,發現論文中描述的實驗規模與實際情況差了很多,這里頭肯定有貓膩。于是,他向期刊方面舉報了自己的同事。

      但論文的一作 Oona L?nnstedt 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就想好了理由,對質疑進行了回應:“不好意思,記錄實驗的 3 張照片隨筆記本電腦失竊而丟失了。”

      顯然,這樣蹩腳的理由注定站不住腳。造假始終是造假,期刊方面在進行調查后,確認了論文存在造假,并撤稿了這篇論文。

      不過,比起電腦失竊,還有更加離譜的丟電腦案例。

      2022 年,日本名古屋大學發布了一份針對學術不端的調查報告,報告中提到一位博士生發表了包括一篇 Nature,一篇 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以及一篇 JACS 文章在內的三篇論文,但這三篇論文無一例外都涉嫌造假。

      但比起學術不端,更讓人震驚的是,他在被造假被發現后的行為:這位博士生將實驗室的 Mac 筆記本給丟了,以此來掩飾自己的造假行為,只能說,他這一手“死無對證”玩得很溜。

      圖片來源:報告截圖

      后續的調查顯示,這位博士生一早就開始偽造數據了,而且偽造數據的數量極大,難怪可以發那么多好文章。

      不管是電腦失竊還是電腦被遺棄,這都算人禍,事實上,還有些作者在回應質疑時,還會用天災當做借口 ~

      洪水、地震:對對對,這也能怪我!

      都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這話在科研圈也不例外,比如來個洪水啊,地震等“不可抗因素”,論文數據就會不見,所以圖片誤用什么的就沒法更正了。

      大家別笑,這話可不是學霸君自己編的,而是出自幾位教授之口。

      2019 年,期刊 JMCA 批量撤回了 7 篇中國學者的文章,這些文章被撤稿的原因是因為存在大量的一圖多用。

      圖片來源:期刊官網

      按理說,論文被質疑圖片誤用后,作者第一時間應該去查找原始數據,然后進行勘誤,但這些文章的作者卻給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理由。

      根據媒體報道,這些被撤稿論文的通訊作者都是成都理工大學的童東革教授和四川大學的儲偉教授,童東革教授在回應期刊的調查時表示:文章中的部分圖像由第三方公司完成,但由于該公司的實驗室發生了洪水事故,已發布的 EM 圖像的原始數據被破壞。不僅如此,因為第三方公司僅保存了一個月的測試數據,原來是數據已經遺失,因此無法對文章進行勘誤。

      當然,大家都知道這個只是借口,后續基金委對此事進行了調查,發現童東革等發表論文中的圖片/譜圖(含電鏡圖片、XRD 譜圖)存在摳圖、復制粘貼、旋轉、縮放、圖形拼接及涂抹等造假問題,并給予童東革通報批評。

      圖片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中國有洪水毀壞數據,日本自然少不了地震(功德-1),今年就有位科學家在面對質疑時表示,地震讓自己的原始數據被毀。

      2019 年,日本岡山大學的 Atsunori Kamiya 教授在《自然 · 神經科學》上發表了一篇題為“Genetic manipulation of autonomic nerve fiber innervation and activity and its effect on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的論文。

      圖片來源:Nature

      然而,后續的調查顯示,這篇論文中有不少于 113 處偽造,一些圖片也存在問題。但當調查人員詢問論文原始數據在哪時,Kamiya 表示 2018 年 6 月大阪北部發生的地震導致存儲數據的硬盤摔壞了。不僅如此,因為地震,冰箱和貨架上的化學液體還掉在了實驗記錄本上,所以紙質版的數據也沒有了 ……

      如此這般,真是讓人感慨,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

      有人想方設法偽造數據,有人用命保護數據

      對于科研人而言,論文原始數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論文被質疑,這些原始數據就可以幫助我們去回應那些疑問。

      相比于前述那些數據造假,還為了糊弄調查找各種利用的反面案例,一些科研狗的行為就堪稱勇敢了!為了捍衛自己的原始數據,他們甚至可以不惜拿命與歹徒搏斗。

      2017 年,有新聞報道了一位南非研究生的事跡。

      在一起發生在南非約翰內斯堡的搶劫案中,一位名叫 Noxolo Ntusi 的醫學研究生遭遇了搶劫,歹徒搶走了她裝午餐的包包,但當他們試圖去搶另外一個包時,遭到了 Noxolo Ntusi 的拼死抵抗,即便被用槍指著腦袋,也絕不撒手!

      原來,這個包里放著 Noxolo Ntusi 的 U 盤,里頭是她的數據和論文。為了自己的原始數據和論文,Noxolo Ntusi 幾乎是拼盡全力!


    相關文章

    成本一百多,收費三四萬,盤點環境監測數據造假手段

    如果企業在線數據不達標,面對較高費用的脫硫處理設施,有沒有“捷徑”可以繞道而行?還真有。就簡單的三樣東西:塑料軟管、三通管件、氮氣瓶,而且安裝簡便,半小時完工。繼去年10月新京報記者臥底環境監測機構之......

    焦點訪談通報環保機構弄虛作假——隱蔽的“神器”

    近日,央視《焦點訪談》一篇名為《隱蔽的“神器”造假的數據》的新聞報道,揭露了山東滕州一起環保監測數據造假案件,再一次將環保人的眼光聚焦到監測數據造假上面。圖源:央視新聞企業動起“歪腦筋”隱蔽“神器”讓......

    雙一流教授連續造假20篇文章,事后竟理直氣壯怪“電腦中毒”

    2023年,河南大學一教授的19篇文章在Pubpeer網站上被質疑存在圖片重復使用等學術不端行為。近日,論文的作者在Pubpeer上對一篇被質疑的論文進行了回應,表示已經向期刊方面提交了勘誤。截至目前......

    雙一流教授連續造假20篇文章,事后竟理直氣壯怪“電腦中毒”

    2023年,河南大學一教授的19篇文章在Pubpeer網站上被質疑存在圖片重復使用等學術不端行為。近日,論文的作者在Pubpeer上對一篇被質疑的論文進行了回應,表示已經向期刊方面提交了勘誤。截至目前......

    Hindawi等撤回大量中國學者論文,教育部:開展高校撤稿論文自查

    據武漢大學、山東大學、陜西中醫藥大學、河南財政金融學院等高校網站近日消息,2023年以來,Hindawi等國外出版機構撤回大量中國學者發表的論文,對我國的學術聲譽和學術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教育部科學技術......

    一博士狂編200多篇論文,被揭發后畏罪自殺....

    一博士狂編200多篇論文,被揭發后畏罪自殺,可他造成的撤稿影響直至今日還在繼續,更有人稱其的造假為科學史上最大的學術騙局之一。狂編200多篇論文發表,這個博士有點狠在著名學術打假網站Retractio......

    破紀錄|Nature:今年撤稿數量超1萬篇,超八成來自這家出版社

    12月12日,Nature發布一篇新聞報道:今年被撤回的文章數量急劇上升,截至2023年底撤稿數量已超過1萬篇,打破年度撤稿記錄。專家表示,這只是冰山一角。由于各出版商正著力于清除大量存在的虛假和同行......

    造假20億,又一股涉重大違法退市

    A股重大違法退市或將再添一例,這一次是*ST博天。日前,該股發布公告稱收到了北京證監局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下稱“告知書”),因財報存在虛假記載,公司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退市。01公司連續......

    腦科學學術大牛曾花3000萬美元建造實驗室,現遭舉報“逼迫團隊造假”

    近日,美國南加州大學(USC)著名神經科學家BerislavV.Zlokovic被指控涉嫌“學術研究論文”與“臨床試驗數據”雙雙造假,正在接受該校的內部審查。Zlokovic曾獲阿爾茨海默病研究領域的......

    多部門協同聯動跨區域交叉執法黑龍江精準打擊監測數據造假

    “黑龍江省連續4年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全省生態環境部門共查處涉危險廢物和涉自動監測數據違法行政處罰案件372起,移送公安機關且刑事立案......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