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組創新團隊研究發現控制水稻碳3、碳4小脈發育新機制,為在碳3水稻中有效組裝碳4解剖學結構提供新的基因資源和理論基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植物細胞》(The Plant Cell)上。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博士生劉啟明、已畢業滕守振博士和鄧晨博士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路鐵剛研究員、孫學輝副研究員和Thomas P. Brutnell教授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玉米、高粱等碳4作物葉片具有“花環結構”和生化途徑,其光合效率、生物量、糧食產量、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顯著高于水稻、小麥等碳3作物。小脈是“花環結構”的組織中心,小脈變密和葉肉細胞、維管束鞘細胞的特殊排列模式是碳3植物向碳4植物進化的第一個關鍵步驟。多年來科學家一直試圖揭示這個特殊結構形成的分子機制,但由于調控機制復雜,進展較為緩慢。
SHR/IDD/PIN模塊調控碳3和碳4小脈發育圖。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供圖
研究發現,水稻中轉錄因子OsSHR1/2與OsIDD12/13形成復合體,并結合到基因OsPIN5c上,形成SHR-IDD-PIN分子模塊開關調控基因OsPIN5c的表達,影響水稻葉脈生長素的分配,從而控制小脈密度和葉肉細胞、維管束鞘細胞的特殊排列模式,在水稻中創制類似碳4的解剖學結構。該研究為碳4水稻創制進程邁出關鍵一步。
基因編輯技術是面向未來的關鍵技術之一,能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編輯技術,是這一領域國際競爭的核心。我國科學家在這一方向又建新功——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組研發出一系列新的堿基編輯......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科學家們發現,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破碎的染色體片段在重新排列之前被拴在一起;破壞系鏈可能有助于防止癌癥突變。健康的細胞努力維持我們DNA的完整性,但偶爾,一條染色體會從其他染色體中......
日前,由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國內26個科研單位聯合開展研究,繪制出了基于36個族群的中國人泛基因組參考圖譜,相關成果于北京時間14日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志發表。這也是我國科學家首次自主進行......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葡萄資源與育種創新團隊發現了起源中國的野生刺葡萄抗病遺傳位點,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園藝研究》(HorticultureResearch)上。中國野生刺葡萄。中國農科院......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組創新團隊研究發現控制水稻碳3、碳4小脈發育新機制,為在碳3水稻中有效組裝碳4解剖學結構提供新的基因資源和理論基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植物細胞》(......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組創新團隊研究發現控制水稻碳3、碳4小脈發育新機制,為在碳3水稻中有效組裝碳4解剖學結構提供新的基因資源和理論基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植物細胞》(......
2023年5月23日,LarkspurBiosciences攜3550萬美元融資亮相,致力于開發下一代精準腫瘤免疫療法。本輪融資由PolarisInnovationFund、3EBioventures......
“沒有生物技術公司真正死于股權稀釋,他們死于缺乏資金,無論是退市以節省開支,還是轉移到場外交易以節省監管和上市交易成本,只是為了能夠得到一兩個季度的額外資助,以達到真正能夠推動公司前進所需的數據點。”......
近日,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認證的“上海市生物技術高技能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在探實生物正式掛牌成立。為了解決爆發增長的生物醫藥產業帶來的大量專業技術人才缺口,探實生物與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合作,利用已......
今日,知名商業媒體《快公司》(FastCompany)公布了“全球最具創新力的10家生物科技公司名單”。在這份名單當中,包含了在DNA測序、細胞分離等科技做出亮眼突破的新銳,也有旨在改善現有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