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10-31 17:03 原文鏈接: 中國天文學會召開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

      10月30日,中國天文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在南京鐘山賓館舉行。中國科協副主席程東紅、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院士、江蘇省副省長何權出席并致辭。

      我國天文學界的200余位專家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回顧中國天文學90年的歷程和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就,展望未來10年的輝煌前景。

      中國天文學會秘書長楊戟主持大會,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崔向群致辭。程東紅、李靜海、何權等領導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學部常務副主任汲培文、中國天文學會名譽理事長葉叔華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天文單位代表、兄弟學會代表等分別致辭祝賀。

      崔向群在致辭中全面回顧了過去10年中國天文學取得的豐碩成果,詳細描繪了未來10年的發展藍圖。期望已建成和正在研制的大設備投入運行并取得大批成果;希望我國在天文理論研究方面有重要進展,在觀測方面有新的發現,在儀器研制方面有新的突破,使我國盡早由天文大國發展為天文強國。

      在紀念大會上,中國天文學會還頒布了90周年最高榮譽獎、中國天文學會第十一屆張鈺哲獎、中國天文學會第三屆黃授書獎和90周年突出貢獻獎。其中,中國天文學會90周年最高榮譽獎授予王綬琯院士、葉叔華院士、曲欽岳院士,他們都為中國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中國天文學會第十一屆張鈺哲獎,由汪景琇研究員獲得;中國天文學會第三屆黃授書獎,由張鵬杰、黃永鋒獲得,該獎項旨在鼓勵45周歲以下有突出貢獻的年輕天文學家。51人獲90周年突出貢獻獎。

      中國天文學會于1922年10月30日在北京成立,1932年會所遷至南京,掛靠在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金山天文臺前身);學會現有團體會員單位23個,會員2000余人。1935年,中國天文學會加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簡稱IAU),并擁有480名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會員。學會每年舉辦各類學術會議、講座,以促進全國天文工作者間的學術交流,并積極舉辦和推動各類天文科普活動。

      

      中國天文學會成立九十周年紀念大會會場

      

      中國天文學會秘書長楊戟主持大會

      

      程東紅、李靜海、何權、崔向群親切交談

    相關文章

    科學家破解天文學難題提出早期宇宙探索新方法

    宇宙中第一代星系是如何形成的?它們如何照亮黑暗時代并迎來宇宙黎明?宇宙早期的星系際介質是如何被第一代星系電離并加熱的?這些問題一直是天文學領域致力于解答的重大科學難題。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和東北大學日......

    青年科學家蘇萌帶領學子“仰望星空”

    我們的宇宙如何工作?我們如何來到今天?……面對這些問題,未來論壇青年科學家、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執行主任蘇萌帶領一眾學子“仰望星空”,一同探索宇宙奧秘。記者2日從未來論壇獲悉,由其聯合科大訊飛共同發......

    我國天文學家建立星系批量高精度測距方法

    6月20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陳孝鈿領銜完成的一項重要成果。研究團隊發現雙周期的天琴座RR型變星是最好的標準燭光,利用它的兩個周期來測量星系距離不再需要元......

    崔向群:創新引領中國天文光學儀器的發展

    紫金山天文臺一位老天文學家回憶說:上世紀50年代初,臺長張鈺哲先生考慮我國天文學發展規劃時強調“中國天文學的當務之急是培養人才和研制天文儀器”。回顧我國研制天文儀器的歷史,正是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的......

    熊丙奇:天文學專業走熱帶來的啟示

    又到一年開學季,“冷門”的天文學專業卻備受關注。過去,天文學一直被視作理想主義者的選擇,抬頭望向月亮的代價似乎就是失去地上的六便士。近幾年,隨著國家對基礎學科加大投入和更多天文空間項目建成,國內天文學......

    以星空大海為征途,高校冷門專業天文學升溫了嗎

    驅車往返于城區和郊野,徹夜未眠的拍攝,數小時的繁復后期……M8礁湖星云中的氣體云與星際塵埃終于被解析在眼前。這張絢麗的深空攝影作品,出自于一位剛畢業的高中生之手。過去十年,作為天文愛好者的吳思哲一直將......

    清華等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發現罕見的雙星系統

    由我國清華大學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的科研人員共同組成的國際天文學團隊,日前發現了一個罕見類型的恒星系統。科研人員通過分析光變曲線來識別新天體。而兩顆相互繞行的恒星Bernhard—1和Bernhard......

    十年43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交出這樣一份答卷

    在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的“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李靜海對外公布這樣一組數字:2012至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受理項目申請約201萬項,資助約43萬項,覆蓋自然科......

    黎耕副研究員:從科研助手到“天文男神”

    編者按:天文學,給人無限遐想。“天文和歷史的浪漫加成,造就了黎耕老師身上‘科學的感性’。這是讓我很開心的一門課。”對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副教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青年......

    美國天文學的“十年計劃”

    從今往后大約20年內,天文學家都將身處一段“革命性的發現時代”。他們將使用新一代的地面和太空望遠鏡,研究星系從誕生伊始至生命終結的演化過程,探尋黑洞最初的起源,一瞥宇宙最年輕時的景象,收集繞轉其他“太......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