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最早開展研究生教育的科研機構之一,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已經形成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四大學科門類,培養了15000多名高層次人才,博士留學生規模位于全國農林類高校首位。
這是記者在16日舉行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暨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建院40周年交流會上了解到的。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的召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中國農科院的研究生教育開始發展壯大。“十三五”期間,中國農科院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級獎項22項,實現了國家三大獎項的全覆蓋,培養了一大批農業科技領軍人才。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唐華俊介紹,中國農科院積極發揮“院所結合、兩段式培養”優勢,研究生院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培養質量穩步提升,教育實力顯著增強,為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培養了大批高層次人才,形成了學術學位、專業學位、留學生等多層次、多類型、國際化的人才培養體系。
目前,該院學位授權點已從初期的3個博士專業、15個碩士專業發展到11個博士一級學科、16個碩士一級學科、5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實現了農學門類下的9個一級學科全覆蓋、工學門類博士一級學科和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的“零”突破。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在會上表示,新興學科不斷涌現,前沿領域不斷延伸,對農業科技創新和研究生教育提出新的命題和挑戰。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要加快培養更多知農愛農高層次人才,探索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鏈條、網絡化、開放式協同創新聯盟,主動服務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和生態文明建設。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葡萄資源與育種創新團隊發現了起源中國的野生刺葡萄抗病遺傳位點,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園藝研究》(HorticultureResearch)上。中國野生刺葡萄。中國農科院......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組創新團隊研究發現控制水稻碳3、碳4小脈發育新機制,為在碳3水稻中有效組裝碳4解剖學結構提供新的基因資源和理論基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植物細胞》(......
15萬份目前,廣東省農科院擁有國家種質資源圃(分圃)6個、農業農村部種質資源圃3個、廣東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庫(中心庫)1個、省市共建庫(圃)11個。廣東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庫(中心庫)是廣東農作物種質資......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2019—2021年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獲獎情況,中國農業科學院共11項成果(個人)獲獎,其中農業技術推廣成果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農業技術推廣貢獻獎2人,農業技術推......
記者10月11日從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獲悉,該所聯合國內外3家單位,通過基因組、轉錄組、表觀修飾組聯合分析的手段,揭示了黃麻耐鹽適應機制和馴化歷史,并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發現黃麻11個重要性狀的候選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山東長島遷飛昆蟲科學觀測實驗站儀器設備購置項目公開招標公告2022年09月08日15:55公告信息:采購項目名稱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山東長島遷飛昆蟲科學觀測實驗站儀......
近日,北京農學院發布《北京農學院實驗室生物儀器設備購置項目》中標公告,花費140萬元從北京圓融正通科技有限公司購入核酸蛋白檢測儀已經相關設備。詳細信息如下:一、項目編號:110000222102000......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27日發布信息,研發歷時18年,由該研究所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等單位共同研制的布魯氏菌基因缺失標記活疫苗產品在中國首發上市。該疫苗的應用,將有效降低布魯氏桿菌......
5月2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交流會在線上舉行。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吳孔明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張合成主持會議。會議強調,要堅持以賀信精神為指引,加快......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一周年之際,23位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齊聚長沙,在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內,共同植下一片“院士林”。現場,每位院士攜手1名湖南省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